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梦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气候
  • 6篇鄱阳湖
  • 6篇湖泊
  • 6篇湖泊生态
  • 5篇气候变化
  • 3篇动力模型
  • 3篇营养盐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力模型
  • 3篇湖泊生态系统
  • 3篇贡献率
  • 3篇海面
  • 2篇动力模拟
  • 2篇太湖
  • 2篇气候变化响应
  • 2篇海面变化
  • 2篇海侵
  • 2篇海侵层
  • 1篇地理分布
  • 1篇第四纪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廖梦娜
  • 12篇于革
  • 5篇郭娅
  • 3篇李永飞
  • 2篇叶良涛
  • 1篇沈吉
  • 1篇李艳玲
  • 1篇陈嵘
  • 1篇王龙升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沉积学报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南海资源环境...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暖下太湖极端洪水的归因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全球增温引起的降水变化是否引起极端洪水的增加,发生在不同气候背景的极端洪水事件可提供不同参照系;而不同驱动因子下气候、水文数值模拟为认识洪水发生和归因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机理数值模拟和随机统计模拟两种途径,针对1990s和1880s的太湖流域特大洪水,通过GCM气候模拟驱动的流域水文模拟和不确定性的阈值模拟,分析19世纪末和20世纪末极端洪水的发生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从而论证极端洪水发生的风险系数.结果表明,1990s的极端洪水流量(0.1%的极端洪水流量(Q0.1%)为2929~3601 m3/s,0.5%的极端洪水流量(Q0.5%)为1842~1893 m3/s)比工业革命前大气温室气体状况下(Q0.1%为2069~3119 m3/s,Q0.5%为1436~1561 m3/s)显著增大.与19世纪末相比,由于太湖流域人类活动改变的流域下垫面在1999年特大洪水中引起最大增量占35%,本文模拟和分析的20世纪末气候下的洪水最大增量占60%.去除人类活动影响的下垫面变化,估计特大洪水风险的最大增量为25%,因此认为20世纪末气候变化引起的太湖极端洪水风险在增加;这将为认识与全球增温相关联的洪水灾害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于革郭娅廖梦娜
关键词:气候效应不确定性归因太湖
湖泊生态系统对过去1000年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湖泊生物群落演替是一个自然过程,从以浮游植物主导到高等水生植物主导的生态系统演替可经历数十到数百年[1,2]。然而,生态系统外界的干扰和强迫可迅速打破自然演替过程,从湖泊的水草茂盛、水质清澈状态转变为藻类水华泛滥状态,往...
于革廖梦娜
关键词:湖泊生态鄱阳湖
文献传递
鄱阳湖生态系统对长期气候变化响应模拟研究
<正>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发生的过程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湖泊营养演化过程中,水文和生态是两个最基本的制约因素。相对于短期的和试验性的研究,长时间尺度的营养盐变化过程能更全面地揭示营养盐...
于革廖梦娜郭娅
关键词:贡献率鄱阳湖
文献传递
湖泊生态系统对过去1000年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敏感而脆弱。鄱阳湖是我国最大面积的淡水湖泊,近年来湖泊水位下降、湖床干涸频发,发生了一系列水生态灾害事件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但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灾害发生和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基于Lotka—Volterra动力模型的原理和结构,首先构建湖泊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藻)与高等水生植物(草)的竞争模式,其次构建初级生产者草、藻与顶级猎食者鱼的捕食模式,最后利用气候一湖泊水量与生态因子的物质传递原理,构成气候与生态的动力方程组,设置现代和历史不同时期的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藻、草、鱼生物群落在各自的环境容纳量、增长率和相互依存/抑制关系下,年内和年际生物量变化构成了稳定和准循环系统(试验I)。在湖?白水量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中,水量生态效应可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试验Ⅱ)。应用到过去1000年湖泊生态系统中,模拟发现在气候一水量变化的边界条件下,湖泊生物量增加和减退的速度不对称(试验Ⅲ)。水量的反馈可使增加阶段的生物量速度减缓、使衰减阶段的速度加速,从而量化了气候水量变化在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效应。设置小冰期气候的试验Ⅳ模拟表明,在流域降水减少19%、湖泊面积减少33%和湖泊水量减少7%的状况下,湖泊生态系统在600~700个月内振荡并衰退。当这个极端气候持续600个月以上,水生群落系统全面崩溃。小冰期中鄱阳湖的沙生和旱生植被替代水生和湿生植被的沉积孢粉证据验证了这个模拟,表明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边界条件变化显著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应对能力,湖?自生态系统在长期震荡后崩溃。
于革廖梦娜李永飞
关键词:鄱阳湖
探讨太湖历史极端洪水
本研究首先对太湖流域过去3000年来湖泊沉积以及磁学、花粉学特征、历史文献洪水与百年来气象、水文器测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进而把连续的沉积记录和磁学信号延展到过去千年,佐以历史记录的洪灾替代指标,构成比较完整的时间序列。为了...
于革廖梦娜郭娅
关键词:太湖流域洪水调查时间序列
300年来鄱阳湖营养盐演化重建与模拟被引量:3
2016年
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发生的过程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湖泊营养演化过程中,水文和生态是两个最基本的制约因素。相对于短期的和试验性的研究,长时间尺度的营养盐变化过程能更全面地揭示营养盐的演化机制。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例,采用湖泊水体交换周期模型和湖泊生态-营养盐动力耦合模型,重建鄱阳湖营养盐的长期变化,并利用沉积钻孔代用指标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演化机制,模拟的时间序列中营养盐变化对气候水文与生态系统存在两种不同的响应模式。敏感因子分析显示:典型同步响应期中(1812—1828 AD),气候水文因子的贡献率达79.1%,生态因子为20.9%;典型异步响应期中(1844—1860 AD),两者贡献率分别为36.4%和63.6%。在模拟的营养盐变化时间序列中同步期占62.5%,说明气候因子在营养盐演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异步期虽只占12.5%,但对湖泊营养盐作用、营养盐反馈生物量同样至关重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量增长与TP含量基本呈线性关系,但存在一个阈值。在没有超过阈值前,生物量对TP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超过阈值之后,生物量的调节作用减弱。
廖梦娜于革郭娅
关键词:贡献率鄱阳湖
中全新世以来硅藻记录指示的东亚季风区春季风速的变化
春季(三月—五月)是中国出现沙尘暴最频繁的季节,超过80%年的沙尘暴发生在这个季节。然而,在大多数研究中,很少有重建春季风速的记录,这归因于缺乏合适的代用指标,尤其是在全新世这个时段中。因此,需要找寻一个高分辨率独立代用...
李艳玲廖梦娜陈嵘沈吉
关键词:硅藻中全新世
鄱阳湖生态系统对长期气候变化响应模拟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发生的过程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湖泊营养演化过程中,水文和生态是两个最基本的制约因素。相对于短期的和试验性的研究,长时间尺度的营养盐变化过程能更全面地揭示营养盐的演化...
于革廖梦娜郭娅
关键词:贡献率鄱阳湖
我国沿海平原晚更新世海侵的定量重建、模拟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摘要在福建和江苏沿海平原下的第四纪倒数第二海侵层,一般埋深在18~32m以下。研究表明主要是30~40kaB.P.时期气候一冰川一海面作用下的沉积产物,沉积后期受到了海陆构造沉降、后期沉积物压实以及陆源河流泥沙充填等多重海陆升降效应的改造。为了认识MIS3晚期海面变化下海侵层特征、后期沉积变化以及复杂动力效应,本文采用气候驱动冰川型海面变化一东黄海地海系统响应多层次模式,对福建和江苏沿海30~40kaB.P.时期的气候驱动的海侵层进行模拟,根据8个钻孔重建的晚更新世海侵层资料对比,分析海侵层沉积后期的构造沉降、沉积物压实、陆源河流泥沙充填等复杂效应用来模拟相对海面变化。模拟结果表明,MIS3晚期海面变化主要由冰川型控制,该时期在东海和南黄海由气候-冰川驱动的海面高度在-19.2~-22.2m a.s.l.,相对海面高度在-26.3~-29.9ma.s.1.;江苏沿海平原长期沉降和福建沿海断裂带间断性沉降(模拟平均下沉6.7m),同时东黄海第四纪以来持续沉降(模拟平均下沉9.Om)。由于后期的上覆沉积物压实作用,MIS3晚期海侵层以及上覆沉积物孔隙的压缩,使得沉积层厚度减少,这个作用使海侵层相对下降0.93m;此外,中国大陆河流泥沙向陆架充填造成海底底面的增高,使海洋容积减少、海面相对升高,从而使得陆地海侵层的相对位置降低(模拟平均增加8.2m)。模拟相对海面的结果在8个典型钻孔的海侵层位上进行对比,误差在-3.1%(模拟偏低)一+6.4%(模拟偏高),模拟结果可以接受。本研究对认识多重海陆升降复杂效应作用下的海侵层特征,揭示南黄海和东海MIS3海面变化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于革叶良涛廖梦娜王龙升李永飞
关键词:海侵层MIS动力模拟海面变化
晚更新世江苏海岸带沉积分布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边缘海大陆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是海岸平原,在古长江、古黄河泥沙填充下形成了陆架堆积体,并在全新世发育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根据点状的地质钻孔分析和重建,对南黄海—江苏海岸的沉积体系的分布和变化机制尚不明了。作为动力机制探讨,基于气候—海面—沉积系统,根据气候水文学、沉积学原理以及泥沙沉积面的动态高程计算,构建了气候冰川驱动—东黄海地海系统响应—河流沉积建造的数值模式,模拟了14万年、4万年和1万年不同时间尺度江苏海岸线和长江三角洲沉积的变化过程和分布,进而对冰川气候、构造沉降、沉积压实等复杂效应下的海面特征、陆源泥沙沉积和海岸线进行分析。模拟结果与地质钻孔资料揭示的层序和埋深能够进行对比。
于革叶良涛廖梦娜
关键词:海面河流输沙地理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