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双腔
  • 2篇中心静脉
  • 2篇肿瘤
  • 2篇静脉
  • 2篇化疗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堵管
  • 1篇堵管
  • 1篇医学肿瘤学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泵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接头
  • 1篇透皮
  • 1篇透皮给药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肿瘤患者

机构

  • 7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廖红霞
  • 2篇陈环球
  • 2篇邓伟英
  • 1篇区妙兴
  • 1篇陈清环
  • 1篇邹舒倩
  • 1篇叶丽芬
  • 1篇卫凤霞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尿潴留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于2010年1月~12月行肝癌静脉介入术患者146例,分对照组(70例)和护理干预组(76例)。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干预、卧位排尿训练等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介入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廖红霞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可来福输液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可来福输液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留置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按简单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均给予常规维护,观察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MC100),对照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均明显轻于与低于对照组。结论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连接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能够降低导管堵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伟英陈环球廖红霞
关键词:无针输液接头堵管
耐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肿瘤科行奥沙利铂+醛氢叶酸+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耐高压双腔PICC途径给药,对照组经三向瓣膜单腔PICC途径给药。观察比较2组患者留置PICC期间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对PICC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留置PICC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应用能减轻穿刺点渗血程度,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伟英陈环球廖红霞
关键词:PICC化疗
肿瘤内科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肿瘤内科是恶性肿瘤控制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和肿瘤学研究的深入,培养高专业性、高实践能力、高素质性肿瘤护理人才成为肿瘤内科及护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及护理教学质量,深化肿瘤专业知识和化疗知识的教学工作,该文通过对肿瘤内科及护理教学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提出肿瘤内科及护理教学、病例分析教学、常规教学,以及结合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的规范化。同时通过临床试验和实习等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提倡中医学思想与内科教学相结合的临床思维和能力。以此为提高肿瘤内科及护理带教质量和教学发展提供依据和导向。
高慧坚廖红霞叶丽芬
关键词:医学肿瘤学内科学教学方法护理学
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晚期癌痛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应用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1例,明显缓解2例,中度缓解8例,轻度缓解4例,有效缓解率达100%。结论:晚期顽固性癌痛治疗中应用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给药效果满意,且简单易行,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区妙兴陈清环廖红霞
关键词:癌痛中心静脉镇痛泵吗啡
肿瘤患者门诊化疗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门诊化疗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化疗患者健康需求调查表,对96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化疗前病人对了解治疗方案及病情为90(93.65%),化疗时对化疗药物了解88(91.67%)、愿与医护交谈为86(89.58%),化疗后得到护士继续指导为92(95.83%)。结论针对门诊化疗病人的需求,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因人施教、与抗癌明星经验交流、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康复。
邹舒倩廖红霞卫凤霞
关键词:肿瘤门诊化疗健康教育护理
护士配合医师在超声透皮给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护士配合医师在腹部手术后超声药物经皮给药对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行腹部手术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综合治疗和基础护理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使用超声药物经皮给药治疗,而对照组未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围变化等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给予超声电导仪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超声电导仪经皮给药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大大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临床治疗有效率高。
廖红霞
关键词:超声电导仪经皮给药胃肠道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