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俊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婴儿的语音发展——一例个案的分析 被引量:8 1987年 对一名出生至13个月的婴儿的语音追踪记录表明该婴儿的发音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4个月,这阶段婴儿所发的音绝大多数是单音节,且元音比辅音早。第二阶段从4个月到10个月,婴儿在这阶段能发大量的多音节音,其中有些类似于成人的语音,第三阶段从12个月至13个月,这时婴儿能正确模仿成人发音,而出现了第一批词,记录还表明不同种类的元音出现有先后顺序,这和发音时口腔开闭程度及嘴唇形状有关,辅音的出现顺序和发音部位有关。 张仁俊 朱曼殊关键词:辅音 语音发展 双音节 婴儿出生 发音器官 语音线索对听者理解话语的作用 1984年 实验目的许多人认为语音线索(如重音、停顿等)有助于听者对话语的正确理解。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语音线索的作用实际上要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有限,并且说话者并不常常向听者提供这些线索。Lehiste(1973)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在她的实验中,她让一组被试大声朗读象Streve or Ron andBill will come 这样的歧义句。 张仁俊 王益明关键词:语音 歧义句 话语 有理解 说话者 儿童对空间词汇的掌握 被引量:8 1985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方位关系,认识事物间的空间关系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词是人类用来区分各类事物的标志。如果儿童掌握了空间方位词,他就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语词的中介作用,从而使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飞速发展。近十年来,国外的发展心理语言学家对儿童如何获得空间词汇这个问题很重视。 张仁俊关键词:教学顺序 语言策略 方差分析 教师用书 婴儿语音的发展——一例个案的分析 语音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研究对于探讨儿童语言的获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从婴儿出生时的哭声起到能说出第一批能被成人理解的词为止,其语音发展变化的规律。方法是用录音机对一名婴儿作追踪记录,从出... 张仁俊 朱曼殊文献传递 国外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研究 被引量:10 1985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而存在,因而,物体的空间性质是人们辨别和认识事物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人类语言中,有一套标志空间方位的词汇,对儿童来论,掌握了这些词汇,无论在认识客观世界或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对于儿童是如何获得空间词汇的这个问题,国外的心理学家作了比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规律,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张仁俊关键词:儿童 社会交往 空间词 心理学家 指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