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作凤

作品数:59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帕金森
  • 30篇帕金森病
  • 29篇小鼠
  • 19篇黑质
  • 18篇小鼠黑质
  • 16篇氨酸
  • 12篇多巴
  • 12篇多巴胺
  • 11篇通路
  • 11篇磷酸化
  • 10篇蛋白
  • 10篇细胞
  • 10篇合酶
  • 9篇神经元
  • 8篇蛋白酶
  • 8篇多巴胺能
  • 8篇帕金森病模型
  • 8篇磷酸
  • 8篇脑损伤
  • 7篇羟化酶

机构

  • 38篇华北煤炭医学...
  • 19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8篇张作凤
  • 49篇张宇新
  • 25篇魏子峰
  • 20篇周洪霞
  • 15篇王茜
  • 13篇王永生
  • 9篇司道文
  • 7篇田清友
  • 6篇刘江
  • 5篇张子明
  • 5篇李冉
  • 4篇孟令丽
  • 4篇孟景山
  • 4篇高俊玲
  • 4篇张辉
  • 3篇杨莎莎
  • 3篇张田
  • 3篇周建平
  • 2篇李会
  • 2篇李磊

传媒

  • 6篇解剖学杂志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8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方式
2006年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t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急性模型与亚急性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方式。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2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C57bl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急性模型组、亚急性模型组,每组10只。②给予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其中亚急性组30mg/(kg·d),连用5d;急性组一天内给药4次,每次20mg/kg,间隔时间一两个小时;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③最后一次注射后24h内取脑,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酪氨酸羟化酶、原癌基因蛋白Bcl-2和细胞色素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和改变。结果:3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经免疫组化法发现酪氨酸羟化酶、原癌基因蛋白Bcl-2、细胞色素C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在急性模型组与亚急性模型组之间差别具有显著意义[(22.40±2.06),(68.20±3.61)个/切片;(20.60±2.41),(66.80±2.12)个/切片;(93.0±2.24),(23.2±2.58)个/切片,P<0.001]。④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在急性模型组未发现凋亡,而亚急性模型组存在凋亡现象。结论: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急性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可能通过坏死实现,而亚急性模型则是通过凋亡来实现的。
石秋艳张春阳张宇新张作凤孟霞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细胞凋亡
JNK通路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
王永生张宇新司道文魏子峰张志勇周洪霞张作凤
孕酮通过NF-κB调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COX-2和Caspase-3的表达
2010年
目的研究NF-κB对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环氧合酶-2(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孕酮(progesterone,PROG)对脑损伤(TBI)后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按抛硬币法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PROG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用Nissl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大鼠伤侧海马CA1区NF-κB、COX-2以及Caspase-3的表达变化和孕酮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损伤组大鼠海马CA1区NF-κB(24.0±2.5)、COX-2(35.9±2.7)、Caspase-3(25.1±2.7)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假手术组NF-κB(1.9±0.9)、COX-2(1.5±0.7)、Caspase-3(1.8±0.8)显著增加(P<0.05);PROG组与损伤组比较,海马CA1区NF-κB(14.2±1.8)、COX-2(16.6±2.7)、Caspase-3(11.2±2.4)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F-κB对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COX-2和Caspase-3表达起调控作用;PROG通过NF-κB对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孟景山司道文张作凤张宇新张子明
关键词:脑损伤孕酮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孕酮抑制大鼠脑损伤后炎症反应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孕酮(progesterone,PROG)对大鼠脑损伤后皮质COX-2、iNOS、NF-κB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PROG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PROG治疗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PROG治疗组伤后1,6h腹腔注射PROG16mg/kg,各组于伤后24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大鼠皮质COX-2、iNOS、NF-κB和caspase-3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脑损伤组大鼠皮质COX-2、iN-OS、NF-κB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COX-2、iNOS、NF-κB和caspase-3显著增加(P<0.05);PROG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大鼠皮质COX-2、iNOS、NF-κB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PROG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阻断NF-κB和iNOS自身强化的炎症反应过程,降低COX-2、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司道文孟景山张廷才张宇新张子明张作凤
关键词:孕酮脑损伤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人参皂甙Rg1对帕金森病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1在对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制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数量变化。结果 人参皂甙Rg1干预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丢失明显减轻(31%vs.55%)(P〈0.01),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黑质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 人参皂甙Rg1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Caspase-3表达降低可能是人参皂甙Rg1抗凋亡的重要机制。
刘江李冉李磊张宇新张作凤
关键词:帕金森病人参皂甙RG1细胞凋亡多巴胺
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后TLR4介导的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大鼠脑出血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的脑内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注入自体血方法复制脑出血(intral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Garcia等方法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4和IL-1β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TLR4和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CH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TLR4和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辛伐他汀干预后,TLR4表达量下降,IL-1β蛋白的表达及脑含水量明显下调,与脑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上调相一致。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引起出血周围脑组织炎症损伤,辛伐他汀可能通过减轻TLR4介导的炎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孟令丽周洪霞杨莎莎张作凤魏子峰张宇新田增有
关键词:脑出血辛伐他汀IL-1Β
人参皂甙Rg1通过P38信号通路影响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黑质COX-2的表达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P38信号通路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中对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调控作用,以探讨导致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失活的可能机制,以及人参皂甙Rg1对P38信号通路的影响和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COX-2,前列腺素E2(PGE2)以及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给予人参皂甙Rg1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在MPTP第3次注射后6 h,黑质区p-P38,COX-2,PGE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在MPTP第5次注射后24 h,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显著丢失60%(P<0.01);经人参皂甙Rg1处理后,模型小鼠PD症状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MPTP第3次注射后6 h,黑质区p-P38,COX-2,PGE2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在MPTP第5次注射后24 h,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仅下降30%。结论P38通路在亚急性PD模型早期对黑质COX-2表达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人参皂甙Rg1可影响P38信号通路及C0X-2的表达而对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王茜郑桓张作凤张宇新
关键词:帕金森病前列腺素E2磷酸化P38人参皂甙RG1
p38MAPK抑制剂对MPTP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SB239063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抑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化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PTP(30 mg/kg)模型组;SB239063(5 mg/kg)抑制剂组;SB239063(15 mg/kg)抑制剂组;SB239063(25 mg/kg)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于每次注射MPTP前3 h腹腔注射SB23906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生理盐水和DMS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磷酸化p38蛋白激酶(p-p38 protein kinase,p-p38MAPK)之间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小鼠黒质区p38MAPK显著活化,同时伴有TH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SB239063 15 mg/kg与25 mg/kg组均可明显减少TH神经元丢失,而5 mg/kg组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p38MAPK与TH阳性神经元存在共表达。结论:p38MAPK对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SB239063对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魏子峰刘江周洪霞张田张作凤李冉张宇新
关键词:P38蛋白激酶酪氨酸羟化酶小鼠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智能与技能的培养被引量:1
2001年
张作凤周建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
红景天甙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对帕金森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对1-甲基-4苯基-1,2,3,6一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MPTP模型组、红景天甙组和对照组。对各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肿瘤坏死因子-a(TNF-a)阳性细胞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观察红景天甙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PD样症状。MPTP模型组黑质区(SN)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约为40%和60%,TNF-a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经红景天甙处理后,上述变化均减轻。结论:红景天甙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TNF-a的表达有关。
杜欣帅张作凤魏子峰张宇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A酪氨酸羟化酶红景天甙小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