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1篇胆酸
  • 1篇毒性
  • 1篇对比性分析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分析
  • 1篇血液分析仪
  • 1篇药物

机构

  • 8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张俊
  • 6篇李亚琴
  • 3篇胡永芳
  • 3篇贺春娥
  • 2篇庞洁
  • 1篇谢丽芬
  • 1篇田英
  • 1篇王一雯
  • 1篇江秀娟
  • 1篇司晓枫
  • 1篇庞洁
  • 1篇刘芳

传媒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HBsAg低值弱阳性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患者乙肝免疫学标志谱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出的80例HBsAg弱阳性患者的标本行常规乙肝免疫学标志(两对半)及抗HBc IgM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设9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乙肝两对半及抗HBc IgM表现有4种谱型;PCR检测HBV DNA 5例(6.20%)患者阳性,27例(33.75%)CIC阳性,肝功能均正常。80例中有6例(7.50%)为肝癌患者。结论HBsAg弱阳性一般情况下不具严重致病性,但在原发病被激发或重叠其他病毒感染时,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癌变。
李亚琴张俊贺春娥庞洁胡永芳
关键词:肝炎乙型乙型肝疾病
抗菌药物引起二重感染83例报告
2006年
目的 分析引起二重感染的原因,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全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二重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住院天数、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龄、恶性肿瘤、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长期住院等是引起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张俊
关键词:抗菌药物二重感染合理用药
警惕采血管真菌污染致血液分析仪误差被引量:1
2005年
田英张俊张志艳胡永芳谢丽芬
关键词:真空采血管真菌白细胞计数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与HBVDNA、HBeAg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的对比性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 分析前St(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S1蛋白、HBV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31例,HBVDNA与I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8%;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9例,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分别为84.1%和75.4%;HBsAg和抗-HBc阳性者10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0.0%、80.0%,说明部分加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以HBV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81.0%(81/100),2者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9%(47/115)、73.0%(84/115)。HBVDNA与HBeAg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399,P〈0.001);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张俊李亚琴胡永芳庞洁
关键词:前S1蛋白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E抗原病毒复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淋巴瘤的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AS方法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初诊未治和未缓解组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血管新生的程度和疾病的状态。VEGF可以被看作是判断淋巴瘤预后的指标。
李亚琴张俊司晓枫庞洁
关键词:淋巴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LIAS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及实验指标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比较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和其重叠戊型肝炎病毒 (HEV)感染的临床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指标 ,以及肝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了解HEV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HBV组和HBV +HEV组中的乙型肝炎两对半 ,抗 HBcIgG ,抗 HBcIgM ,HBVDNA ,抗 HEVIgM。 结果 重叠HEV感染较单纯HBV感染病情重 ,肝功能损害明显 ;10 0例HBV重叠HEV感染者的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阳性率分别为 36 %和 2 3% ,10 0例单纯HBV感染者的HBVDNA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 86 %和 6 0 %。结论 重叠HEV感染可加重HBV感染者的病情 ,并能抑制HBV复制。
李亚琴张俊贺春娥刘芳江秀娟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HEV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甘胆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李亚琴张俊贺春娥
关键词:甘胆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乙肝
恶性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病例组,96例健康体检者和96例非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结果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59例,感染率为61.5%,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阳性22例。阳性率为22.9%,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淋巴瘤患者中,Ⅲ、Ⅳ期患者伴HBV感染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HBV感染可能在恶性淋巴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张俊李亚琴王一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恶性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