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钉螺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丘陵
  • 2篇丘陵地
  • 2篇丘陵地区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虫病
  • 1篇地膜
  • 1篇塑料
  • 1篇塑料地膜
  • 1篇丘陵山区
  • 1篇灭螺
  • 1篇灭螺效果
  • 1篇覆盖法

机构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作者

  • 3篇张俊
  • 1篇陶亢
  • 1篇梅枝忠
  • 1篇汪伟
  • 1篇洪青标
  • 1篇孙乐平
  • 1篇陈东辉

传媒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地区灭螺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无色和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山区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钉螺密度较高的山区环境,设无色地膜、黑色地膜和未覆盖地膜对照组3个组。覆盖地膜后1、3、7、15、30 d对各组进行1次螺情调查,观察钉螺死亡率及钉螺密度下降率,并记录每小时气温、对照组土表温度、膜内土表及土下5、15 cm处温度。结果无色地膜组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36.84%、78.94%、95.92%、100.00%和99.45%,覆盖30 d后较覆盖前钉螺密度下降率为99.36%;黑色地膜组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8%、8.94%、6.11%、26.15%、49.32%,覆盖30 d后较覆盖前钉螺密度下降率为58.10%。无色和黑色地膜组覆盖地膜后1、3、7、15、30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覆盖地膜30 d后的活螺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色地膜内土表温度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均高于黑色地膜。结论夏季在丘陵山区覆盖无色地膜的近期灭螺效果明显优于黑色地膜。
周云张标王志美赵家慧冒姝谢德兵梅枝忠张俊洪青标汪伟孙乐平
关键词:塑料地膜灭螺效果丘陵山区
2004~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丘陵地区钉螺消长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与分析江宁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制订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江宁区2004~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比较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指标的10年间变化。结果江宁丘陵地区历史有螺面积760.46hm2,2004~2013年江宁丘陵地区查出有螺面积从2004年的23.38hm2减少到10.30hm2,平均年降幅为5.59%,平均钉螺密度从2004年的0.74只/框下降到2013年的0.03只/框,无阳性钉螺,新发现螺点1处,有2处钉螺复现,总面积0.56hm2。结论江宁山区钉螺面积、钉螺密度呈下降趋势,为达到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控制山区型钉螺面积仍是下阶段血防工作的重点。
谢德兵周云陶亢张俊陈东辉王志美张标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1990-2013年江苏省南京江宁区小型血防工程钉螺控制效果
2017年
目的评价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34项小型血防灭螺工程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状调查,对1990-2013年34项灭螺重点工程完成情况、现状及灭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4项灭螺重点工程中渠道水泥硬化灭螺5项(分11期完成),土埋灭螺工程20项,养殖灭螺工程4项,水改旱灭螺工程5项。实施灭螺工程前(1990年)有螺面积12.94 hm^2,活螺框出现率2.90%,钉螺平均密度0.98只/框;2013年有螺面积1.4hm^2,活螺框出现率0.21%,钉螺密度0.04只/框,34项灭螺工程共消灭钉螺11.54 hm^2,钉螺面积下降89%。结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因地制宜开展小型血防灭螺工程消灭钉螺有效。
张标谢德兵张俊周云王志美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