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54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周围神经损伤断裂是很常见的创伤性疾患,也是近年来研究颇多的一个领域,神经纤维损伤断裂后,修复目的是为了恢复神经的连续性,使损伤神经的近远端建立营养和诱导关系,从而为神经再生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出现了组织工程技术、细胞移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推动了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研究的进展。
- 史正亮范志勇张华
-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再生
- 一种药液混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液混合装置,包括底盘,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上右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台设置于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台上设有量杯加热底座,量杯设置于量杯加热底座上,第一滑台左侧设有控制盒,第一储液...
- 张华司洁张伟聂小博张立娣
- 文献传递
- 医用OB胶粘合周围神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医用OB胶粘合神经后的抗牵拉强度及神经修复的效果,对其粘合神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Wistar大鼠72只,以左侧坐骨神经建立修复模型,随机分为神经缝合组和粘合组, 每组36只。缝合组用9-0无创尼龙线做神经外膜缝合4针,粘合组用OB胶粘合神经断端。分别于术后0 d、1、2、3、4、8周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生物力学检测,术后1周和2 周粘合组与缝合组最大抗牵拉强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测,术后4周和8周粘合组与缝合组运动神经潜伏期延迟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缝合组在缝线周围可见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异物炎症反应;而粘合组吻合口处无明显炎症反应,再生轴突排列较缝合组更规则。结论OB胶粘合神经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 史正亮邵新中马维张爱民范志勇宋永周张华刘会玲
- 关键词:周围神经动物医用OB胶
- 骨钙蛋白在骨折初期愈合过程中的血清学分析被引量:11
- 2001年
- 马维张爱民周学智张华张会丰
- 关键词:骨折骨折愈合骨钙素血清学
- N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实验研究
- 目的: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损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骨折愈合的病理生理、康复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仍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脊髓和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的四肢骨折往往...
- 张华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脑外伤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目的分别观察桂龙通络胶囊、中药足浴配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26例。2组均以西药控制血糖,弥可保片500μ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又分为2组...
- 张华高怀林
- 关键词:足浴桂龙通络胶囊
- 文献传递
-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32例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张华马维范志勇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部骨性关节炎
- 滑膜炎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滑膜炎颗粒对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ollagen typeⅡcarboxyl terminal telopeptide,CTX-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3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共治疗4周。评价中医有效率及关节积液改善率、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患者血清中HA与CTX-Ⅱ含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应用应急药物次数。结果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中医有效率及关节积液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OMAC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改善越明显(P<0.05)。治疗组HA与CTX-Ⅱ含量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及应用应急药物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滑膜炎颗粒对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积液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肿胀有一定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张华杨冰范志勇史正亮李晖李秋童童九辉马维
- 关键词:滑膜炎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积液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肘管综合征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不同的肘管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MNCV在肘管综合征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将行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的6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依据尺神经跨肘段MNCV分为3组:甲组(MNCV>40m/s)20例;乙组(MNCV30~40m/s)20例;丙组(MNCV<30m/s)20例。术后比较3组环指和小指麻痛感、感觉检查、握力、骨间肌萎缩、爪形手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综合疗效甲组、乙组、丙组优良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45.0%(9/20),甲组和乙组综合疗效均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骨间肌萎缩、握力及爪形手恢复情况均好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CV可单独作为肘管综合征的分型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当MNCV>40m/s时为轻度,可以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MNCV,如果MNCV继续减慢,则应采取手术治疗;当MNCV介于30~40m/s时应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当MNCV<30m/s时,应及早手术治疗,但手术后仍可遗留残疾。
- 张宏亮李身泰李明宋永周张华马维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带锁髓内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骨折的初步探讨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4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2 9例 ( 31例次 )。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不用外固定 ,拆线后即允许扶拐下地负重行走 ,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骨髓炎发生 ,术后早期作关节锻炼 ,于 3周左右膝关节恢复至术前活动度。结论 带锁髓内钉具有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愈合快、感染率低等优点 。
- 马维宋永周张爱民周学智范志勇张华郑广德史正亮
- 关键词:带锁髓内针股骨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闭合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