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变花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5篇动脉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绞痛
  • 4篇血压
  • 4篇绞痛
  • 4篇高血压
  • 4篇梗死
  • 3篇心房
  • 3篇心肌梗塞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中度高血压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地平
  • 2篇心病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梗塞后
  • 2篇血管

机构

  • 26篇山西省人民医...
  • 4篇太原市疾病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宁波市鄞州区...

作者

  • 27篇张变花
  • 19篇张虹
  • 13篇李蕊
  • 11篇曹向红
  • 9篇张林虎
  • 7篇吴桂萍
  • 5篇车晓文
  • 5篇王海雄
  • 4篇黄晋喜
  • 4篇李馨
  • 4篇原道晋
  • 3篇尹庆兰
  • 3篇吉建民
  • 3篇张俊萍
  • 3篇孙帅
  • 2篇仝凌
  • 2篇姜峰
  • 2篇李建龙
  • 1篇苏庆丰
  • 1篇李红霞

传媒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应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单药组)30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联合组)30例,睡前服用10mg辛伐他汀和早午各100mg非诺贝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除单药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相近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合组改善最明显,总胆固醇(TC)从(7.01±0.33)mmol/L降至(4.91±0.32)mmol/L,LDL-C从(4.32±0.39)mmol/L,降至(2.63±0.32)mmol/L;TG从(3.62±0.36)mmol/L降至(1.52±0.22)mmol/L;HDL-C从(0.89±0.03)mmol/L升至(1.14±0.04)mmol/L。联合组TC、LDL-C、TG的达标率分别为50.0%、53.3%、56.7%,三项全部达标者占46.7%,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辛伐他汀(10mg/d)联合非诺贝特(200mg/d)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优于辛伐他汀(10mg/d)单药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张林虎张虹张变花李蕊原道晋
关键词:辛伐他汀非诺贝特混合型高脂血症
不同治疗方案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年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多见于糖尿病、长期大量吸烟、绝经后女性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临床中常发现合并陈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复杂情况,所以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也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难点及重点[1-3]。MVD定义为至少存在2处位于2支主要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一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和来自另一支冠状动脉直径>2.5 mm的分支)狭窄程度>50%的病变。
吴桂萍张变花王海雄张虹车晓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支血管病变长期大量吸烟危险因素聚集陈旧心肌梗死
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张虹张林虎李蕊张变花曹向红李馨原道晋
关键词:普罗帕酮阵发性心房纤颤药物治疗用药剂量用药方式
稳心颗粒对阵发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指发作后7 d内能够自行或经干预可终止的房颤,随着时间的延长,阵发性房颤可逐渐演变成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导致患者的心功能恶化及大大增加脑卒中致残率。故阵发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意义重大。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其成功率可高达80%。为了减少房颤复发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术后口服胺碘酮3个月。
吴桂萍张变花车晓文
关键词: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射频消融稳心颗粒维持窦性心律永久性房颤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每日1次顿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5mg或10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评价其降压谷峰比值,观察单药达标率。方法124例符合要求的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随机顿服波依定5mg或10mg,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或60mg,均服用4周,观察血压变化和降压谷峰比值。结果波依定组的最大降压幅度为(18.7mmHg±10.4mmHg)/(15.7mmHg±7.8mmHg),有效降压50例,总有效率为83.3%,降压谷峰比率SBP为64.6%,DBP为62.6%,各指标与拜新同组相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依定组副反应发生率11.7%(7/60),与拜新同组10.9%(7/6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顿服波依定5mg或10mg24h降压作用可靠、持久,病人耐受性好。
张林虎赵晋明张虹张变花李蕊原道晋
关键词:高血压病非洛地平控释片缓释片
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1999年
本组165例急性心肌梗塞中,发病后第2至28天,有梗塞后早期心绞痛56例(33.9%)。有心绞痛史或高血压史者,在梗塞后有与无心绞痛组中,分别占64.28%与41.28%(P<0.005);44.64%与30.27%(P<0.05);梗塞后有心绞痛者非常显著地多于无心绞痛者。非Q波梗塞,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显著地多于无心绞痛组(10.72%与2.75%,P<0.05)。住院4周病死率,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低于无心绞痛组(1.79%与5.5%)。提示:梗塞后有心绞痛者可能比无心绞痛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广泛。
张变花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绞痛急性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甲状腺机能减低(以下简称甲低)性心脏病是未经治疗的甲低病人死亡原因之一(另两个原因为粘液水肿性昏迷和继发感染)。充分认识并及时治疗本病,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87~1989年收治的23例甲低性心脏病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男6例、女17例,男:女为1:2.83,年龄9~61岁,其中9~24岁2例,25~50岁16例,
张变花
关键词:甲减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塞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1994年
糖尿病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关系密切,本文就糖尿病性心梗11例与非糖尿病性心梗35例从发病关系、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糖尿病者心梗患病率高,出现心梗后可无痛或症状不典型,并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并提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者心梗发病的重要因素。
余珊王桂香郭旭方张变花
关键词:心肌梗塞糖尿病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并发多部位动脉血栓栓塞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张变花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动脉血栓栓塞心房颤动背部疼痛家务劳动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血栓素B_2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栓素B2(TXB2)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及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丹红注射液2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浆TXB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记录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改善情况。另选5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参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能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缺血,并且能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IL-8、TNF-α、MCP-1及TXB2的水平,同时还能降低患者血液黏滞度。
张变花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