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元
-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关节融合术在后足疾患治疗中的作用
-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部疾患的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5年9月对30名后足严重病损患者行三关节融合术。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41岁;右足17例,左足13例;创...
- 张太元
- 关键词:后足矫形外科手术三关节融合术
- 文献传递
- 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30例,按Myer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14例,Ⅲ型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h^35 d,平均7 d。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30例患者均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22个月。按照AOFAS中足评分标准,90~100分11例,80~89分15例,70~79分4例,平均88分,优良率86.7%。结论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能够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足内侧柱以位置螺钉坚强固定,足外侧柱以克氏针弹性固定。
- 布金鹏谢新敏张太元李来峰刘晓萌
- 关键词:跖骨跗关节外科手术
- 踝关节融合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武文张太元李金松
- 关键词:踝关节融合术常用手术畸形愈合关节强直关节稳定关节部
- 环锯切骨融合后足关节的术式设计及临床应用研究
- 刘华水刘士懂谢新敏栾涛张会芳布金鹏赵学春李来峰张太元
- 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意外伤害事故越来越多,其中足踝部损伤导致的距骨骨折、跟骨骨折及踝周韧带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后足关节疼痛常常导致病人跛行,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后足关节融合术是终止...
- 关键词:
- 关键词:术式设计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30例足踝部创面患者接受VSD治疗,清创后将威克伤(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125~-450 mm Hg之间,5~7 d后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 30例完全治愈,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有25例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另有5例更换敷料2~3次后,行手术修复创面;采用游离皮瓣关闭2个,局部转移皮瓣关闭25个,植皮关闭3个。结论 VSD治疗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剌激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和消除感染,对治疗足踝复杂创面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布金鹏赵学春谢新敏刘华水李来峰张太元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足踝部创面
- 微创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方法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小切口骨膜外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8年8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80例,随机分为闭合复位组和小切口骨膜外复位组,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解剖复位例数明显多于闭合复位组(P<0.05)。闭合复位组有10例发生术后血肿(P<0.05)。[结论]皮肤切口的有无并不应当作为衡量是否微创的标准;小切口骨膜外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骨膜的血液供应没有进一步损伤,而且骨折复位简便、有效。
- 布金鹏谢新敏张太元刘海燕李来峰刘华水赵学春
- 关键词:微创带锁髓内钉胫骨骨折
- 三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皮锁定钛板、交锁髓内钉和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比较3种方法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结果3组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钛板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好的复杂胫骨远端骨折;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踝平面5 cm以上的A型骨折尤其是有局部软组织损伤者;外固定架对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有独到的优势。
- 楚万忠谢新敏刘华水李强张太元刘晓萌
-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架适应证
- 双动髋假体在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缺损时应用研究进展
- 2006年
- 武文张太元李金松
- 关键词: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髋假体股骨头缺血坏死
-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被引量:4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三种手术入路联合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重建钛板固定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结合K-L入路固定髋臼后壁及后柱技术,治疗10例骨盆骨折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1~60岁,平均42.8岁。髋臼骨折按照Judet分型:分为T型骨折、双柱骨折。采用Ma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500~900 ml,平均780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估标准: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4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tta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切口的优势,具有相对减少创伤、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复位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李来峰王辉赵学春张春明布金鹏张太元贾逢爽楚万忠
- 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 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效17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效病例,就内固定失效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于再次手术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本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5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选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时,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放置的位置适当、必要时植骨、手术后康复及骨质疏松的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谢新敏李来峰布金鹏刘华水张太元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