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平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配合物
  • 5篇杂多配合物
  • 3篇杂多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2篇有机碳同位素
  • 2篇植被
  • 2篇同位素
  • 2篇稀土
  • 2篇稀土盐
  • 2篇末次冰期
  • 2篇
  • 2篇
  • 2篇
  • 2篇
  • 2篇冰期
  • 1篇原子
  • 1篇杂多酸
  • 1篇杂原子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10篇张平宇
  • 5篇吴集贵
  • 4篇王薇
  • 3篇陈发虎
  • 2篇饶志国
  • 1篇张平中
  • 1篇孟飞
  • 1篇黄勇
  • 1篇徐齐治
  • 1篇薛骞
  • 1篇张晓
  • 1篇曹继秀
  • 1篇张家武
  • 1篇陈亚东
  • 1篇王君兰
  • 1篇曹洁
  • 1篇邓伟
  • 1篇许元斌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稀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化学研究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7
2012年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具体的研究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变幅相对有限,且经常协同变化,因此从更广阔的空间尺度来对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或许可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对全球末次冰期以来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记录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即:除地中海式气候地区外;在高纬度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均以C3植物占绝对优势;在中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上升;而低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下降.结合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认为在末次冰期以来的大气CO2浓度背景下,温度是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首要控制因素,温度条件满足之后,则水分条件成为主要控制因素.这些认识对于将来获得的更高分辨率的过去C3/C4植物相对丰度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解译,以及在可靠的温度和大气CO2浓度背景条件下,理解更长时间尺度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饶志国陈发虎张晓许元斌薛骞张平宇
关键词:末次冰期以来温度
湖泊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有机碳同位素差异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因常被用于识别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或流域植被信息而逐渐成为一个常规代用指标,但当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赋存状态不同时,采用统一分析方法(全样或某一粒级组分)测试的结果在不同含量或赋存状态时是否会产生偏差,目前没有详细的研究进行评价.利用嘎顺诺尔湖泊沉积物,采用全样品、细颗粒组分(过120目筛和360目筛),分别进行有机质含量和同位素分析,评价选择不同粒级样品因有机质赋存状态不同对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的烧失量或元素分析仪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不同组分的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出现差异:全样的有机碳同位素值存在较大波动,随着过筛孔径变小,δ13Corg值波动减小,且过360目筛的细颗粒组分的碳同位素值较全样或过120目筛后组分的δ13Corg值偏负.这一差异与有机质组分赋存的颗粒范围有关.对比认为过360目筛的细颗粒组分更有利于充分反应,且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同位素值.因此,在进行不同湖泊沉积物δ13Corg值对比时,应注意研究使用样品的前处理方式,相同处理方式下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王君兰邓伟张平宇张家武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C_3/C_4植被类型转换研究被引量:61
2005年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植物是否发生的关键性气候因素,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某“阈值 温度”控制了两种植被类型的存在。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于末次冰期,符合前人研究得到的认识。末次 冰期间冰段(MIS3)至盛冰期,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为偏正变化趋势,符合现代C3植物本身随气候条件改变的碳同位 素组成变化。研究表明,利用黄土-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古气候变化研究,不能只将有机碳同位素简单的解 释为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在单一植被类型下,还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碳同位素组成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另外, 研究还说明,我国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同时段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可以不同,其变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 简单将有机碳同位素偏正归因于夏季风增强是值得商榷的。
饶志国陈发虎曹洁张平中张平宇
关键词: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末次冰期
加速器^(14)C石墨靶系统和石墨靶制取的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孟飞张平宇陈亚东陈发虎徐齐治曹继秀
关键词:古气候学加速器
含钛杂多化合物的研究
该论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前言介绍了杂多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分类和应用,总结了含钛杂多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二杂多钛钨配合物K<,2>[(C<,2>H<,5>)<,4>N]<,2>[TiW<,5>O<,19>]·5H<,2>...
张平宇
关键词:杂多配合物合成工艺
文献传递
杂多配合物(C_2H_(10)N_2)_5(NH_4)_4H_2[Se_2W_(10)V_8O_(62)]·9H_2O的合成与表征
2006年
自从Dawson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K6[P2W18O62]·14H2O的结构以来,有关Dawson型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研究表明,Dawson型杂多化合物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有关以Se作杂原子的硒钨钒三元杂多配合物仅仅见于H8[SeW8V4O40],H9[SeW7V5O40],H6[SeW10V2O40],H7[SeW9V3O40],前3种杂多配合物均只在溶液中通过光度法测定了其组成,未能得到固体,也未能确定结构,H7[SeW9V3O40]得到了无定形固体,本文合成了Dawson型硒钨钒杂多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张平宇王薇黄勇吴集贵
关键词:杂多化合物N型杂原子无定形
硒钼杂多配合物及其稀土盐的合成及催化苯酚羟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合成了杂多配合物(NH4)6[Se2Mo8O31]·5H2O,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其稀土盐Ln2[Se2Mo8O31]·xH2O(Ln=La3+,Ce3+,Nd3+,Sm3+),探讨了这些杂多配合物在苯酚羟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发现稀土盐的催化效果低于配合物(NH4)6[Se2Mo8O31]·5H2O的催化效果;在溶剂丙酮中苯酚的转化率大于在乙腈中的转化率。通过正交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苯酚转化率、产品分布和过氧化有效转化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在苯酚/H2O2(摩尔比)为1,催化剂用量10g·mol-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时,得到苯酚转化率29.65%,产品选择率77.2%。
张平宇王薇吴集贵
关键词:杂多化合物稀土盐
钛钨杂多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5年
首次合成了杂多配合物K2[(C2H5)4N]2[TiW5O19].5H2O和K2[(C2H5)4N]2[(TiO2)W5O18].5H2O,配合物通过IR,UV,TG-DTA,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W5O19]4-具有L indqvist-Aronsson结构.
张平宇吴集贵
关键词:杂多酸
硒钨钒配合物[Se_2W_3V_2O_(21)]^(6-)及其稀土盐的合成与表征
2006年
合成了新型杂多配合物(NH4)3H3[Se2W3V2O21].4H2O及其稀土盐LnH3[Se2W3V2O21].xH2O(Ln=L a3+、C e3+、P r3+、N d3+、Sm3+),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了以上配合物的可能结构,结果表明,[Se2W3V2O21]6-具有与[Se2M o5O21]4-类似的S tand-berg结构。
张平宇王薇吴集贵
关键词:稀土盐
硒钼钒杂多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6年
Two New heteropoly molydovanadateselenite complexes with formulas[Se2Mo2V4O24]8-and[Se2Mo3V3O24]7-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se complexes were isolated at pH=2.It is proved that the ratios of Mo and V in materidal influ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complexes.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UV,XRD,molar conductance and TG-DTA.It is deduced that these complexes may have the basic skeleton of X2M6 structure.
张平宇王薇吴集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