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蛋白
  • 2篇心型
  • 2篇心型脂肪酸结...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结合蛋...
  • 2篇左卡尼汀
  • 2篇结合蛋白
  • 2篇急诊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短期预后
  • 1篇心病

机构

  • 6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8篇张建
  • 6篇杨林飞
  • 4篇孙桂兰
  • 4篇许明生
  • 4篇陈振飞
  • 4篇韩玉龙
  • 3篇鲍国萍
  • 3篇徐达华
  • 3篇高潮
  • 2篇张科芝
  • 2篇冯俊
  • 2篇方玲
  • 1篇梁立龙
  • 1篇张静
  • 1篇王莉
  • 1篇高玉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8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人血浆IL-18,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106例,对照组31例。结果: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衰治疗后血浆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冠心病合并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
周江荣徐达华高潮鲍国萍张建杨林飞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1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告
2005年
张建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报告心肌酶超声心动图CT检查
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血清H-FABP及6MWT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后应用左卡尼汀,对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急诊PC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急诊PCI中加用左卡尼汀3.0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以后每日1次,连续7d以上。对照组行急诊PCI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浆H-FABP、CK-MB、cTnI水平和住院期间LVEF值,随访90d后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实验组术后血浆H-FABP、CK-MB、cTn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90d后实验组6MWT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急诊PCI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对缺血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许明生张科芝杨林飞韩玉龙张建冯俊陈振飞高玉周江荣孙桂兰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六分钟步行试验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和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研究
徐达华高潮王莉鲍国萍孙桂兰杨林飞张建周江荣陈振飞方玲韩玉龙张静
该项目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16例不同级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和治疗前后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各组慢性心衰患者经...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18酶联免疫法检测
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否作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病情评估的一个指标.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的ACS患者60例,测定其血清HbA1c水平,同时测定随机血糖、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非糖尿病的ACS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P<0.01),且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s=0.725,P=0.002);与随机血糖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s=0.665,P=0.007);与LDL-C有较弱相关性(rs=0.535,P=0.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A1c水平与肌钙蛋白I(rs=0.41,P=0.129)、CK-MB(rs=0.415,P=0.124)没有相关性.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支数呈明显正相关(rs=0.813,P=0.006);与Jenkins积分呈正相关(rs=0.745,P=0.022).结论 HbA1c可反映非糖尿病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高发及预后不良的一个评估指标.
韩玉龙梁立龙许明生张建杨林飞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白细胞介素-18与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IL-18,心力衰竭116例,正常健康人31例做对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IL-18水平变化。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与对照组(F=6.68>3.94,P<0.01),心力衰竭治疗前后血浆IL-18水平显著下降(t=4.56,5.99,3.22,3.78,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鲍国萍徐达华高潮张建方玲陈振飞周江荣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
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及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及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行急诊PCI的A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急诊PCI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3.0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以上。检测各时间段H-FABP和CK-MB、CTn I峰值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9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术后H-FABP和CK-MB、CTn I峰值水平较对照组降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和再入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AMI行急诊PCI患者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改善心肌功能;H-FABP检测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许明生张科芝杨林飞韩玉龙张建周江荣孙桂兰冯俊陈振飞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保护
左卡尼丁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丁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左卡尼丁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两组接受PCI治疗患者的术中低危性心律失常、高危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人数及术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8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肌损伤标记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患者的术中心率失常发生率(5.88%)、术后心绞痛发生率(0.00%)、炎症因子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损伤患者使用左卡尼丁可以减少心肌损伤,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能够发挥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建杨林飞孙桂兰许明生
关键词:左卡尼丁急性心肌损伤PC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