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外周动脉损伤诊断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外周动脉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1例四肢外伤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了解有无血管损伤而出血或血管受压而闭塞,对明确出血的行介入止血治疗,对闭塞血管立即行手术减压处理。结果11例中6例出血,行介入止血治疗;2例血管基本闭塞,立即行手术切开减压;有3例检查为阴性。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既能明确外周动脉有无损伤而出血,又能了解血管是否受压而闭塞,更重要的是动脉造影后对于大部分的出血病例可以行下一步介入治疗。
- 毛健张振岳黄永东顾庆春吕传国
- 关键词:动脉造影外周动脉血管损伤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探讨MSCT MPR方法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的价值。方法21例手术证实TDR,15例排除TDR的胸腹部创伤患者术前MSCT图像,由3名高年资医师先后对MSCT横断面和MPR图像行盲法回顾分析,以发现横膈异常升高、膈肌中断缺损及“颈圈征”作为TDR诊断依据。对照手术结果计算MSCT横断面及MPR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MSCT横断面和MPR对膈肌中断缺损、“颈圈征”的辨认率差异及其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MSCT横断面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1%(15/21)、80%(12/15)、83%(15/18)、67%(12/18)和75%(27/36);MPR分别为86%(18/21)、93%(14/15)、95%(18/19)、82%(14/17)和89%(32/36)。21例TDR中,MSCT显示膈肌中断、缺损横断面12处(9例),采用MPR重组方法除显示上述12处外,还进一步显示8处(6例),共20处(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MSCT横断面显示“颈圈征”6例,MPR方法显示14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SCT横断面上观察膈肌中断缺损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3%(9/21)和80%(12/15),MPR分别为71%(15/21)和93%(14/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和0.500)。MSCT横断面上观察“颈圈征”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1)和100%(15/15),MPR分别为67%(14/21)和100%(15/15),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MSCT诊断TDR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MPR是横断面诊断TDR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TDR诊断水平。
- 曹和涛戎艳李敏达陶军华张振岳贺新华刘婷婷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诊疗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处理,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方法根据60例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程度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对于体温低于38℃的患者,选用柴胡饮冲剂。大于39℃甚至超过40℃的患者,选用消炎痛栓退烧;体温在38~39℃之间的患者,用新癀片治疗,并设常规处理对照组以比较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的患者用药后体温均能够较快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副反应;而对照组体温恢复较慢,且头晕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观察组通过不同的药物选用,既达到了退烧效果,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
- 黄永东张振岳毛健蔡晓晴皇甫凤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发热
- 探讨经导管高压团注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栓塞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高压团注尿激酶和常规压力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7),在每天使用同等剂量尿激酶的情况下,观察组给予经导管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微量泵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2组均按体重给予基础抗凝治疗,术后常规抗凝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肢大腿、小腿的周径差值,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3、6个月后深静脉通畅状况、复发率。结果在使用相同剂量尿激酶情况下,2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部分通畅14例,完全通畅5例;对照组部分通畅9例,完全通畅3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深静脉瓣膜功能保存率无差异。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导管高压团注溶栓比常规导管接触溶栓的效果好,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瓣膜功能保存率无差异,总的治疗费用较低。
- 毛健黄永东张英施海辉陆双林张振岳吴春贤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关系初探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的关系。方法:268例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成像,按检查时心率及其波动分为以下四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组(A组);平均心率小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B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min组(C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D组);接受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统计其最佳重建相位窗。结果:A组重建相位窗集中分布于60%~70%B组及C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及60%~70%,LAD及LCX主要分布于60%~80%。D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LAD及LCX重建相位窗不规律。结论:心率及其波动对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相位窗有重要影响,心率控制在65次/min及以下,心率波动控制在6次/min及以下,最佳重建相位窗通常在60%~70%。心率在65次/min以上或波动大于6次/min的,一定要多时相重建。
- 顾庆春范亦辉张振岳薛春华吕传国毛健黄永东郁冬梅鄢春喜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心率波动重建相位窗
- 肺部恶性肿瘤多路径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肺部恶性肿瘤行多路径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7例肺部恶性肿瘤常规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多重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结果:27例均见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11例同时伴有肋间动脉供血,3例伴有胸廓内动脉供血,1例肺癌肺内转移的2枚病灶可见有肺动脉供血,1例伴膈动脉供血,余肺动脉以外压变窄或截断表现为主。结论: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都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肺动脉主要以受压及压迫改变为主。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其他动脉对肿瘤的供血亦较常见。肺癌肺部转移灶部分有肺动脉参与供血。
- 张振岳毛健黄永东皇甫风华蔡晓晴顾庆春李健
- 关键词:肺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X线与CT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回顾分析肺淋巴瘤的CT与X线表现 ,以提高对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经穿刺或手术证实的肺淋巴瘤 2 9例 ,均作胸部CT扫描及X线摄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 9例肺淋巴瘤患者影像学表现为 :结节病灶 9例、支气管肺炎表现 9例、节段性肺炎表现 3例、肺不张 1例、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 2 7例、胸腔积液 11例、网织状改变 4例 ,其中 2 3例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CT显示肺部病灶 ,尤其是肺门纵膈淋巴结方面优于X线。结论 :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CT是肺淋巴瘤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有效方法。
- 张振岳吴献华施裕新
- 关键词:肺淋巴瘤CT影像诊断X线肺门病灶
- 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经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5例患者行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抗凝治疗。另12例患者行单纯患肢深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加抗凝治疗。结果随访2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2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下肢肿胀恢复正常。5例达到部分溶解,但深静脉主干有血流通过,并有较多侧枝循环。肿胀明显缓解。其中经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的患者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5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5例。结论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起效快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而且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率较高。
- 黄永东毛健梁枫张振岳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腰椎间孔内神经根卡压多层螺旋CT负荷检查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负荷检查在评估腰椎间孔(LIF)内神经根卡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腰椎应力器对30例腰腿痛患者行MSCT检查,负荷前后各作1次螺旋扫描,范围包括整个LIF,在3个正交的平面上分别调整重建中心线使之与人体正交的3个平面平行,在冠状像上重组LIF的矢状平面,观察LIF内神经根的毗邻关系,将其分成4级:0级:神经根周围或前后下缘环绕脂肪;Ⅰ级:神经根前缘或后缘脂肪消失与LIF壁接触;Ⅱ级:神经根前后缘脂肪消失,与LIF壁接触,神经根可变形;Ⅲ级: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神经根变形。以0-Ⅰ级神经根无卡压,Ⅱ级可疑卡压,Ⅲ级神经根受压为标准并结合临床评估LIF内神经根卡压情况。结果 30例中,35个平面无椎间盘膨出/突出(A组),负荷前后神经根分级分别为:0级31个、Ⅰ级39个、Ⅱ,Ⅲ级0个和0级25个、Ⅰ级42个、Ⅱ级3个、Ⅲ级0个。负荷后9个LIF内神经根分级晋级,神经根分级Ⅱ-Ⅲ级3个(χ^2=1.87,P〉0.05)。55个平面椎间盘膨出/突出(B组),负荷前后神经根分级分别为:0级21个、Ⅰ级49个、Ⅱ级36个、Ⅲ级4个和0级15个、Ⅰ级32个、Ⅱ级47个、Ⅲ级16个,负荷后34个LIF内神经根分级晋级,显著高于A组(χ^2=20.42,P〈0.01),神经根分级Ⅱ-Ⅲ级63个显著高于负荷前40个(χ^2=9.66,P〈0.01)。负荷检查时30例均伴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常规检查时仅17例伴不同程度的腰腿痛(χ^2=9.29,P〈0.01),且程度较轻。结论 MSCT负荷检查较有效地评估腰椎退变LIF内神经根受压情况,有助于对隐匿性腰椎管狭窄的检出。
- 曹和涛施裕新杨琳张振岳贾成包雪平曹亮李敏浦汉清叶仲培李东升
- 关键词:神经根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地西泮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地西泮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稳定心率的效果。方法24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45岁以下组,46~55岁组,56~65岁组,66~75岁组及76岁以上组,每组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接受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将检查时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的作为有效,利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各组的P值,说明其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45岁以下组,46~55岁组,56~65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66~75岁组及76岁以上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西泮与倍他乐克合用对部分人群能起到稳定心率的作用。
- 张振岳范亦辉顾庆春薛春华吕传国毛健黄永东郁冬梅鄢春喜
- 关键词:地西泮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