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娟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草原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草地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监测研究
  • 1篇逐日
  • 1篇NDVI
  • 1篇MODIS
  • 1篇草地恢复

机构

  • 2篇青海省草原总...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张文娟
  • 1篇唐俊伟
  • 1篇梁天刚
  • 1篇杨淑霞
  • 1篇冯琦胜
  • 1篇孟宝平
  • 1篇高金龙

传媒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业与畜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环青海湖地区沼泽化草甸的空间分布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1年
沼泽化草甸是青海省重要的草地类型,其生态与环境功能是其他类型草地不可替代的。近年来,环青海湖地区的沼泽化草甸逐渐萎缩,其空间分布和植物群落结构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本文对环青海湖地区沼泽化草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草地资源,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文娟唐俊伟
关键词:草地恢复
基于MODIS逐日地表反射率数据的青南地区草地生长状况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大范围草地生长状况遥感监测对研究草地变化动态和草地畜牧业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13年的草地外业调查数据和EOS Terra 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生长季(5-9月)草地NDVI_(max),EVI_(max),NDVImean和EVImean4种植被指数,探讨了这4种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遥感反演模型,分析了青南地区草地生长季多年NDVI平均值空间分布特征;根据所选的最优模型反演了青南牧区近10年(2004-2013年)的草地地上生物量,统计分析了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南地区多年NDVI平均值和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上均具有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草地类型的生物量差异显著。近10年来山地草甸类的生物量最高,达1280kg DW/hm2;其次为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类和沼泽类,生物量介于244.9~902.4kg DW/hm^2;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类和高寒荒漠草原类生物量较小,在65kg DW/hm^2以下。海拔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3500m以上地区的草地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当海拔介于3500~4000m,最大生物量达1358.8kg DW/hm^2;海拔介于4000~4500m,生物量小于920kg DW/hm^2;海拔介于4500~5000m,生物量为574.2kg DW/hm^2;海拔大于5500 m,生物量仅为94.4kg DW/hm^2。统计分析近10年间的NDVI变化趋势发现,三江源地区的黄河、长江和湄公河三大流域及各行政区的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以轻度改善和改善为主,总体趋于良好。
杨淑霞张文娟冯琦胜孟宝平高金龙梁天刚
关键词:NDVI遥感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