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护理体会
  • 3篇急救
  • 2篇盆腔
  • 2篇盆腔炎
  • 2篇内膜
  • 2篇救护
  • 2篇护士
  • 2篇急救护理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暗示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性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异位症

机构

  • 9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9篇张晓丽
  • 1篇净卫娟
  • 1篇潘丽杰
  • 1篇陈海燕
  • 1篇王俊林
  • 1篇袁晓敏
  • 1篇李建英
  • 1篇白雪

传媒

  • 9篇青海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5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26例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护理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CPID)的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住院治疗患者126例,采用口服中药及中药保留灌肠、HGP-1000型多功能盆腔治疗仪物理治疗、联合抗菌素等综合治疗(1~2)个疗程。结果:实施综合治疗后,其中痊愈31例,显效7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结论:规范的综合治疗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CPID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张晓丽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
中老年女性全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中老年患者盆底重建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中老年女性盆底重建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26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效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能有效促进中老年盆底重建患者的功能恢复。
张晓丽陈海燕
关键词:中老年女性盆底重建围手术期护理
危重患者在过渡监护病房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在过渡监护病房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危重患者在PCU病房进行监护治疗共1 623例,病情平稳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康复治疗。结果:PCU病房共收治危重患者1 623例,其中重返ICU患者32例,重返ICU率为2%,死亡患者4例,死亡率为0.25%。结论:危重患者在PCU住院期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了生存质量,缩短了住院周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普通病房的护理风险,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张晓丽
关键词:危重患者护理
西宁地区重症肺炎的急救护理
2013年
目的:总结重症肺炎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通过对51例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观察、护理,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1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3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肺炎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急救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张晓丽
关键词:重症肺炎急救护理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三方互动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三方互动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予以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三方互动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运用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三方互动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其优化生活质量和提升希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丽萍张晓丽白雪
绿色通道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抢救的96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预检分诊开始开放绿色通道,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结果:进入绿色通道的96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40min以内得到有效救治。结论:充分落实了在绿色通道中"先抢救,后挂号;先住院,后办理住院手续;先治疗,后收费"的急救理念,延伸了绿色通道的内涵。
张晓丽
关键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护理
团体活动式延续健康管理模式对PID患者康复效果的护理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团体活动式延续健康管理模式在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从我科出院的218例PI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从我科出院的574例PID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团队式延续性健康管理,实施6个月,期间进行4次干预活动。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47.7±4.8)分、(63.2±7.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依从性评分[康复训练(2.2±0.5)分、均衡饮食(2.3±0.3)分、生活作息(2.5±0.5)分、正规服药(2.6±0.4)分、定期复查(2.9±0.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复发率为4.18%,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管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团体活动式延续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PID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指导依从性,降低患者PID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晓丽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康复
翻转课堂模式对急诊科轮转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对急诊轮转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轮转护士10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53名和观察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能力培训,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急救能力培训,轮转结束前进行理论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并以网络问卷星形式开展对轮转护士急救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综合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高。结论:翻转课堂模式在提高急诊科轮转护士主动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和急救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模式不仅可提高轮转护士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轮转护士的学习及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急救处理等综合能力,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袁晓敏潘丽杰王俊林净卫娟张晓丽李建英
长期心理暗示联合健康行为引导在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长期心理暗示联合健康行为引导在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单双号分组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长期心理暗示联合健康行为引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境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问卷(CSQ)]、生存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HP-5)]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5.27±3.96)分、SDS评分(19.82±2.54)分、POMS总评分(127.60±5.76)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SQ中解决问题评分(9.12±1.31)分、合理化评分(4.13±0.64)分、求助评分(5.98±0.89)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自责评分(2.46±0.43)分、幻想评分(3.26±0.54)分、退避评分(4.31±0.67)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HP-5中疼痛评分(16.53±2.27)分、角色限制评分(26.58±3.32)分、情感评分(7.49±1.61)分、社会支持评分(14.37±2.14)分、自我印象评分(11.24±2.37)分、性生活评分(11.43±2.76)分、工作评分(10.94±2.77)分、与小孩关系评分(9.68±1.57)分、不孕评分(11.92±2.06)分、医患关系评分(14.21±2.56)分、治疗期望评分(13.43±2.51)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长期心理暗示联合健康行为引导能有效改善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心境状态和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永婷张晓丽张丽萍朱晶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