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层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神经
  • 2篇视网膜神经纤...
  • 2篇网膜
  • 2篇光学相干
  • 2篇光学相干断层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色素上皮
  • 1篇上皮
  • 1篇神经纤维层厚...
  • 1篇视网膜色素
  • 1篇视网膜色素上...
  • 1篇视网膜色素上...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皮层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网膜色素上皮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2篇罗陈川
  • 2篇张晟
  • 1篇李晓芳
  • 1篇王朱颖
  • 1篇傅智伏
  • 1篇张铭志
  • 1篇王朱影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可重复性结果。方法 :采用双盲法 ,检查者甲、乙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 13例 ( 13眼 )正常人进行同样程序的检测 :以视乳头为中心 ,直径为 3 46mm圆周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 ,连续测量 3天 ,每天每眼记录 5幅图象 ,取其中 3幅图象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平均值为当天受检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值。计算 3天中全周平均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结果 :甲、乙组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6 10± 3 15 %、 5 10± 3 2 3 % ,显示同一组内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重复性好。甲、乙组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是重复性检测变异系数最大的象限 ( 9 75± 6 81%、10 15± 7 91% )。甲、乙组间重复性检测结果统计学上对比无显著差别 (P =0 65~ 0 95 ) ,说明不同操作者间的检测重复性好。所有 13眼甲、乙组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正常人全周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重复性好。
罗陈川张晟王朱颖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青光眼
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及形态与对比敏感度的联系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神经纤维层厚度及其形态与对比敏感度值的联系。方法:21例近视眼病例,39眼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扫描测量并观察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色素层的厚度和形态;以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卡测量各个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对比敏感度与近视眼底萎缩弧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之间的联系;比较不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程度的近视眼病例的对比敏感度值。结果:在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均厚度与高频(121、8 cpd)对比敏感度值之间存在具有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r=0.452、0.437,P均<0.001),而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比敏感度之间无相关(P均>0.05);视网膜色素上皮存在明显病理改变的眼球其对比敏感度功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发生眼底病理性改变的近视眼,其对比敏感度降低的视网膜解剖基础是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发生病变。
傅智伏张铭志李晓芳罗陈川张晟王朱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