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龙 作品数:42 被引量:132 H指数:6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然科学总论 电子电信 更多>>
Scale-PWI灌注全定量测量正常人脑血流量的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最新的磁共振头颅全定量灌注的方法.方法 MRI检查采用3.0T磁共振(Verio,SiemensAG,ErlangenGermany),8通道相阵控头部接收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常规T1WI矢状位及横断位,T... 张玉龙关键词:脑血流量 磁共振灌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MSCTA与DSA对比观察1例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支架内再狭窄成为重要的术后问题,大多数患者冠脉支架后不愿再进行冠脉造影复查,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冠状动脉的检查简便、快捷,且诊断准确性高,基本无创,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理想检查手段。本文分析1例典型的冠脉支架后再狭窄患者,探讨MSCTA对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所起的作用。 周兵 陈金华 张玉龙关键词:冠脉成像 支架后再狭窄 二次灌注对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索二次灌注对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得出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self-calibrated EPI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Scale-PWI)的最佳注药时期。材料与方法 100名无脑血管疾病的志愿者按注药时期(3、5、7、9、11期)不同分为5组,采取MR常规扫描及全定量灌注扫描,自动得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再通过常规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后处理方法得出灌注时间-信号强度图,分析其是否存在二次灌注。测量受试者各感兴趣区(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F、CBV的数值。结果第3期、第5期注射药物行全定量灌注扫描的患者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分别为95%、80%;第7期、第9期注药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分别为10%、5%;第11期注药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为0%,但是注药时机过晚,灌注成功率较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其次,不同注射时期组内两侧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F、CBV左右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不同注射时期的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V、CBF值,将其中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与不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进行比较,存在二次灌注的CBV、CBF值明显偏大。结论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的最佳注药时期为第7~9期;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会偏大。 谢欢 张玉龙关键词: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高特异性对比剂稀释对降低MR肝脏动脉期伪影的研究初探 贺泯杰 张玉龙 闵加艳 陈金华盆腔检查前排便排气干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李欢 张玉龙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术前误诊率较高。本文探讨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指出,临床上浆细胞性乳腺炎与乳腺恶性肿瘤比较难鉴别,... 陈蓉 石丹凤 张玉龙 张伟国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相位校正技术在MRCP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2D MRCP扫描中,图像质量不佳情况下,利用相位校正技术(Phase scout),进行3D MRCP扫描,在上腹部胆道水成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憋气不佳患者60例,年龄45岁-80岁,在本院S... 郭宇 陈金华 张玉龙 闵加艳磁共振下肢血管非增强扫描技术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下肢血管非增强扫描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无造影剂过敏的MRI非增强血管检查技术,是很有显意义的.方法:研究对象: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我院磁共振下肢血管检查的志愿者30例,其中... 张玉龙第四脑室菊形团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功能MRI特征 被引量:2 2016年 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 of the fourth ventricle,RGNT)是发生于第四脑室少见的良性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由Komori等[1]于2002年首次提出,2016年WHO将其归类于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WHO I级[2]。RGNT病变常位于第四脑室,也可发生于松果体区、脑干、 郭虹 康厚艺 李晓光 陈金华 张玉龙 张伟国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第四脑室 磁共振成像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5例MRI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常规及功能成像表现。结果:4例表现为皮层-皮层下区域囊实性病变,1例表现为岛叶实性肿块,病变周围多为轻度水肿,增强后病变壁结节或实性肿块呈明显强化。DWI示病变呈等低信号,PWI示病变灌注升高(rCBV值2.96±0.64),MRS示病变区域Cho/NAA峰比值升高(2.03±1.08),Cho/Cr峰比值升高(1.77±0.69),NAA/Cr峰比值降低(0.94±0.38)。随访观察仅1例影像学表现具有恶性征象的患者术后复发,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MRI常规及功能成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功能成像可在一定程度提供预后信息,正确认识其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临床治疗。 康厚艺 刘才保 李晓光 张玉龙 张伟国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