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本文介绍了奶...
- 张西雷宁召峰张维军赵宏坤
- 关键词:奶牛养殖奶牛疾病奶牛酮病
- 文献传递
- 奶牛腹泻主要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本试验根据ETEC的热敏感毒素基因(LT)、沙门氏菌外膜蛋白基因(OMPC)和产气荚膜梭菌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txigenic,Escherichia Coli,ETEC)、沙门氏菌(Sa...
- 马广强张维军栾婧婧林树乾杨少华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
- 关键词:奶牛腹泻病原菌毒素基因
- 文献传递
- 直接从粪便中检测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txigenic,Escherichia Coli,ETEC)是造成人和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也是造成新生乳用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一株ETEC可能产生一种或者多种肠毒素。根据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生的两种主要毒素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建立多重PCR方法。该方法仅用4.5小时即可检测出导致犊牛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株,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和检测速度快等特点。本试验的目的是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来确定ETEC在导致犊牛腹泻中的作用。采用该方法对乳用犊牛的203个腹泻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得到的203株典型大肠杆菌中有135株为ETEC;其中LT阳性为105株,ST阳性为126株,LT+ST阳性的为96株,阳性率为66.5%。而采用直接从粪样中提取PCR模板的方法进行PCR,检测到146个犊牛粪样为ETEC阳性,其中LT阳性为112株,ST阳性为137株,LT+ST阳性为103株,阳性率为71.9%,明显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并且所检测到的146个ETEC阳性的犊牛粪样完全包含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得到的135个阳性粪样,且基因分型结果相同。
- 马广强张维军栾婧婧林树乾杨少华刘文强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
- 关键词:ETEC毒素基因
- 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根据牛轮状病毒的VP7基因设计了一对可以检测牛轮状病毒G6血清型的引物,成功地检测了牛轮状病毒G6血清型。使用该方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本实验方法可以检测10-4稀释的样品。通过对23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证实,PCR方法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病毒的分离试验灵敏度高,可以快速诊断轮状病毒病,并且能够同时鉴定轮状病毒主要血清型。
- 栾婧婧杨少华张维军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
-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RT-PCR
- 产后健康奶牛子宫内细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对4个不同奶牛场20头产后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每头奶牛采样器采集子宫样品,通过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等常规方法,对其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产后健康奶牛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奶牛场之间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还对产后不同阶段所分离到的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在产后第2天,子宫内呈污染状态,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四组试验的计数结果分别达到了8.34×105、2.15×105、1.90×105、2.97×105,此后细菌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在产后第8天时子宫内细菌计数达到最高,四组试验技术结果的平均数分别为:4.25×107、4.01×107、3.95×107、3.05×107。
- 张维军杨少华高运东王洪梅林树乾马广强栾婧婧赵宏坤仲跻峰
- 关键词:子宫细菌
- 健康奶牛产道内正常菌群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本试验从山东省不同奶牛场筛选出6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按试验要求分三组,第一组为20头8~15月龄的未配种的青年奶牛,第二组为20头处于干奶期(围产期)的奶牛,第三组为20头产后一个月的奶牛。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的方法从产道分离到细菌150株,其中乳酸杆菌46(30.70/4)株、表皮葡萄球菌39(26%)株、无乳链球菌21(14%)株、大肠杆菌23(15.3%)株、芽孢杆菌8(5.3%)株、棒状杆菌5(3.3%)株、念珠菌8(5.3%)株。比较结果显示,乳酸杆菌为正常奶牛产道内的主要寄生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但是未配青年奶牛的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分离率并不高。试验发现,奶牛阴道内的寄生菌一般为2~3种。
- 张维军马广强林树乾栾婧婧赵宏坤杨少华王洪梅高运东仲跻峰
- 关键词:健康奶牛产道正常菌群
- 具有贫血症状鸡病的鉴别诊断
- 2004年
- 贫血是一个综合症状,许多鸡病均有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鸡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表现皮肤苍白、冠髯苍白、机体消瘦等现象的症状群。根据引起贫血的不同原因,可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在临床上,具有贫血症状的鸡病有:(1)传染性贫血;(2)白血病;(3)马立克;
- 宁召峰张西雷张维军
-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血分有效循环血量鸡病贫血症
-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Cetavlon、冷酚、不同浓度乙醇沉淀、离心等步骤精制的荚膜多糖,用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分析检测其理化特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提取的荚膜多糖具有良好的多糖特性、结构特征和免疫原性。
- 林树乾杨少华张维军王洪梅高运东李国升李庆剧赵宏坤仲跻峰
- 关键词:金葡菌荚膜多糖生物学特性
-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 近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甚为迅速,这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所暴露的不利于畜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已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奶牛疾病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奶牛的经济性能决定了繁殖是奶牛的头等大事,...
- 张维军
-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聚合酶链反应
- 文献传递
-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 2006年
- 本试验通过对山东省4个大型奶牛场的60头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调查、采样,并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到细菌59株,其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埃希氏大肠杆菌10株(16.95%)、葡萄球菌属8株(13.6%)、芽孢杆菌属6株(10.2%)、链球菌属5株(8.5%)(其中溶血性链球菌2株)、棒状杆菌属5株(8.5%)、不动杆菌属5株(8.5%)、双球菌5株(8.5%)、肠杆菌属4株(6.8%)、沙门氏菌3株(5.1%)、克雷伯氏杆菌属2株(3.4%)、耶尔森菌属2株(3.4%)、摩拉杆菌属1株(1.7%),而且分离到了梭菌属3株(严格厌氧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阿莫西林、土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等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则较低。
- 张维军赵宏坤杨少华王长法高运东仲跻峰
-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耐药性分析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