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翠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术后
  • 2篇动脉
  • 2篇造影
  • 2篇灰阶
  • 2篇肝动脉
  • 2篇肝损伤
  • 2篇肝移植
  • 2篇超声造影
  • 2篇超声造影评价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移植肾
  • 1篇移植肾术后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断及鉴别诊...
  • 1篇锐器
  • 1篇锐器损伤
  • 1篇术后早期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廖新红
  • 5篇王曦曦
  • 5篇张翠红
  • 5篇李智贤
  • 4篇李艳宁
  • 3篇何云
  • 2篇芦爱霞
  • 2篇叶桂宏
  • 2篇陈琳
  • 2篇张莉
  • 1篇黄伟华
  • 1篇石尖兵
  • 1篇陆云飞
  • 1篇杨定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大鼠急性锐器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对急性锐器肝外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只大鼠肝内共建立锐器肝外伤模型40处,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内损伤的部位及血肿范围,27处损伤区血肿形成无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表现为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损伤区血肿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清晰。8处损伤区有活动性出血造影后表现为门脉相微气泡自肝内损伤血管处向血肿区呈“涌泉状”移动。超声造影显示肝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87.5%(35/40),显著优于常规超声20%(8/40)(P=0.000)。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超声对实验大鼠急性锐器肝损伤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芦爱霞李智贤张莉李艳宁廖新红何云王曦曦张翠红陈琳
关键词:锐器损伤超声造影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超声检查中影响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3例在我院行肝移植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72h内超声监测肝动脉阻力指数结果分为阻力指数正常组和阻力指数增高组,对比分析两组供体年龄、受体年龄、受体性别、冷缺血时间、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等相关因素。结果:83例患者中18例(22%)出现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65例(78%)肝动脉阻力指数正常。阻力指数增高组和正常组相比,受体年龄及冷缺血时间的平均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体年龄、受体性别及手术因素等两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阻力指数一过性增高是较常见的现象,与受体年龄偏大及供肝冷缺血时间过长有关。
李艳宁廖新红李智贤杨定华张翠红王曦曦叶桂宏
关键词:超声肝移植肝动脉
肝移植术后早期超声检查中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的影响因素与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超声检查中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动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按术后动态监测获得的肝动脉阻力指数,将其分为阻力指数增高组和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受体年龄、受体性别、手术因素(手术时间、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等)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排斥反应等。结果73例患者中17例(23%)出现肝动脉阻力指数一过性增高。受体平均年龄偏大组更易发生术后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现象(P=0.027);在器官保存过程中,供肝冷缺血时间越长术后发生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的几率也越大(P=0.035),其他因素包括受体性别、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及无肝期时间等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超声发现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是很常见的现象,与受体年龄偏大及供肝冷缺血时间过长有关,与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无明显相关。
张翠红王曦曦李智贤廖新红叶桂宏
关键词:肝移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动脉
超声在移植肾术后内科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行连续性超声检查236次。结合临床及病理将无并发症的移植肾列为正常移植肾组,将出现内科并发症的病例分为急性排异反应(AR)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和远期并发症[慢性排异反应(CR)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内科并发症组移植肾2DUS可出现各种异常表现,CDFI显示血流灌注情况较正常移植肾组差,PW显示移植肾内动脉频谱波形异常。AR组移植肾宽径大于其他3组;AR组与ATN组移植肾厚径大于正常移植肾和远期并发症组;3个病变组移植肾实质厚度、锥体高度和移植肾内各级动脉RI值明显大于正常移植肾组,ATN组最为显著。3个病变组发病时间不同,AR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段,但术后1年以内多见;ATN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个月以内;CR和CAN多发生在术后1年后。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将超声表现与不同内科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特点相结合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王曦曦何云李智贤黄伟华陆云飞廖新红李艳宁张翠红
关键词:移植肾超声检查内科并发症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大鼠急性钝器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急性闭合性钝器致肝损伤及活动性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用20只大鼠建立钝器肝外伤模型20个,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并与大鼠尸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内损伤的部位及血肿范围。6处损伤区血肿形成无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表现为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无增强,损伤区血肿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清晰。13处损伤区有活动性出血,8处超声造影表现为微气泡自肝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移动;5处表现为门脉期微气泡自肝内损伤血管处向血肿区呈"涌泉状"移动。病理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基本一致。超声造影显示肝内损伤区的敏感性为95.0%(19/20),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检测[35%(7/20)],(P<0.01)。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闭合性肝损伤的范围、程度及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李智贤李艳宁廖新红何云张莉芦爱霞张翠红王曦曦石尖兵陈琳
关键词:肝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