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耘

作品数:24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省属科研单位社会公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骨折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显微外科
  • 3篇缺损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损伤
  • 2篇动物
  • 2篇血管
  • 2篇折手
  • 2篇折手术治疗
  • 2篇诊治
  • 2篇四物
  • 2篇四物汤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桃红四物汤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治疗

机构

  • 24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濮阳市中医院

作者

  • 24篇张耘
  • 7篇程春生
  • 4篇李春游
  • 3篇赵雅萍
  • 3篇贾红伟
  • 2篇赵治伟
  • 2篇刘威
  • 2篇曹亚飞
  • 2篇赵祚塨
  • 2篇张航航
  • 2篇查朱青
  • 2篇孟宪杰
  • 2篇冯卫华
  • 2篇姚太顺
  • 2篇单海民
  • 1篇程真真
  • 1篇边涛
  • 1篇孙勇
  • 1篇张春健
  • 1篇李文庆

传媒

  • 11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洛阳皮瓣、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期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结合围手术期中医中药治疗采用组合组织瓣或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显微外科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4例中男51例,女13例;年龄为3岁~56岁,平均27.5岁。其中急诊病人16例,择期手术病人48例...
程春生贾红伟李春游张耘赵治伟单海民赵祚塨查朱青
文献传递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观察带血管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8例不同类型的骨肿瘤行局部彻底切刮除,或骨膜外瘤段切除后所致的骨缺损分别采用血管蒂骼骨瓣游离腓骨移植22例,双腓骨瓣组合移植4例,腓骨皮瓣游离...
程春生赵雅萍张耘刘威
关键词:骨肿瘤骨缺损骨移植显微外科
文献传递
全厚皮片原位植皮治疗前臂脱套伤20例被引量:7
1995年
前臂脱套伤是急诊创伤中较难处理的问题。通过对20例前臂脱套伤采用去脂全厚皮片原位植皮治疗后,皮片全部成活。18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肘部有0.5cm×2.0cm皮肤坏死。前臂脱套伤后如果软组织创面血供良好,即使脱套皮肤表层甚至真皮网状层也有斑点损伤,但切除皮下脂肪后仍相当于刃厚、中厚度片或点状全厚皮片,原位移植后靠渗出的组织液而成活。全厚度片原位植皮治疗前臂脱套伤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俊张耘
关键词:皮肤移植全厚皮片
对延误手术时机的股动脉损伤治疗问题的认识(附3例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创伤性四肢血管损伤属创伤急救的范畴,要求在6~8小时建立患肢血供〔1〕。时间过久错过手术时机可导致肢体坏死,不得不行截肢处理,严重者还可引起死亡。作者自1990年以来收治3例股动脉损伤,入院距受伤均超过72小时,不得已而采用非手术治疗,肢体侥幸得以存...
张耘张春健李金明
关键词:股动脉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45例治疗体会
2005年
张耘苏攀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支持钢板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下胫腓分离的临床应用研究
<正>目的:观察和分析经皮钳夹固定治疗下胫腓分离的临床疗效和机理。方法:经皮钳由不锈钢制成,形状类似布巾钳,有钳嘴及钳柄组成。在电视X光机透视下,术者双手合抱挤压下胫腓联合处,使其复位,然后采用逆损伤机理手法使内外踝复位...
姚太顺曹亚飞孟宪杰李濡增陈秀民高金亭张耘
文献传递
急性踝关节损伤4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5年
张耘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损伤诊治体会诊治不当发病率后遗症
切开腓骨皮瓣遗留拇指屈曲挛缩畸形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冯卫华张耘张航航
关键词:屈曲挛缩畸形拇指皮瓣供区交通运输业
浮膝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浮膝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浮膝合并胭动脉损伤患者39例,男3l例,女8例。年龄19~56岁,中位数32岁。开放性损伤23例,闭合性损伤16例。按照浮膝损伤的Blake分类,I型12例、ⅡA型21例、ⅡB型6例。胭动脉栓塞14例;血管壁破裂25例,其中血管缺损长度〈2cm者4例、血管缺损〉2enl者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46h,中位数10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切口愈合、胭动脉修复、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39例患者中,1例术后发生脂肪栓塞,抢救无效死亡;2例术后发生肢体严重缺血坏死并继发感染,选择截肢手术。其余36例随访6—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小腿减张切口一期愈合者31例,由于感染而延期愈合者5例。患肢血管修复再通时间〈6h者9例,均未出现肌肉组织坏死和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患肢血管修复再通时间6—12h者1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肌肉组织坏死和神经功能障碍,术后6~12个月足底感觉功能基本恢复,不影响正常工作。患肢血管修复再通时间13—24h者10例,其中8例皮肤及肌肉组织严重坏死,均经多次扩创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术后6~12个月足底感觉功能部分恢复,基本生活可以自理;另外2例发展为慢性骨髓炎,足底感觉功能障碍,患肢皮肤及肌肉组织坏死,植皮后出现贴骨瘢痕。参照Karlstrtim—Olerud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17例、可8例、差2例。结论:手术治疗浮膝合并胭动脉损伤,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査朱青程春生张耘边涛
关键词:膝损伤外固定器血管成形术
激活素A在小鼠股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激活素A在小鼠股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骨发育成熟的雄性C57BL/6小鼠60只进行骨折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活素A组(给予激活素A治疗),每组30只。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分析骨痂形成情况。采用激活素A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细胞迁移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激活素A对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结果:在15、18、21 d,激活素A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在21 d时激活素A组评分最高(均P<0.05)。术后1、2、3周,与对照组比较,激活素A组骨痂骨体积和连接密度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减小(均P<0.05)。激活素A组血管表面定量、血管数量和血管体积分数在术后第2周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周,激活素A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周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2、3周成骨分化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P染色结果显示,成骨标志物ALP表达在激活素A处理1周后增加。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激活素A组矿化区域较对照组多。RT-qPCR结果显示,处理1、2、3周后,激活素A组BMSCs细胞ALP、Sp7转录因子(OSX)、BMP2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激活素A组HUVECs细胞12、24 h细胞迁移率增加,VEGFA、CD3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mRNA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激活素A可以上调BMSCs和HUVECs细胞中BMP2和VEGFA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从而加快骨折骨愈合速度。
刘方李文庆申晟张耘
关键词:激活素A骨折愈合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骨形态发生蛋白2小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