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淑云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栽培
  • 4篇水稻
  • 3篇高产
  • 3篇超高产
  • 2篇育秧
  • 2篇早稻
  • 2篇高产栽培
  • 2篇超高产栽培
  • 1篇油稻
  • 1篇育秧方式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条件
  • 1篇早籼
  • 1篇三熟
  • 1篇三熟制
  • 1篇熟制
  • 1篇双季稻

机构

  • 6篇湖南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何英豪
  • 6篇马国辉
  • 6篇徐淑云
  • 5篇黄志农
  • 5篇张玉烛
  • 2篇肖丽荣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作物研究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晚稻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栽培技术效果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是以两段秧为基础,以旱育秧和软盘抛寄秧为特点,多种技术配套的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996年在临澧基点开始小面积试验,1997年全县共推广5333hm2。现将1997年晚稻研究、示范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和组合试...
马国辉何英豪黄志农黄志农刘国京徐淑云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
油稻稻三熟制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在油稻稻熟制条件下,通过对两系杂交稻先锋组合培两优特青不同育秧方式、不同播期、秧龄弹性、品种搭配特性及超高产条件下需肥特性、群体特征及病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油稻稻熟制稻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并创造了油稻稻制每公顷11.20t的晚季高产纪录,实现了大面积(44.7hm2)平均单产8.
马国辉何英豪黄志农黄志农徐淑云张玉烛邵勇徐淑云刘朝友
关键词:培两优特青油稻超高产栽培两系法杂交水稻
湘早籼19号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主要病虫发生危害特点调查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在湘北油稻稻三熟制区早稻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了高产抗性品种湘早籼19号“四虫两病”发生危害特点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育秧方式、品种搭配、插植密度、施肥水平等栽培技术的改变,其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病虫发生繁衍,发生期提早,发生量增加.危害加重,时空结构及危害特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稻瘟病大发生的情况下,湘早籼19号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能力,对大面积提高早稻单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黄志农张玉烛马国辉何英豪肖丽荣徐淑云唐汇国刘朝友刘国京
关键词:湘早籼19号超高产栽培病虫害
三熟制稻区“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探讨“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方式的效果,1997年在临澧开展了几种旱育秧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软盘抛寄两段秧与旱育多两大秧相比,小苗期表现出苗整齐度、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均较优,立枯病株率较低;寄秧期秧苗分蘖增长相对较快,最高苗数有较明显的优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较高,增产达43%72%。
马国辉何英豪张玉烛张玉烛黄志农徐淑云
关键词:水稻育种栽培
三熟制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1996年在洞庭湖三熟制双季稻区的临澧县,实施了以“满负荷”品种搭配为主的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区达到了预期的每公顷产量7500kg,产值15000元的目标,分析了高产栽培的施肥水平、产量结构、经济效益和主要气候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完全可以取得早稻的高产高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价值。
马国辉张玉烛何英豪何英豪肖丽荣黄志农刘朝友肖丽荣
关键词:高产栽培三熟制双季稻早稻
三熟制稻区旱育抛寄两段秧早稻育秧方式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国家水稻工程临澧基点根据洞庭湖三熟制稻区温光资源不足、生长季节重叠较大、季节茬口矛盾突出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于1996年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大面积上成功地实践了“旱育多两大”三熟制早稻新型育秧方式。但由于旱育秧生长矮壮,在旱土苗床上的旱秧不易于寄插,有时...
马国辉何英豪张玉烛徐淑云刘国京
关键词:水稻育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