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立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3篇瘦素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坏死因子
  • 3篇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疾病患者
  • 2篇肺疾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单胞菌
  • 1篇炎症
  • 1篇易患因素
  • 1篇饮食

机构

  • 6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支立敏
  • 4篇邵传利
  • 4篇沈宏韬
  • 4篇顾雪峰
  • 4篇李德荣
  • 3篇翁翠萍
  • 3篇金一新
  • 1篇李运成
  • 1篇黄建华
  • 1篇张玉杰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内科近4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分离的下呼吸道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菌133株作体外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二代头孢菌素及一些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65%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耐药率高,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临床疗效选择用药,同时应注意加强病房消毒与细菌耐药监测。
支立敏
关键词: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瘦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观察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148例,对照组30例。根据营养指标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47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10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结果COPDⅠ组体重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NW%)、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点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LYM)、瘦素水平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Ⅰ组、Ⅱ组TNF-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NW%、TSF、TNF-α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NW%、TSF及TNF-α相关,血清瘦素水平受到TNF-α系统调节,其协同作用可能与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
顾雪峰沈宏韬翁翠萍李德荣金一新邵传利支立敏
关键词:营养状况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人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一例临床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对确诊的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_5N_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16岁男性,发病前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发病后,病变由右下肺片状影迅速蔓延至双肺,且并发纵隔、皮下气肿,发病第5天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上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发病第6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咽试子标本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提示A/HS/N1病毒核酸呈阳性并分离出禽流感(H_5N_1)病毒。从发病至死亡约10 d。结论人感染高致病性亚型H_5N_1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如病变广泛,出现ARDS,预后不佳。
顾雪峰沈宏韬邵传利黄建华支立敏李德荣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机械通气
急性肺栓塞4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结果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 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支立敏张玉杰曹大龙李运成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饮食摄入与瘦素及全身炎症状况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瘦素"在COPD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组(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临床恢复期组(恢复期)的饮食摄入量、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以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PD治疗前饮食摄入量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及恢复期。COPD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OPD治疗前血清瘦素与TNF-α明显正相关,r=0.451,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减少与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有关,"细胞因子-瘦素"作用机制可能参与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
顾雪峰沈宏韬翁翠萍邵传利李德荣金一新支立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饮食摄入营养状况瘦素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瘦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甲状腺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中的意义。方法观察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148例,根据体质指数(BMI)、理想体质量百分比(NW%)、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点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LYM)等营养参数,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47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101例,另选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并探讨上述因素在COPD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I组BMI、NW%、TSF、MAC、ALB、LYM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瘦素水平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COPDⅡ组TNF-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COPDⅠ组与COPD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I组T3、T4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Ⅱ组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Ⅰ组、COPDⅡ组BMI、NW%、TSF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瘦素水平与TNF—α、TSH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瘦素水平、TNF-α及甲状腺激素有关,瘦素受TNF—α系统调控,瘦素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顾雪峰沈宏韬翁翠萍李德荣金一新邵传利支立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甲状腺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