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希璋

作品数:1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理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代数
  • 6篇动力学
  • 6篇李代数
  • 6篇分子
  • 3篇李代数方法
  • 2篇动物
  • 2篇跃迁
  • 2篇跃迁几率
  • 2篇振动
  • 2篇软组织
  • 2篇统计力学
  • 2篇无限维
  • 2篇无限维李代数
  • 2篇化学反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机构

  • 17篇山东大学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济南市医学科...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8篇易希璋
  • 9篇丁世良
  • 8篇关大任
  • 4篇马力
  • 4篇任东俊
  • 3篇邓从豪
  • 2篇杨本会
  • 2篇郑雨军
  • 1篇赵显
  • 1篇刘建勇
  • 1篇李峰
  • 1篇华东明
  • 1篇高超云
  • 1篇燕子杰
  • 1篇吴爱玲
  • 1篇冯键
  • 1篇潘建平
  • 1篇刘嘉欣

传媒

  • 4篇分子科学学报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1
  • 4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软组织的准线性理论(Ⅱ)——松弛函数G(t)与蠕变函数J(t)
1991年
利用准线性理论中的基本方程组异出了松弛函数 G(t)与需变函数J(t)所满足的方程。探讨了当瞬时应力T[λ(t)]、响应函数T[λ(t)]与应变率无关时所需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这时T^(?)[λ(t)]仅能为常数。
丛树福吴健忠任东俊易希璋
关键词:动物软组织
用动力学Lie代数方法研究H_2在Ni(100)面离解吸附量子动力学被引量:1
1999年
用动力学Lie代数方法处理H2 在一个光滑金属表面上离解吸附量子动力学 .用一个修正LEPS势能面描述H2 与Ni( 1 0 0 )表面相互作用 ,得到了H2 初态确定的离解几率的初始动能和时间依赖的解析表示 ,并与实验和其他理论计算做了比较 .这个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描述表面反应散射动力学 .
关大任易希璋丁世良郑雨军刘建勇
关键词:量子动力学氢气
蛋白质合成与调控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1991年
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早期受精卵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及其调控过程,给出了蛋白质合成及其调控过程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当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速率常数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蛋白值在细胞中的分布将出现一种非均匀的定态结构,这种动力学结构可能与原初细胞的分化有关。
滕怡群马力任东俊易希璋
关键词:蛋白受精卵细胞
李代数方法在分子碰撞动力学和分子结构问题中的应用
关大任易希璋郑雨军丁世良
我们引入粒子数表象与动力学李代数理论相结合,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开拓了一条可行之路。我们建立了各种维数不同的动力李代数,先后应用这种方法处理了气相散射和表面散射动力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要面对一个无限维李代数的困难。需要引进...
关键词:
关键词:李代数分子碰撞分子结构
反应碰撞的动力学李代数描述被引量:1
1997年
提出一种李代数方法描述分子反应碰撞问题.给出了含有主要动力学参量的S-矩阵元、分子碰撞跃迁几率以及反应体系能量统计平均值随时间演化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一个简单排斥势场中的原子-双原子分子共线反应体系,以阐明这种新方法的要点。
关大任易希璋丁世良单汝纲高超云杨本会
关键词:跃迁几率
共线散射体系A+BC的平-振能量传递──无限维李代数处理方法
1997年
利用无限维李代数方法处理了在BC分子能谱中含有二级与三级非简谐项的散射体系A+BC的平-振能量传递问题。
丁世良易希璋关大任
关键词:李代数跃迁几率
四原子分子的转—振能级的李群处理(Ⅱ)——平面XY_3型分子
1989年
利用李群方法与二次量子化理论计算了平面XY_3型分子的转一振能级。结果表明,如果将分子的转动与振动均看作是谐振子,则可导出这种分子的转一振能级公式。
易希璋马力邓从豪
将A-L理论推广到无限维李代数被引量:3
1997年
为使由Alhassid与Levine所提出的动力学李代数方法(简称A-L理论)能适用于更多的散射体系,在h(∞)中引入了有效集合C(有限维)的概念.按照微扰理论的意义,C中的代数元所对应的群参量是较低次微扰的结果,而不属于C的代数元所对应的群参量则相当于较高次做扰所产生的修正结果.因此可以近似地利用C来代替h(∞).这样,不仅简化了计算程序并且对于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散射过程的计算成为可能.
丁世良易希璋关大任
关键词:李代数散射
用协同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问题
1998年
用非平衡统计理论中的协同学方法分析了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和机理问题.对于任何给定的机理,通过引入一种非奇异变换,将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组直接地转换成Haken形式,从而得到反应体系序参量以及其它变量的演化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有机分子热分解的Rice-Herzfeld机理.对醚的热分解链反应得到了一级动力学方程,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利用这种方法能解析地求解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组,而不必引用在化学动力学中的“稳态近似”
关大任易希璋丁世良丁世良高超云李峰
关键词:协同学化学动力学
分子间散射问题的李代数处理——关于AB+CD系统的振动-振动能量传递被引量:2
1990年
采用半经典近似方法所给出的关于AB+CD散射系统的相互作用势,构造系统的一种动力学代数h_(15), 利用这种代数计算了在非反应情况下系统的跃迁几率及势能的统计平均值,并在群参量的一次近似下探讨了跃迁过程中的选择定则。
易希璋丁世良马力燕子杰邓从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