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彬
-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内镜辅助下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 研究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辅助下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16例,其中内镜辅助下颈...
- 石润杰刘政阎小军易彬江晨艳康雪然
- 关键词:内镜咽旁间隙肿瘤内镜手术手术径路
- 文献传递
- 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患者16例,其中颈外径路12例,经口径路2例,联合径路2例,分析并总结将内镜应用于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方法及优势。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4例,良性肿瘤12例。所有患者均无永久性并发症。所有原发性咽旁隙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2~3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可以完整切除咽旁隙肿瘤而无需截断下颌骨,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研究及推广应用。
- 刘政易彬江晨艳阎小军石润杰
- 关键词:咽旁隙内镜肿瘤内镜手术手术径路
- 先天性小耳畸形听力与形态的一期重建
- 石润杰江晨艳孙艺渊吴晴伟易彬
- 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6~54个月无一例复发,9例术后外形恢复满意,4例尚需进一步随访。结论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应在排除颅内侵犯后,尽早手术治疗,定期随访。较为复杂的病变建议用内镜辅助手术。术后局部出现缺损或发育畸形可在成年后再行修复。
- 易彬石润杰王珮华陈东孙艺渊吴晴伟
- 关键词:皮样囊肿皮瘘畸形
- 先天性耳颈瘘管及囊肿的诊治
- 目的总结先天性耳颈瘘管及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经治的12例先天性耳颈瘘管或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 12例患者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均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 易彬石润杰王珮华
- 关键词:先天性瘘管囊肿
- 文献传递
- 导航下经鼻内镜治疗上颌骨囊肿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联合鼻内镜在上颌骨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我科接受影像导航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检查及鼻窦薄层CT扫描,并导入影像导航系统。全麻后术中进行导航器械配准和注册。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操作,遇到需要定位的结构时,利用定位导航手术器械进行定位。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术后6月分别复查颌面部CT平扫,针对颌面部胀痛症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航下经鼻内镜均顺利切除上颌骨囊肿,并获得良好引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20例初治患者仅1例术后6个月左右复发,8例复发后再手术的患者有2例在术后6个月左右再次复发。VAS评分的结果提示导航下经鼻内镜治疗上颌骨囊肿可有效缓解术前存在的颌面部胀痛。结论影像导航技术有助于在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治疗中准确定位正常结构和病灶,降低手术并发症,缓解颌面部胀痛,提高手术效果,尤其对复发上颌骨囊肿的治疗有较高推荐价值。
- 陈斌江晨艳江晨艳阎小军易彬
- 关键词:影像导航鼻内镜上颌骨囊肿
- 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治疗
-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至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
- 易彬石润杰王珮华陈东孙艺渊吴晴伟
- 关键词:皮样囊肿瘘管先天性
- 自体肋软骨与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一期全耳廓再造11例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耳支架的选择对于成功塑造一个外形逼真,与健耳对称匹配,不易吸收的再造耳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观察自体肋软骨与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01/2007-01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11例,术前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及医疗植入物知情同意书。②主要材料:Medpor耳基支架由美国PARK大学Porex外科医疗公司生产。③试验方法:取自体第九肋软骨作为耳轮,Medpor耳基复合支架植入,覆盖颞筋膜瓣和游离皮片一期完成全耳廓再造术。④试验评估:于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的成活情况及形态。结果:11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无一例支架外露。未出现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10例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质感柔韧,立体感强,颅耳角与健耳对称。有1例因为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既弥补了单纯用Medpor支架植入质地偏硬,易外露的缺点,又解决了肋软骨耳支架远期易吸收变形和手术创伤大的缺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全耳廓再造支架。
- 江晨艳石润杰吴晴伟孙艺渊易彬
- 关键词:小耳畸形耳再造
- 先天性第一鳃沟瘘管及囊肿10例被引量:7
- 2007年
- 易彬王珮华石润杰陈东孙艺渊吴晴伟
- 关键词:第一鳃裂瘘管囊肿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课程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授课形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或无网课学习经历分为两组,两组学生均因疫情原因,在家学习同一网络课程。疫情缓解期间,学生均已回归校园,于同时同地用同一份试卷进行考核,并进行主观问卷填写,结果应用SPSS 21.0作分析。结果作为客观指标的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82.04±5.87)分,对照组(84.22±4.1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网课内容适当合理,同学们面对新的教学形式未见明显的适应不良,教学质量较满意。作为主观测试指标的教学质量问卷显示:对于网络教学的公认优缺点和特殊时期开展的必要性,两组均比较认同,但对于对于网课的实际效果、自身适应能力等仍存在一定疑虑。结论网络教学是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也是较为肯定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可能仍不适合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课堂。借由此次的宝贵经验,让线上及线下课程相辅相成,使线上教学成为医学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 易彬梁冰梁冰沈馨玮梁冰黄治物王珮华汪照炎
-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教育网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