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爱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癌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4篇探针
  • 4篇祖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纳米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祖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成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转染
  • 3篇纵隔
  • 3篇活检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24篇徐州医学院第...
  • 7篇东南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28篇曹爱红
  • 9篇王绪
  • 8篇刘亮
  • 7篇杨欣
  • 5篇石红建
  • 4篇郭子威
  • 4篇胡维
  • 3篇滕皋军
  • 3篇聂芳
  • 3篇张旭光
  • 3篇黄健
  • 2篇张旭东
  • 2篇陈骏
  • 2篇陈淑敏
  • 2篇张超
  • 2篇张林泉
  • 1篇王建
  • 1篇陆远
  • 1篇彭城
  • 1篇章龙珍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2)P轫致辐射SPECT断层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检测治疗靶区内32P的浓度和代谢的方法。方法:美国GE公司的Millennium VG可变角度双探头SPECT仪,对系列浓度32P-磷酸铬胶体断层显像,测量平均光子数/像数/层厚,建立32P的浓度和平均光子数/像数/层厚的关系方程。C57小鼠Hep-6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11只,接受32P玻璃微球瘤内局部注射;肝癌患者12例,肝内病灶和转移灶接受32P玻璃微球瘤内局部注射;SPECT连续检测,测量靶区内平均核素浓度,建立核素浓度代谢方程。结果:直线回归方程为Y=-0.457+0.311X。Y为32P放射性浓度,X为平均放射性计数。大部分动物和临床靶区的核素代谢符合指数单室代谢模式,由此可以推导出有效半减期、生物半排期、初始剂量率和累计剂量。结论:利用SPECT轫致辐射断层显像技术测量32P的浓度和代谢方程是可行的。
贾晓民李向阳曹爱红徐龙宝张旭光李毅
关键词:^32PSPECT轫致辐射
纳米磁性探针转染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及应用纳米磁探针体外标记EPCs的方法,磁共振(MR)进行标记细胞成像。方法抽取SD大鼠外周血,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同时应用VEGF和bFGF诱导,使之向内皮细胞分化,以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贴壁细胞的内皮标志。制备Fe2O3-arginine复合物,对EPCs进行磁探针标记,应用MR进行细胞群成像。结果经VEGF和bFGF诱导后的EPCs的内皮标志CD31、CD34、Flk21和vWF在不同时段呈阳性表达。普鲁士蓝染色可见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标记率接近100%;磁共振成像(MRI)显示标记的细胞群信号强度的变化较未标记细胞群信号降低。结论大鼠外周血中含有EPCs,在体外特殊诱导环境下,可定向分化为内皮样细胞。Fe2O3-arginine可以有效标记EPCs构建纳米生物探针,临床应用型1.5TMR可在体外进行标记细胞群成像。
曹爱红石红建聂芳杨芳滕皋军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离体磁共振成像
早期肺癌的诊断—CT与p53、p16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刘亮曹爱红王绪陈淑敏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P53蛋白P16蛋白
纳米生物探针双标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活及生长
2014年
背景: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可以活体示踪干细胞在动物体内迁徙情况,荧光活性染料DiI对细胞活力和增殖分化影响较小,适合标记和示踪细胞。目的: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及DiI双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双下肢,低糖DMEM培养液冲出骨髓,运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差速贴壁原理对细胞进行纯化扩增。对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超顺磁性氧化铁,细胞移植前进行DiI标记。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8-10 d后可分离得到骨髓间质干细胞,传代周期为三四天,超顺磁性氧化铁-DiI标记率近100%,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蓝色铁颗粒位于骨髓间质干细胞胞质内,荧光显微镜下胞浆内示红色荧光,锥虫蓝拒染法检测标记和未标记活细胞数目均在95%左右,说明在含超顺磁性氧化铁-DiI的培养基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继续增殖,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超顺磁性氧化铁-DiI可安全有效地标记骨髓间质干细胞。
曹爱红杨欣郭子威胡维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纳米探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DII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CT检测与形态学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快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5例心脏标本 ,共分离 10支血管CT。采用超高速CT扫描 ,计算钙化积分。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组织学检测发现 1例心脏标本所有血管段未见粥样硬化 ;2 2 0段中有粥样硬化 180段 ,占 82 % ;血管管腔狭窄程度≥ 75%者 18段 ,占 10 %。超快速CT检测发现 :2例心脏标本所有血管段冠状动脉钙化阴性 ;2 2 0段中冠状动脉钙化阳性有 44段 ,占 2 0 % ,无粥样硬化的血管段的平均钙化面积和钙化积分为 0 ,明显低于有粥样硬化的血管段(P <0 .0 1)和管腔狭窄≥ 75%的血管段 (P <0 .0 1)。
朱林曹爱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形态学钙化积分
CT导向针刺切割活检诊断恶性纵隔病变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针刺切割活检对恶性纵隔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临床疑为纵隔肿瘤(直径≥15mm)的71例患者,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MD-TECH活检枪和与之配套的活检针进行78例次纵隔肿块自动切割活检(ACNB)与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经手术(46例)、尸检(3例)与1年以上随访(22例)证实:敏感性为93.8%(30/32),特异性为92.3%(36/39),准确度为93.0%(66/71)。结论CT导向经皮纵隔病变ACNB是一种简便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对纵隔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曹爱红王绪杨欣刘亮张林泉张旭东
关键词:纵隔肿瘤
孤形针局部注射放射性核素+生物黏合剂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张旭光王跃涛曹爱红周宏平章龙珍鹿存芝朱峰孙亮吴翼伟赵振华
此项研究创造性利用弧形针分段旋转注射放射性核素,每个圆形截面注射4-6个弧线,截面的数量根据肿瘤大小需要,达到改善药物分布均匀度的目的;创造性利用ZT胶与放射性碘化油混合,ZT胶与放射性碘化油体积比为1:4,达到延迟核素...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CT、DN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DNA contents and S phase fraction (SPF)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CT signs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and to mak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 behavior of lung carcinoma.Materials and Methods DNA contents and SPF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A correlative study of CT signs and FCM in 39 cases with NSCLC was made. Results (1) DNA index (DI) and SPF of NSCL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ra tumorous tissues and normal lung tissues. In normal lung tissues only diploidy could be found. Aneuploid tumors showed higher SPF than diploid tumors did. (2) The TNM staging and pathologic grading carri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ith DI and SPF of NSCLC. (3) DI and SPF of tumors with a diameter over 3cm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umors with a diameter under 3cm. Higher DI and SPF were also found in the tumors with the signs of short spicules, deep lobulations and spinous processes, and with hilar 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Conclusion DNA ploidy and SPF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NSCLC. As CT signs of NSCLC are in association with DNA contents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tumorous biologic behavior, CT manifestations can be used to infer indirectly the tumor’s malignancy and patient’s prognosis.
曹爱红王绪黄健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TDNA
CT导向针刺切割活检对纵隔恶性肿瘤诊断意义的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探讨CT导向经皮针刺切割活检对恶性纵隔病变的诊断意义,2003-10-2007-12随机选择临床疑为纵隔肿瘤(直径≥15mm)的71例患者,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MD-TECH活检枪和与之配套的活检针进行85次纵隔肿块自动切割活检与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经手术(46例)、尸检(3例)与>1年随访(22例)证实:敏感性为94%(30/32),特异性为92%(36/39),准确度为93%(66/7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CT导向经皮纵隔病变AC-NB是一简便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对纵隔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曹爱红王绪杨欣刘亮张林泉张旭东
尾静脉移植干细胞治疗颈总动脉创伤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2015年
目的经大鼠尾静脉同种异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标构建BMSCs-SPIO-Di I生物探针)治疗大鼠颈总动脉创伤,应用7Tmicro-MR仪进行活体示踪。方法 12只急性颈总动脉创伤大鼠模型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将标记细胞(实验组,n=6)和未标记细胞(对照组,n=6)同种异体经过尾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在移植前、移植后3 h及3、7、12 d应用MR的PD-T2及3D-FLASHW序列对大鼠颈总动脉进行活体成像,测量创伤处管壁信噪比(SNR),并与相应颈总动脉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及荧光显像对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前、移植后3 h及3、7、12 d创伤颈动脉的SNR与注射前比较,实验组3、7 d创伤颈总动脉的SNR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 h及12 d时SNR虽仍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移植后各时间点与移植前比较,SNR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示红色荧光及普鲁士蓝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创伤周围病变区。结论 7Tmicro-MR仪可对磁粒子标记的BMSCs经尾静脉移植后定向归巢至颈总动脉创伤处进行精确活体示踪。
曹爱红杨欣杨欣郭子威胡维王绪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探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