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
- 作品数:8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12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建立可用于测定五味子中12个木脂素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5 min,45%A→50%A;25~26 min,50%A→60%A;26~36 min,60%A→55%A;36~50 min,55%A→50%A;50~55 min,50%A→65%A;55~70 min,65%A;70~75 min,65%A→70%A;75~85 min,70%A),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7 nm。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采用多点校正法,分别建立戈米辛D、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11个待测成分与五味子醇甲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成分与五味子醇甲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14批五味子样品中I11个待测成分的含量,并以差异百分比(PD)为参数,与外标法(ES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QAMS的准确性。另取9批五味子样品,使用3根色谱柱分别在2个实验室的3台仪器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和11个待测成分的含量计算,比较测定和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实用性。结果:上述1 1个待测成分的RCF分别为1.127、0.883、0.679、0.772、0.712、0.483、0.736、0.451、0.404、0.767和0.754,相对保留值分别为1.179、1.263、1.342、1.810、2.025、2.230、2.280、2.448、3.529、3.996和4.303,QAMS法计算的11个待测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与ESM测定结果之间的PD均小于5%。另外9批样品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结果和11个待测成分含量计算结果的RSD也均小于5%。23批五味子中上述11个待测成分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73~0.395、0.197~0.438、0.571~1.124、0.518~1.016、0.105~0.214、0.076~0.715、0.399~0.812、0.061~0.135、0.349~1.250、1.308~2.376、0.126~0.444和3.571~6.764 mg·g^-1。结论:建立的QAMS法可实际应用于五味子中12个木脂素类成
- 刘移兰蔡卫华窦志华曹瑞倪丽丽张琳
- 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相对校正因子外标法
- 中药凝胶贴膏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上市产品概况分析
- 2024年
- 中药凝胶贴膏系指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其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酸钠、甘油、明胶等作为基质,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具有载药量大、适用范围广、吸收迅速、携带使用方便、刺激性小、贴敷舒适等优点。中药凝胶贴膏近年来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外伤、骨伤、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效果显著,但中药本身成分复杂,且以复方为主,用药量大,提取技术有限,膏体载药量受限等因素制约其生产。且其临床前研究包括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药动学等研究仍较少。本文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凝胶贴膏的临床应用、上市产品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中药凝胶贴膏的进一步开发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 曹亮亮包贝华赵颖蒋爱曹瑞张丽赵学龙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优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中8个结合型蒽醌、5个游离型蒽醌共计13个原型蒽醌及总蒽醌质量分数,选用L_9(3~4)正交表,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总蒽醌、5个游离型蒽醌、8个结合型蒽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大黄总蒽醌、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提取工艺参数,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放大验证试验。结果总蒽醌和游离型蒽醌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30 min,采用该工艺原型蒽醌类成分和总蒽醌提取率均在90%左右,游离型蒽醌提取率超过160%;结合型蒽醌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采用该工艺原型蒽醌类成分提取率接近90%,结合型蒽醌提取率超过80%。结论优化的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分别用于大黄中总蒽醌和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的提取。
- 窦志华曹瑞卞理许波倪丽丽
- 关键词:总蒽醌正交试验
- HPLC指纹图谱、Q-TOF/MS定性及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大黄饮片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建立更全面的大黄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HPLC法建立35批大黄饮片指纹图谱,并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Q-TOF/MS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的13个蒽醌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大黄饮片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45个,包括蒽醌类成分17个(其中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8个结合型蒽醌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个游离型蒽醌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蒽酮类成分2个(番泻苷B和番泻苷A,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鞣质类成分17个(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二苯乙烯类成分2个[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苯丁酮类成分4个[其中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子酰-6″-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色原酮类成分2个、萘类成分1个;35批大黄饮片中13个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黄饮片质量评价。
- 曹瑞窦志华倪丽丽周云中罗琳戴莹陶金华
- 关键词:大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蒽醌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曹瑞夏建龙
-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 茵陈蒿汤成分分析及组方药味质量评价研究
- 目的:对茵陈蒿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并建立其组方药味茵陈、栀子、大黄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为后续开发质量可控、疗效稳定、使用安全的茵陈蒿汤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
- 曹瑞
- 关键词:茵陈蒿汤茵陈栀子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 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ID型损伤腕关节镜治疗下的骨隧道制备的解剖学研究
- 1.研究目的通过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 ID型损伤腕关节镜治疗下的骨隧道制备,探讨桡骨远端解剖学结构,从而寻找桡骨远端骨隧道的安全出口点,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基础。2.研究方法本论文包括文献研究和解...
- 曹瑞
-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骨隧道
- 文献传递
- 中药散剂在骨科中运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中药散剂用于治疗骨科疾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易吸收、起效快、工艺简单、药材利用度高、易贮存等特点,充分发挥中医外治特色和优势,疗效确切而显著。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对中药散剂在骨科疾病中运用的历史沿革、现代临床研究、上市产品分析等内容进行综述,追踪其历史溯源,总结其运用现状,探究贯穿中药散剂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中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的原因,探讨其发展方向。中药散剂在骨科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其临床研究的报道较少且方法设计不够合理,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临床研究不足严重制约其应用。此外,现代制剂工艺发展为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粒径更小致使刺激性增强、口感较差,制剂质量标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正视中药散剂的优势与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开拓新思路,以期为促进临床有效安全用药奠定基础。
- 曹亮亮赵颖曹瑞蒋爱张智钰
- 关键词:中药散剂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