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12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海洋沉积物碳循环过程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海洋沉积物不仅是各种不同来源有机碳的重要埋藏场所,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在全球海洋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传统的地球化学测试和定性描述方法,数值模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定量获取海洋沉积物中各个碳循环过程的反应速率及其通量,因此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海洋沉积物有机质降解是驱动碳循环最为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其释放进入周围孔隙水的溶解无机碳一部分可扩散至沉积物上覆水体,另一部分可与钙、镁等离子沉淀形成自生碳酸盐矿物.首先综述目前主要的3类沉积物有机质降解模型(离散性有机质降解模型、连续性有机质降解模型和Power模型)的建模过程及其在全球海洋沉积物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应用;接着从有机质降解相关的初级与次级反应出发,介绍沉积物中与有机质降解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反应速率模型的刻画方法,并从碳酸盐平衡体系和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式角度,探讨了沉积物有机质降解过程对自生碳酸盐形成及其碳同位素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当前阶段数学模型在描述有机质降解过程和自生碳酸盐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亟需加强的研究要点,希企为深入理解海洋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反馈,建立可靠的海洋碳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预测系统提供有益的科学支撑. 徐思南 吴自军 张喜林 孙伟香 耿威 曹红 曹红 孙治雷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碳循环 有机质降解 海洋地质学 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图编制新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对水文地质图编制方法、编制模式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选取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图为研究对象,从梳理地下水赋存理论和水文地质图编制理论入手,于水文地质发展史中总结水文地质编图理论的变迁和革新。采用系统归纳、总结演绎、实践反哺的方法,提出了以岩性为基础,重视构造控水、加强系统划分的水文地质图编制新模式,并在涞源断陷盆地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图编制中进行了尝试和摸索。结果表明:①实践反哺理论既可以扩展理论的内涵,又强化了编图原则在编图内容中的体现;②在平面图上表达构造控水不会增加图面负担,反而使基岩地下水运移规律更加明晰;③水文地质构造纲要镶图的增加使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表达更加清晰;④建议把遥感假三维影像作为底图使用、加强新构造控水的突出表示。 王新峰 李伟 曹红 刘艳 肖攀 何锦关键词:基岩山区 水文地质图 海底泥火山的甲烷迁移与转化及其对海洋碳输入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海底通过泥火山释放的富甲烷流体是海洋甚至大气重要的碳源之一,对该系统内甲烷迁移与转化过程开展研究,有助于精确估算其碳排放总量。系统调研了国内外文献,认识到泥火山的碳排放具有强烈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时间上,甲烷的排放主要发生在泥火山的喷发期和平静期,而在其消亡之后只出现微量的渗漏;在空间上,一个单独的泥火山中心、翼部和外缘分别发育强甲烷气泡泄漏、中等强度富甲烷和溶解无机碳(DIC)的流体泄漏以及大面积的DIC微渗漏;甲烷厌氧氧化和碳酸盐岩沉淀作用在翼部最强,对碳排放的拦截最有效,而在中心和外缘均较慢。全球陆坡和深水盆地沉积物通过泥火山向上释放的深部来源的甲烷通量为0.02 Pg C·a−1,这些碳可能引发海水缺氧、酸化和影响海-气交换通量,从而在千年尺度甚至更短时间内影响海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将来需要进一步对海底泥火山的发育数目和喷发周期进行统计,对不同类型的泥火山开展精细调查,以准确评估沉积物中自下而上的碳排放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式。 徐翠玲 孙治雷 吴能友 赵广涛 赵广涛 耿威 张现荣 曹红 翟滨 李鑫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 南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010年 南华北盆地位于东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北缘,华北地台的南部,横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同时紧邻北秦岭褶皱带,为一在华北地台基础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包括豫西隆起区、周口拗陷、太康隆起、开封拗陷、长山隆起、信阳-合肥拗陷、淮北隆起7个一级构造单元,总面积约15×10~4km^2。韩树荣(1990) 刁玉杰 魏久传 曹红关键词:石炭-二叠系 沉积环境 拗陷 华北地块 聚煤 综合水文地质图发展趋势及关键问题浅析 综合水文地质图是水文地质普查的直接成果,是地下水勘查的基础资料,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应急抗旱中具有基础性、先行性、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在回顾综合水文地质图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动力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中面临的几... 王新峰 李伟 邓启军 曹红 刘蕴文献传递 MapGis平台下山东省煤矿水害数据库设计及开发 被引量:1 2008年 在进行山东省煤矿水害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MapGis平台下建立山东省煤矿水害数据库和属性库。本文介绍了煤矿水害数据库和属性库的建设,特别是对重要模块应用MapGis6.6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同时,应用GIS、地质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分析数据,获得相关图件;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分析和输出功能,为山东煤矿水害的治理、预防、调查与研究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对于搞好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刁玉杰 魏久传 曹红关键词:MAPGIS 煤矿水害 数据库 海洋沉积物中金属依赖型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1年 海洋沉积物中大部分甲烷会通过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而被消耗。早期研究表明,AOM可与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还原作用相耦合,从而有效减少甲烷向大气的排放。最近,金属依赖型AOM(metal-AOM,活性金属氧化物还原反应驱动的AOM)被证实存在于自然界沉积物和富集培养的样品中。但是,目前仍未从自然海洋环境中分离获得能够介导metal-AOM的微生物。对海洋沉积物中metal-AOM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热液或冷泉等海洋特殊生境,一系列研究表明地质流体在这些海底化能自养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演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深刻影响全球地球化学循环,因此,该科学问题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讨论了可能参与海洋沉积物中metal-AOM的微生物类群及其地球化学证据,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冲绳海槽冷泉-热液共生区为例,提出一种新的metal-AOM作用机制。认为在全球冷泉-热液系统相互作用地区的调查有助于更好地探讨metal-AOM的发生机制及微生物在深海生境中分布的连通性问题。 辛友志 孙治雷 王红梅 陈烨 徐翠玲 耿威 曹红 曹红 张现荣 李鑫 闫大伟 吴能友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冲绳海槽 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发展的紧迫性及其编图方法 被引量:8 2013年 随着我国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对山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和埋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构造条件为基础的基岩地下水理论。而传统水文地质图的编图以均质论、层控论为基础,不仅与山区水文地质学理论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不能有效地指导基岩山区地下水的勘查工作。以太行山区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思维,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图制图学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团队合作共建与专家独立思考相结合、计算机制图与信息挖掘相结合等方法,研究基于山区地下水分布非均一性特征的水文地质编图方法、理论,确定实用性强、概念清晰的山区水文地质图编制模式。在此模式下编制的山区水文地质图,能够刻画山区地下水的赋存规律及特征,判定富水区,体现山区水文地质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点,拓展其概念基础和应用空间,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和改善民生。 王新峰 李伟 王艳 刘蕴 邓启军 曹红关键词:基岩地下水 非均一性 编图方法 生物载体对海底冷泉-热液极端环境的地球化学记录 2021年 海底冷泉-热液极端环境是岩石圈与外部圈层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窗口,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营养模式孕育了繁茂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控制,海底极端环境的理化性质通常变化频繁且剧烈。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变化或波动又能不同程度地被环境中生存的生物记录下来,因此,生物所保留下来的某些地球化学信息具有恢复重建其生存环境变化的潜在能力,这对人类目前尚难自由出入的深海极端环境的探索尤为重要。本文从海底极端环境生物种类和空间分布、生物壳体的地球化学信息、生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生物有机生标等几方面出发,探讨当前科学家关注的典型地球化学指标对沉积环境的记录应用,并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希望借此能引起广大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兴趣和重视,以加深加快对海底极端环境内运行规律和影响的认识。 李鑫 曹红 孙治雷 耿威 耿威 徐翠玲 吴能友 闫大伟 吴能友 张现荣 翟滨 闫大伟关键词:热液 冷泉 生物载体 地球化学记录 同位素记录 现代海洋甲烷循环过程观测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当前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心以及获取能源资源的需求,甲烷日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海洋中聚集了巨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与甲烷有关的多种重要生化作用,支持了海底繁盛的化能自养合成生物群落,有效调节了进入大气的甲烷通量,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同时,因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活动造成的甲烷泄漏是岩石圈向外部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输送的重要途径,对海洋环境有着深远影响。系统介绍了现代海底甲烷泄漏的地质控制因素、沉积物和水体对富甲烷流体的消耗、海洋甲烷循环模拟研究以及全球典型海域甲烷观测及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海洋甲烷循环研究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了环境、生物和技术因素对海洋甲烷循环的影响和限制,从一个地质工作者的视角对阶段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审视,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借此引发全社会对与甲烷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海洋观测技术的重视与支持。 孙治雷 印萍 徐思南 曹红 曹红 张喜林 耿威 孙伟香 耿威 张栋 翟滨 吴能友 周渝程 曹又文 陈烨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环境效应 海洋观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