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强
-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脑损伤小鼠认知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脑外伤(TBI)小鼠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式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Veh组)和ECGC治疗组。术后3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二氢乙锭(HEt)染色检测损伤部位活性氧(ROS)的积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试剂盒检测损伤部位凋亡细胞数量;术后28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小鼠非空间记忆和认知能力。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TBI后第24~27天,EGCG治疗组逃避潜伏时间24 d(49.862±7.449) s、25 d(43.446±8.207) s、26 d(34.381±7.668) s和27 d(23.742±6.527) s,对比Veh组24 d(55.120±6.236) s、25 d(50.834±7.993) s、26 d(44.832±8.971) s和27 d(38.948±8.127) s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6,F=9.890,P=0.010)。第28天EGCG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4.333±0.803)次]多于Veh组[(1.667±0.5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8,P=0.021)。EGCG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41.305±3.643) s]长于Veh组[(23.198±3.51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P=0.005)。(2)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和Veh组[(49.209±4.008)%]比较,EGCG的治疗组小鼠辨别指数明显增加[(65.284±4.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4,P=0.025)。(3) EGCG治疗组的SOD(180.442±11.817) U/ml、MDA(587.518±59.306) nmol/L和GSH(71.071±5.763) ng/L水平与Veh组SOD(120.840±9.095) U/ml、MDA(966.613±70.115) nmol/L和GSH(49.731±5.218) ng/L比较,SOD和GSH表达量明显上调,MDA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D:t=3.997,P=0.004;MDA:t=4.128,P=0.003;GSH:t=2.745,P=0.025)。(4)EGCG治
- 张玉琴朱旭强吴力新刘宏建
-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脑外伤氧化应激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的患者175例。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7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86.8%(152例)、次全切除10.3%(18例)、部分切除2.9%(5例)。术后短暂视力下降1.1%(2例),分别由血肿和填塞物压迫视神经引起;术后垂体功能减退11.4%(20例),短暂性尿崩22.3%(39例),脑脊液漏4.0%(7例),颅内感染1.7%(3例),永久性嗅觉丧失1.1%(2例),蝶窦囊肿0.6%(1例)。71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者,6例(8.5%)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04例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中,1例(1.0%)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肿瘤复发二次手术者,术后3例(3/9)出现脑脊液漏;166例首次手术者中,术后4例(2.4%)出现脑脊液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多数可以防治。
- 张俊吴力新马斯奇朱旭强王良陈迪邓齐奇冯杰丁显飞闫东明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肿瘤并发症
-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miR-23a-3p、miR-532-5p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TBI)患者血清miR-23a-3p、miR-532-5p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3例TBI患者设为TBI组,同期选取本院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患者根据不同昏迷程度分为:轻度TBI组(n=39)、中度TBI组(n=30)和重度TBI组(n=3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分为:POC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6分,n=41]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分,n=62)。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3a-3p、miR-532-5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BI组受教育程度、血清miR-23a-3p水平明显提高,血清miR-532-5p水平明显降低,且与TBI严重程度相关(P<0.05)。POCD组血清miR-532-5p水平、MoCA评分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血清miR-23a-3p水平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TBI患者血清miR-23a-3p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84,P<0.05),血清miR-532-5p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99,P<0.05)。受教育程度、MoCA评分及血清miR-23a-3p、miR-532-5p水平是TBI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23a-3p、miR-532-5p联合评估TBI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8、85.37%、83.87%,二者联合评估效果更佳。结论TBI患者发生POCD时,机体血清miR-23a-3p水平表达高,miR-532-5p水平表达低,二者联合评估TBI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价值更高。
- 张人枭贾丽芳朱旭强姚依钵
- 关键词:颅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
- 脑脊液流动成像评价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附3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应用脑脊液流动成像(MR—PC和3D—CISS序列)对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科室对3l例脑积水患者行ETV,手术前后均行脑脊液(CSF)流动成像检查,通过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对比来评价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效果。结果31例行圈Ⅳ,其中29例症状缓解,造瘘口均可明确标示,造瘘口CSF流速时间图像呈正弦波形;2例术后症状无缓解且造瘘口CSF流速时间图像呈不规则图形,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微创、效果确切;脑脊液流动成像检查评价ETV无创、安全、有效、客观,值得推广。
- 朱旭强殷会咏吴力新谭兴卫闫东明
- 关键词:神经内镜脑积水
- ETVSS高分值患者ETV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ETVSS高分值患者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ETV手术的患者,收集ETVSS量表分值80和90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病因、性别、临床症状与体征、手术是否成功等信息,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寻找ETVSS高分值患者ETV失败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收集病例81例,ETV失败18例,发生率为22.2%。单因素分析显示,癫痫症状(χ2=20.250,P=0.000)、意识障碍(χ2=46.212,P=0.000)为ETV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症状(OR=8.727,P=0.022)、意识障碍(OR=72.417,P=0.000)为ET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癫痫症状、意识障碍是影响ETVSS高分值患者ETV失败的危险因素,且这二者均为ET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邓齐奇吴力新马斯奇朱旭强闫东明
- 关键词:脑积水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独立危险因素
- 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I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采取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的儿童IACs患者,共31例。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儿中,有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0%(20/22)。随访时间为13 ~36个月,平均(21.0±5.6)个月;与术前比较(中位数:52.5 ml;P25,P75:31.3 ml,167.6 ml),术后3个月(中位数:27.8 ml;P25,P75:15.6 ml,42.3ml)、12个月(中位数:22.5 ml;P25,P75:13.9 ml,34.9 ml)的囊肿体积缩小率分别为(62.5±15.7)%、(68.3±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1例患儿围手术期共7例(22.6%)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热2例,硬膜下积液3例,头皮下积液2例。随访期仅有1例(3.2%)患儿出现顽固性皮下积液。结论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儿童IAC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良好。
- 鲁雪风朱旭强陈迪李雪元马斯奇吴力新李天豪闫东明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儿童
- 脑室镜治疗囊虫型脑积水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探讨脑室镜手术治疗囊虫型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囊虫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脑室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术中采用脑室镜依次对侧脑室、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进行探查,当探查到囊虫后使用活检钳准确夹除。使用脑室镜治疗脑囊虫型脑积水创伤小、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 冯杰朱旭强李雪元马斯奇吴力新李天豪闫东明
- 关键词:脑室镜疗效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中脑导水管
- 海绵间窦引流模式对双侧岩下窦取样预测库欣病肿瘤侧别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海绵间窦引流模式对双侧岩下窦取样(BIPSS)预测库欣病患者肿瘤侧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实施BIPSS的65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判断海绵间窦引流模式,分为对称引流和不对称引流。根据岩下窦(IPS)与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比值(IPS/外周血ACTH)预判肿瘤侧别,采用连续校正χ^(2)检验分析其与经蝶手术中所见肿瘤侧别的相关性,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别分析对称引流或不对称引流患者中两者的相关性。采用Apriori算法对非优势侧IPS/外周血ACTH<1、非优势侧IPS/外周血ACTH≥1、肿瘤位于优势侧、肿瘤位于非优势侧4个事务项进行关联分析。结果65例库欣病患者中,经蝶手术证实肿瘤位于左侧28例(43.1%),位于右侧36例(55.4%),居中1例(1.5%);BIPSS结果显示,肿瘤位于左侧23例(35.4%),右侧39例(60.0%),居中3例(4.6%);连续校正χ^(2)检验结果显示,BIPSS预测肿瘤侧别与手术证实肿瘤侧别相关(校正χ^(2)=34.93,P<0.001)。海绵间窦不对称引流25例(右侧优势16例,左侧优势9例),对称引流40例。40例对称引流患者中,BIPSS预测结果与手术证实肿瘤侧别一致者37例(准确率为92.5%);25例不对称引流患者中,BIPSS预测结果与手术证实肿瘤侧别一致者10例(准确率为40.0%);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4.60,P<0.001)。Fisher精确检验显示,对称引流时BIPSS预测肿瘤侧别与手术证实肿瘤侧别相关(P<0.001);不对称引流时BIPSS预测肿瘤侧别与手术证实肿瘤侧别无相关关系(P=0.411),但非优势侧IPS/外周血ACTH是否≥1与肿瘤侧别具有相关性(P<0.001)。进一步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非优势侧IPS/外周血ACTH≥1时肿瘤位于非优势侧,非优势侧IPS/外周ACTH均值<1时肿瘤位于优势侧是两个强关联规则。结论海绵间窦引流模式可影响BIPSS对库
- 焦贺男朱旭强陈迪高鹏吴力新李雪元闫东明
- 关键词:库欣病
- 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HGG)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脑功能区HGG患者,其中49例(观察组)术前行增强MRI与DTI,术中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引导切除肿瘤;46例(对照组)术前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按传统方法切除肿瘤.术后72 h内复查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肌力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对比45.7%,P<0.001).观察组肌力下降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4%对比47.8%,P=0.005),而KPS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对比47.8%,P=0.029).观察组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识别胶质瘤范围的灵敏度为91.7%(44/48),特异度为90.0% (45/50).结论 对脑功能区HGG患者应用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能够引导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脑白质纤维束,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陈迪马斯奇吴力新朱旭强李雪元李天豪阎静杨召阳闫东明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神经外科手术荧光素钠脑功能区
-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9—2019-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回顾分析不同患者性别与年龄、肿瘤的Knosp分级、单侧或双侧海绵窦侵袭、大小与位置(鞍上或蝶窦)、质地、切除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Knosp分级与单双侧侵袭、体积大小与位置、肿瘤质地是影响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nosp分级、肿瘤大小与肿瘤质地为影响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分析肿瘤Knosp分级与肿瘤大小,术中评估肿瘤质地,熟练操作与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切除程度。
- 刘乾坤李雪元朱旭强吴力新甄英伟罗文正闫东明
- 关键词:神经内镜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