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军

作品数:99 被引量:538H指数:15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胸腔
  • 11篇胸腔镜
  • 9篇手术
  • 9篇细胞
  • 8篇切除
  • 8篇康复
  • 8篇肺癌
  • 7篇单孔
  • 7篇血性
  • 7篇食管
  • 7篇食管癌
  • 7篇切除术
  • 6篇休克
  • 6篇神经源
  • 6篇失血
  • 6篇失血性
  • 6篇失血性休克
  • 5篇单孔胸腔镜
  • 5篇信号
  • 5篇术后

机构

  • 44篇苏州大学
  • 44篇商丘市第一人...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商丘医学高等...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克孜勒苏柯尔...

作者

  • 97篇朱红军
  • 20篇杨卫新
  • 14篇刘传道
  • 14篇江钟立
  • 13篇杨美菊
  • 11篇张大伟
  • 8篇曹纪伟
  • 7篇陆士奇
  • 7篇韩玉龙
  • 6篇朱富国
  • 6篇于曙东
  • 6篇何怀
  • 5篇李莉
  • 5篇何靖康
  • 5篇昝云强
  • 4篇励建安
  • 4篇蔡萍
  • 4篇林枫
  • 4篇冯金法
  • 4篇招少枫

传媒

  • 10篇中国康复医学...
  • 8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康复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癌症进展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六次全国运...
  • 2篇2003年康...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emerin对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Chemerin对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RF/6A细胞随机分为3组,其中CO组正常培养RF/6A细胞24 h;CH组RF/6A细胞与10μg·L^(-1) Chemerin混合培养24 h;CN组在CH组基础上+200μmol·L^(-1)N-乙酰半胱氨酸混合培养24 h。通过荧光探针-二氢乙啶(DHE)法、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基质胶(Matrigel)法、Western blot等检测CO组、CH组、CN组RF/6A细胞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增殖情况、迁移能力、管腔形成、p38MAPK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CH组RF/6A细胞中ROS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数量均显著高于CO组、CH组(均为P<0.05)。CO组、CH组、CN组RF/6A细胞迁移面积(像素)分别为31268±1397、56489±2653、39684±1864,细胞管腔形成数量分别为(1.06±1.12)个、(6.04±2.24)个、(3.08±3.67)个,3组间细胞迁移面积、管腔形成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H组RF/6A细胞中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组、C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hemerin对RF/6A细胞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与ROS介导的MAPK通路激活有关。
朱红军赵萌
关键词:CHEMERIN活性氧血管形成
运动想象与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作用被引量:11
2011年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是国内近年来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鲜有此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偏瘫患者的报道。
朱红军何怀刘传道杨卫新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电触发电刺激下肢功能障碍电刺激疗法日常生活活动
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转归、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ARDS患者病死率为60%。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结论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者预后不良。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迅速有效地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是救治ARDS患者的关键,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白蛋白及血浆等可以轻度改善ARDS的转归。
杨美菊朱红军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机械通气
颈髓损伤后骶髓DTI影像学变化与膀胱收缩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患者骶髓神经继发性改变,探讨它与膀胱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颈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另选取15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功能,所有对象进行骶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分析S2—S4侧角和前角的DTI指标弥散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FA值分别为(0.21±0.03)和(0.22±0.03),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和前角的ADC值分别为(2.44±0.53)×10^-9 mm^2/s和(2.29±0.31)×10^-9 mm^2/s,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骶髓侧角的FA值与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呈正相关(r=0.758,P<0.01),骶髓侧角的ADC值与BCI呈负相关(r=-0.523,P<0.05)。试验组骶髓前角的FA值及ADC值与最大尿道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髓损伤后骶髓神经发生继发性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膀胱收缩功能。
朱红军戴慧张大伟刘传道昝云强蔡萍杨卫新
关键词:颈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对骶上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性导尿对骶上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12月选取本院骶上脊髓损伤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残余尿。观察组行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比较两组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膀胱安全容量、尿路感染情况和逼尿肌厚度。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减少,膀胱安全容量显著增加(t> 5.623, P <0.05),且均优于对照组(t> 2.242, P <0.05);逼尿肌厚度显著降低(t=7.871, P <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t=3.049, P <0.01),尿路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χ^(2)=4.320, P=0.038)。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性导尿,可以改善骶上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
张大伟朱红军冯晓燕陈玉红刘怡陈康武蔡萍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歇性导尿
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其中左肺上叶8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3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下叶1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单孔在腋前线第5肋间,大小约3.0 cm。结果 (1)所有患者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中无增加第2个操作孔或者中转开胸者。(2)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210.45±25.54)min;术中出血量139~458 ml,平均(290.85±40.24)ml。术后住院时间6~12 d,平均(9.00±1.14)d;术后送检淋巴结6~16枚,平均(10.24±2.10)枚。(3)术后未见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二次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剧烈疼痛,3例出现中度疼痛,给予镇痛泵止痛。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是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造成生育期妇女不孕的原因之一,临床多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一组征候群,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是其基本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耐力运动对PCOS患者的高胰岛素和高雄激素血症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康复治疗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方法:20例PCOS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运动组(n=11)和药物组(n=9)。运动组在低热卡饮食的基础上,实施每次60min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慢跑总路程6—8km,每周运动5天以上,连续3个月。药物组服用达因-35(Diane-35,Cyproteroneacetate),每日1片,连用21天,停药7天后再服第2个周期,依此类推,共服3个周期。结果:BMI、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在运动前后均显著降低,药物组则无变化;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以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在运动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均见有显著降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热卡饮食加运动治疗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黄体生成素和高睾酮血症作用,提示运动是治疗PCOS经济、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
江钟立刘嘉茵张勤陈文红林枫朱红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性激素
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p38信号激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活性的调节作用,为制订适宜的糖尿病运动疗法程序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34只,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低强度运动组(E1,n=6)、高强度运动组(E2,n=6)、低强度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1,n=6)、高强度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2,n=6)、非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C,n=5)和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CI,n=5)。耐力训练采用活动平板,胰岛素皮下注射,共8周。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p38活性。结果:训练8周前后,EI1组安静血糖下降46%(P<0.01),其余各组血糖无明显下降。单次运动前后E1组、EI1组、EI2组和CI组血糖均见明显下降,其中EI1组血糖降低尤为显著达83%(P<0.01)。骨骼肌p38活性在EI1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E1组显著高于E2组、C组、CI组(P<0.05)。结论:低强度运动训练以及低强度运动训练加胰岛素治疗均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p38信号激酶,提示低强度运动训练加胰岛素治疗是内源性胰岛素缺乏性糖尿病的适宜治疗方案。
朱红军江钟立张秀伟刘传道季红博郭媛杜青
关键词:糖尿病骨骼肌
超声引导肉毒毒素注射尿道外括约肌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肉毒毒素A(BTX—A)注射尿道外括约肌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2例,按排尿功能障碍分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障碍7例(A组),逼尿肌无力10例(B组),尿道括约肌失弛缓5例(C组)。3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向尿道外括约肌分3个点注射肉毒素(BTX-A)100U。3组患者均于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依据患者的主观的排尿感觉和尿流动力学的客观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中,A组优3例(43%)、良3例(43%);B组优3例(60%)、良2例(40%);C组优5例(50%),良3例(30%)。治疗后,3组患者的各项尿动力学参数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波定位尿道外括约肌注射BTX—A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是一项简单、可重复应用的治疗方法。
杨卫新苏敏张大伟朱红军冯金法陈庆梅
关键词:肉毒毒素A超声波定位神经源性膀胱
国产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总结一次性国产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WH—Y系列一次性弯管形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0.8%),在内镜引导下行扩张数次后吞咽困难明显改善。发生吻合13出血2例(1.6%),经应用止血药物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吻合器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熟练掌握国产吻合器的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朱红军刘洋朱富国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