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相邻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住院的非相邻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的5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保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治疗非相邻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相比于保守治疗显著升高,临床疗效显著,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陈聪李伟王元浩倪博文殷德振
- 关键词:手术治疗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 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由GABA<Sub>A</Sub>型受体拮抗剂和GABA<Sub>B</Sub>型受体拮抗...
- 王明义李伟刘鹏宋宇丛海燕卢德臣
- 一种检测人外周血细胞中STING蛋白的抗体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公开涉及一种检测人外周血细胞中STING蛋白的抗体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抗体组合物包括检测用组合物和对照用组合物;所述检测用组合物包括CD45抗体、CD14抗体以及STING抗体;所述对照用组合物包括CD45抗体、CD1...
- 李伟 邵丽莹 王明义 白亮 宁莹 孙振龙 王楠 马淑青
- 应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减少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在减少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300例骨科卧床患者,排出其他因素干扰,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术后第7天对患者的下肢肿胀情况进行评价;应用彩超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判断是否存在DVT现象。将2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术后7 d肿胀情况方面,观察组有肿胀现象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DVT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可以明显减少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伟王元浩
- 关键词: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评价急性脊柱创伤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临床诊断和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状态和效果。结果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总有效率为94.64%,3例无效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术后24个月随访,3例患者未见椎管狭窄,Cobb’s角没有明显丢失,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身体疼痛。
- 陈聪张立敏李伟王元浩
- 关键词:急性脊柱创伤
- 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γ‑氨基丁酸受体拮抗剂组合物由GABA<Sub>A</Sub>型受体拮抗剂和GABA<Sub>B</Sub>型受体拮抗...
- 王明义李伟刘鹏宋宇丛海燕卢德臣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580例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调取资料并记录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椎体压缩程度、楔形变角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折部位、单/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并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因素分析椎体压缩程度[OR=2. 68(2. 03~3. 24),P<0. 01]、骨折椎体数量[OR=3. 54(2. 87~4. 12),P<0. 01]、骨折部位[OR=4. 02(3. 34~4. 67),P<0. 01]、骨水泥注入量[OR=2. 52(2. 01~2. 92),P<0. 05]、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1. 98(1. 67~2. 42),P<0. 01]、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OR=2. 70(2. 31~3. 22),P<0. 01]认为与术后疗效相关,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LR法),骨折椎体数量[OR=4. 70(3. 28~5. 61),P=0. 000]、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5. 12(2. 07~8. 26),P=0. 000]、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OR=4. 40(2. 93~6. 71),P=0. 000]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显著相关。结论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中,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较其他因素与疗效关系更密切。
- 刘博谷元王鹏李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 医源性植入性椎间盘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男,57岁,影像学腰5_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慢性腰痛,有时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样痛,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方法,经下腹正中穿刺到椎间隙,影像学证实穿刺针通过肠腔后刺入腰5_骶,椎间盘(图1)。术后第3d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最初一周时间每日约2-3次寒战,每次寒战10~20min体温升至40℃,伴腰部疼痛,
- 刘博王鹏矫晓昆李伟
- 关键词:医源性椎间盘感染
- 腰椎后路手术脑脊液漏的处理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7例腰椎后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37例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34例经俯卧位、间断夹管等综合治疗措施后痊愈,3例经过腰大池引流后痊愈。结论俯卧位、间断夹管的综合治疗方法是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于迁延不愈的脑脊液漏患者,腰大池引流是有效治疗手段。
- 兰海王鹏陈聪殷德振李伟信效堂
- 关键词:腰椎脑脊液漏
- CT引导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52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3.26±1.16)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67±0.96)分,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改善率79.86%。结论 CT引导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手段之一。
- 王鹏陈聪刘博李伟王元浩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