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妹

作品数:83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细胞
  • 19篇教学
  • 18篇肉瘤
  • 15篇基因
  • 13篇卡波
  • 12篇生物化学
  • 11篇卡波氏肉瘤
  • 11篇宫颈
  • 10篇增殖
  • 10篇胃癌
  • 8篇迁移
  • 7篇医学生物
  • 7篇医学生物化学
  • 7篇细胞增殖
  • 7篇教学改革
  • 6篇蛋白
  • 6篇疱疹
  • 5篇血清
  • 5篇肿瘤
  • 5篇教育

机构

  • 79篇石河子大学
  • 9篇石河子大学医...
  • 8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喀什地区...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石河子大...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石河子市妇幼...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81篇李冬妹
  • 42篇潘泽民
  • 20篇杨磊
  • 18篇黄瑾
  • 14篇谭晓华
  • 13篇罗星
  • 11篇高蕊
  • 11篇李洪涛
  • 8篇李锋
  • 7篇袁武梅
  • 7篇何玲
  • 6篇张蕾
  • 6篇张金莉
  • 5篇秦江梅
  • 5篇张云华
  • 4篇谢建新
  • 4篇普雄明
  • 4篇王英姿
  • 4篇张君
  • 4篇郭淑霞

传媒

  • 18篇石河子大学学...
  • 16篇农垦医学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白菊内酯对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2020年
目的为了探讨小白菊内酯(Parthnolide,PTL)对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感染细胞islk.219、SK-RG、BCBL-1增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白菊内酯对不同的KSHV感染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同时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处理KSHV感染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CCK-8、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处理KSHV感染细胞后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小白菊内酯处理islk.219、SK-RG、BCBL-1的IC 50浓度分别为21.08μmol/L、10.75μmol/L、13.65μmol/L,随着小白菊内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islk.219、SK-RG、BCBL-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克隆数明显减少(P<0.05),并使Bcl-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小白菊内酯能够抑制KSHV感染细胞系islk.219、SK-RG、BCBL-1细胞的增殖,可能作为治疗KSHV感染的候选药物。
李英李洁康唐慧张晓艳马凌波徐慧玲李冬妹
关键词:小白菊内酯增殖
LncRNA PVT1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体1(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 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LncRNA PVT1)是一种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的LncRNA,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患者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 PVT1在胃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聚焦于LncRNA PVT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并展望其在胃癌的发展及治疗中的价值与可能性。
王丹君卢雨林张蕾陈国奥韩笑潘泽民李冬妹
关键词:胃癌预后
真核延伸因子-1A2基因在宫颈癌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eEF1A2基因的siRNA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HeLa细胞和C33A细胞,实验组包括:转染Si-eEF1A2-1和SieEF1A2-2的细胞组,未转染的细胞和非干扰转染细胞(NC组)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EF1A2和E-cadherin在宫颈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和基质胶包被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通过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结果宫颈癌细胞中,siRNA干扰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eEF1A2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si-eEF1A2转染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愈合间隙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RNA干扰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穿过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eEF1A2干扰的细胞CCK8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中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宫颈癌SiHa、HeLa和C33A细胞eEF1A2基因表达水平,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靳馥源潘泽民辛慧珍者湘漪张春贺李洪涛潘贞贞李冬妹郑威楠
关键词:宫颈癌SIRNA干扰迁移
Neuritin蛋白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Neuritin蛋白在预防或治疗肝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肝病从病变角度包括肝脏炎症、肝脏纤维化和肝脏脂肪变性,可以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euritin蛋白可以降低血清中的ALT和A...
张云华朱井玲黄瑾张君李冬妹罗星单莉娅孙嘉伟孟平平
干扰FOS表达对KSHV感染的神经元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感染的神经元细胞中干扰FOS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KSHV病毒的影响。方法采用强力霉素和丁酸钠诱导islk.219细胞的病毒r KSHV.219进入裂解态并提取病毒,采用病毒提取液感染SH-SY5Y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确定感染成功,采用real time-PCR检测KSHV感染与未感染SH-SY5Y细胞FOS基因的表达;构建FOS基因的干扰质粒;并与KSHV感染的SH-SY5Y细胞中干扰FOS的表达,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确定干扰效率,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干扰与未干扰细胞中KSHV病毒因子LANA、RTA以及K8.1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重组病毒r KSHV.219能够成功感染SH-SY5Y细胞,FOS基因在KSHV感染的SH-SY5Y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干扰FOS基因后,FOS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KSHV病毒因子LANA、RTA以及K8.1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P<0.05);MTT结果提示,干扰FOS表达抑制了KSHV感染的SH-SY5Y细胞增殖(P<0.05);干扰48 h后感染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0.05)。结论 KSHV能够感染神经元细胞SH-SY5Y,干扰FOS表达能抑制感染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G0/G1期的进程,靶向干扰FOS在KSHV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徐慧玲曹冬冬李英张晓艳吴淑媛王晓露潘泽民李冬妹
关键词:FOS神经元细胞增殖
一种联合递送更昔洛韦和阿霉素用于治疗人类8型疱疹病毒感染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更昔洛韦和阿霉素用于治疗人类8型疱疹病毒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溶性微针,包括针体和背衬层,针体包括针体基质材料透明质酸(HA)和药物更昔洛韦(GCV)、阿霉素盐酸盐(DOX),针体呈阵列...
刘诚敬李冬妹 尹修媛 曹冬冬 许谦和 徐健宇 龚梦如 李振钟 施善哲 张欣媛
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患者血浆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新疆是全国各省区子宫颈癌死亡率居前六位且唯一处于西北边疆的地区,维吾尔族妇女患病率为459~590/10万,病死率约16/10万,显著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
潘泽民王红英杨昕陈少泽韩虎郑威楠汪霞李冬妹王振宝潘晓琳
关键词:血浆游离DNA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HPV16 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影响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中分别转染真核表达载体295G/350G-GV230、295T/350G-GV230和295T/350T-GV230作为实验组,以NC-GV230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 E6295T/G、350T/G不同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分子干扰素κ(Interferon Kappa,IFNκ)的表达,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较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降低(P<0.01,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免疫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的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P<0.01)。变异组HPV16 E6-295G/350G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变异组相比,干扰素调节因子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IRF9)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HPV16病毒E6蛋白质可以降低IFNκ、MHC-Ⅰ、STAT1和IRF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E6基因T295G/T350G变异降低这些分子的表达作用最强。
李杨杨辛慧珍郭柄轩王慧娟宋树言李洪涛李冬妹潘泽民
关键词:HPV16E6基因
一种递送更昔洛韦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递送更昔洛韦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针体和背衬层,针体成阵列排布在所述背衬层上;针体包括基质材料和GCV@ZIF‑8,单个针体呈焰炬型,焰炬高度...
刘诚敬李冬妹 尹修媛 曹冬冬 徐健宇 龚梦如 李振钟 张欣媛 吴新丽 许谦和
HPV16 E6-295T/G、E7-647A/G多态性位点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分布及对IRF9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HPV16 E6-295T/G、E7-647A/G多态性位点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IN1中的分布及其在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分布的特点,探讨其对IRF9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TCGA数据库及GEPIA数据库分析子宫颈癌组织中IRF9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肿瘤分级的关系;收集67例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21例维吾尔族CIN1标本,68例汉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和28例汉族CIN1标本,从收集的标本中提取DNA,PCR扩增E6和E7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将HPV16感染阳性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6-295T/G、E7-647A/G变异分别为31例(46.27%)和7例(10.45%),CIN1标本中变异均为7例(33.33%)。汉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6-295T/G、E7-647A/G变异分别为12例(17.65%)和37例(54.41%),CIN1变异分别为8例(28.57%)和13例(46.43%)。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E6-295T/G的变异率高于汉族,汉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E7-647A/G的变异率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1标本中两民族间E6-295T/G和E7-647A/G的变异,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RF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CIN1(P<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6-295G/E7-647A变异组IRF9的表达高于E6-295T/E7-647G变异组和E6-295T/E7-647A未变异组(P<0.05)。E6-295T/E7-647G变异组与E6-295T/E7-647A未变异组的IRF9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 E6-295T/G变异高于汉族,汉族E7-647A/G变异高于维吾尔族。HPV16 E6-295T/G变异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RF9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郭柄轩李杨杨王慧娟宋树言者湘漪李洪涛李冬妹潘泽民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HPV16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