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云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定量法
  • 1篇阴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游走肾
  • 1篇直肠系膜
  • 1篇治疗直肠癌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前哨
  • 1篇前哨淋巴结
  • 1篇切除

机构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作者

  • 3篇李娟云
  • 2篇陈远光
  • 2篇胡明
  • 2篇雷建
  • 1篇陈家诚
  • 1篇梁剑荣
  • 1篇廖东江
  • 1篇柯传锋
  • 1篇卢心鹏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癌胚抗原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癌胚抗原(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切除癌组织的新鲜标本,根据血清CEA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同时取正常黏膜作对照组,提取各组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凝胶图谱差异分析,比较各组组织之间表达差异点,将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数据库鉴定。结果:各组双向电泳胶上蛋白斑点图象清晰,阴性组和阳性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18个,成功鉴定其中10个为9种蛋白质。其中,在阴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为含波形蛋白的混合物1、肝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2-α、热休克蛋白27序列、血红蛋白β链突变体;在阳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磷酸甘油醛异构酶、角蛋白10、角蛋白1,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β微管蛋白链。结论: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存在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这些蛋白可能与大肠癌表达CEA有关。
陈远光李娟云梁剑荣廖东江卢心鹏柯传锋胡明雷建
关键词:大肠癌癌胚抗原蛋白质组学
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微转移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术前经影像学或直肠活检被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27例,术中在直肠癌标本取下后,寻找肠旁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术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状况,并与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病理分析与CEA快速IHC及CK20快速I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病理分析与CEA及CK20实时荧光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可用于术中对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但样本量尚小,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李娟云
关键词: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实时荧光定量法
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被引量:51
2010年
目的首次报道并介绍经肛内镜对1例合并左侧游走肾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NOTES手术方法。方法新辅助化疗后施行NOTES手术,手术分两组:腹组经腹腹腔镜辅助分离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肠系膜下血管,肛组游离直肠系膜,术者在PPH肛门镜下横断直肠壁后先完成腹组以上操作,再进行肛组操作,通过自制的腰形直肠镜按照TME原则向上分离直肠系膜直至从骶前间隙进入腹腔,盆底腹膜前部的分离经前腹壁腹腔镜下进行,经肛门直肠镜将直肠和乙状结肠拖出,切断乙状结肠并用吻合器将直肠和乙状结肠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90 min,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并检出25个淋巴结,其中5个直肠下部系膜淋巴结阳性,直肠及其系膜的远切缘阴性,最后病理分期pT3N2,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第5天和第8天分别开始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未发生吻合口漏和感染,第7天后排便功能接近正常。结论自然腔道手术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可行而安全,腹腔镜辅助有利于克服精囊腺和游走肾造成的分离困难。
陈远光胡明雷建陈家诚李娟云
关键词:直肠癌游走肾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