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康宁

作品数:8 被引量:12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地震反应
  • 3篇隧道
  • 3篇铁路
  • 3篇铁路隧道
  • 3篇装配式衬砌
  • 3篇衬砌
  • 2篇弹塑性
  • 2篇整体式
  • 2篇整体式衬砌
  • 2篇经济合理性
  • 2篇基础隔震
  • 2篇基础隔震结构
  • 2篇隔震
  • 2篇隔震结构
  • 2篇衬砌结构
  • 1篇弹塑性地震
  • 1篇弹塑性地震反...
  • 1篇弹塑性时程
  • 1篇弹塑性时程分...

机构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日本理化学研...

作者

  • 8篇李康宁
  • 4篇叶献国
  • 2篇种迅
  • 2篇赵勇
  • 2篇李鹏飞
  • 1篇常磊
  • 1篇徐勤
  • 1篇周锡元
  • 1篇谢一可

传媒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ushover方法与循环往复加载分析的研究被引量:83
2001年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程 ,通过地震前后结构周期的改变来建立结构损伤模型。
叶献国种迅李康宁周锡元
关键词:推覆分析PUSHOVER分析弹塑性地震反应抗震性能
基础隔震结构在侧向碰撞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针对基础隔震结构和临近构造物发生的碰撞问题进行了计算机三维模拟分析。定义了碰撞影响指标Q,建立了隔震结构的碰撞分析模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从碰撞刚度、上部结构刚度、隔震支座、临近构造物与基础隔震结构的距离、地震动强度等5个方面研究了碰撞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影响作用。
叶献国谢一可李康宁
关键词:基础隔震隔震支座
高速铁路隧道预制装配式衬砌力学性能研究
李康宁
一种铁路隧道装配式衬砌构件划分方案决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装配式衬砌构件划分方案决策方法,计算模型建立与求解。目标函数与计算结果提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片构件划分方案优选;隧道装配式衬砌的构件划分属于多目标元素且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决策问题,目标值难以...
李鹏飞李康宁赵晓勇赵勇刘建友贾子琦
文献传递
一种铁路隧道装配式衬砌构件划分方案决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装配式衬砌构件划分方案决策方法,计算模型建立与求解。目标函数与计算结果提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片构件划分方案优选;隧道装配式衬砌的构件划分属于多目标元素且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决策问题,目标值难以...
李鹏飞李康宁赵晓勇赵勇刘建友贾子琦
Sn-Bi系低温无铅焊膏的研制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焊膏已经成为表面组装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钎焊材料。焊膏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助焊剂作为焊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焊膏的铺展性能、印刷性能和储存寿命。本文主要从助焊剂的配制着手来研制一种绿色环保、性...
李康宁
关键词:电子封装钎焊工艺无铅焊膏
地震中受损钢筋混凝土建筑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对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受损的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建立起空间三维杆系分析模型,并在弹塑性滞回模型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退化特性,输入结构原型附近场地实际加速度记录进行三维时程分析,通过与1/10比例钢筋混凝土整体模型的三维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工具和振动台试验技术的有效性,讨论了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叶献国徐勤李康宁种迅
关键词:时程分析振动台试验地震反应
高层混凝土基础隔震结构的损伤与耗能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高层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考虑水平双分量记录的4种不同输入方法(在水平面内按原地震记录最大幅值对应方向重新分解获得新的双分量记录,地震输入时将此两记录各自幅值较大分量分别对应结构较柔及较强方向),展开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进行损伤及耗能评价。建立适用性更广的综合损伤指标,并建议以周期延长系数作为评价隔震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地震记录不同分解下的输入对能量反应影响不大,对损伤结果有一定影响;输入分解得到幅值最大的分量时结构损伤不一定最严重、耗能也不一定最大。框剪结构隔震效果较好,但滞回耗能在楼层分布上底层耗能突出,而框架结构滞回耗能沿楼层基本呈梯形分布特征。结构能量反应的时程变化特性主要受输入地震记录控制,与Arias强度曲线接近。
常磊叶献国李康宁
关键词:高层结构基础隔震地震输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