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羟苯磺酸钙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72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伴有心功能不全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神经内分泌拮抗药等标准治疗。治疗组入院后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tid;对照组给予安慰药,tid。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入院后第1,7天和治疗1个月时检测NT-proBNP和Cys C,入院后第1天和治疗1个月时检查心脏彩色超声,监测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7天和治疗1个月时NT-proBNP水平均较本组第1天显著降低(P<0.05),治疗1个月时Cys C水平较本组第1天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个月时NT-proBNP和Cys C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以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NT-proBNP和Cys C水平,改善病情。
- 赵玉勤朱锐吴校林李彬陶红关思虞
-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心脏病高血压性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胱抑素C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聚集性和活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聚集性和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6-2011-06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85例,其中再狭窄组23例,未再狭窄组162例。另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8例。所有入选患者于术前、术后1h、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膜P选择素水平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并随访1年。结果:未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h的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再狭窄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未再狭窄组(均P<0.05)。结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较高,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的聚集性和活性密切相关。
- 李彬何家富吴校林饶绘刘开琴朱锐润袁敏
- 关键词:心绞痛支架再狭窄PCI术P选择素
- 抑郁、焦虑症状对房颤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房颤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87例,抑郁和焦虑症状分别由贝克抑郁量表Ⅱ和焦虑状态量表来量化,采用通用医学研究成果36项短期健康调查(SF-36)第二版来评估HRQL。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确定HRQL的预测因素。结果:房颤的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表现更差的躯体HRQL(R2=0.372,P<0.001)。抑郁、焦虑症状与更差的HRQL相关(R2=0.468,P<0.001)。焦虑是SF-36量表精神因素中最强的相关因素。结论:抑郁、焦虑、女性与房颤患者的低HRQL明确相关,可以用来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 陶红朱锐吴校林李彬赵玉勤
- 关键词:房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抑郁焦虑
- 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 李彬
- 休克指数对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休克指数(SI,即心率与收缩压的比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UA的386例住院患者,依SI将患者分为2组:SI≥0.7组(178例)和SI<0.7组(208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与病死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2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I<0.7组比较,SI≥0.7组射血分数(EF)值较低(P<0.05);SI≥0.7组入院时发作心源性休克比例高于SI<0.7组(P<0.05),入院后亦高于SI<0.7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0.7组住院期间总病死率明显高于SI<0.7组(P<0.05)。结论:SI的升高可以预测UA患者的住院病死率。
- 周汉云马可忠张红申余铭孙杨李彬
- 关键词:休克指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休克病死率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68例,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 0-1级。其中37例行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血栓抽吸组),另外31例经传统方法完成PCI术(传统PCI组)。比较两组患者IRA的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传统PCI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血肿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没有减少(P〉0.05)。但血栓抽吸组IRA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传统PCI组(P〈0.05),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球囊使用例数及术后30 d部分MACE发生率低于传统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够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IRA血流,降低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近期MACE的发生率,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
- 赵玉勤何家富李彬吴校林朱锐刘文卫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血栓抽吸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β2整合素和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β2整合素和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并以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的β2整合素[LFA-1(CD11a/CD18)和Mac-1(CD11b/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Fractalkine、ICAM-1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FAK、P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和UA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LFA-1、Mac-1阳性细胞百分率和FAK、PKB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和SAP组患者(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Fractalkine、ICAM-1水平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升高(P<0.05)。AMI组患者血清中Fractalkine、ICAM-1的水平高于正常组、UA组及SAP组患者(P <0.05)。结论 ACS时外周循环中Fractalkine释放增加,与白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β2整合素及黏附分子活化,激活FAK-PI3K/PKB信号通路参与ACS的炎症反应。
- 朱锐吴校林周青李彬李宸宇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整合素类
- 下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以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机器人组、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步态纠正训练,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4周为一个疗程)后应用tma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有患者步行能力,包括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结果三维步态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各项参数、关节活动角度、地面反作用力均显著改善(P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机器人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显著高,步宽明显小(P <0.05),患侧下肢支撑期百分比明显高,健侧与患侧支撑期比值、双支撑期百分比明显低(P <0.05),最大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角度与最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明显大(P <0.05),向前地面、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高(P <0.05)。结论步态纠正训练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且三维步态分析可作为疗效的客观评价工具。
- 雷德宝吴校林朱锐李彬刘文卫
- 关键词:偏瘫三维步态分析
- 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CAHD患者280例(CAH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CA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CAHD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吸烟比例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受试者的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及CAHD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HD组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发现斑块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AASI、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血压、IMT、发现斑块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hs-CRP检测对于诊断CAHD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重要意义。
- 欧红萍李彬周凤勤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襄阳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服药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 2015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襄阳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药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已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标准的问卷来研究患者坚持服药以及未坚持服药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后6个月与12个月的服药情况。结果在出院的时候药物治疗比例很高(98%服用阿司匹林,85%服用β-受体拮抗剂,97.8%服用他汀类药物),但是在随后的随访中服药比例是减少的。只有72%的出院患者同时服用4种药物(阿司匹林,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而在出院后1年服药比例减少至52.9%,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出院以及随访中,医疗保险、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和介入治疗为重要的服药的相关因素,而医生对很大比例的患者服药情况未予宣教,部分药物费用过高也是影响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因。结论襄樊市已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1年时按规范服药率为52.9%,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是是否患有并发症、宣传不到位和费用高。
- 周汉云李彬朱锐吴校林润琦关思虞赵玉勤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服药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