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冶金部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回火索氏体钢轨钢循环应变行为与位错结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用增量步进试验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组织参数的回火索氏体共析钢轨钢的循环应力一应变行为。并通过透射电镜对位错结构的分析,探讨了回火索氏体循环软化机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回火索氏体组织均发生循环软化。循环应变过程中组织中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位错胞。回火索氏体强烈的循环软化主要是由于位错组态再分布,产生胞状亚结构,使内应力降低所致。
- 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钢轨钢回火索氏体位错胞
- 共析轨钢塑性应变与应变疲劳关系的研究
- 1991年
- 用全反向恒应变幅试验方法,研究了C-Mn轨钢珠光体及回火索氏体的应变疲劳行为,探讨了塑性应变在应变疲劳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轨钢的疲劳是塑性应变控制过程。大应变幅时,疲劳寿命的急剧缩短与塑性应变幅的快速增长有关,减小片间距会降低塑性应变幅在总应变幅中所占比例;抗拉强度相等时,因循环软化而致的塑性应变幅增大及较小的可允许应变范围是回火索氏体疲劳寿命低于珠光体的主要原因。
- 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共析钢钢轨塑性应变
- 共析轨钢的循环应变行为被引量:1
- 1991年
- 用增量步进试验方法,研究了珠光体和回火索氏体共析轨钢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定应变范围内,回火索氏体发生循环软化;珠光体表现为软、硬化同时发生。在同类型组织中,低强材料的循环应变性能优于高强材料,而珠光体优于回火索氏体。定义了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应变幅,并对临界应变幅随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循环应力-应变参数与显微组织参数及应变步进增量的关系。
- 李怀明杨让
- 轨钢磨损行为的试验被引量:1
- 1993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圆盘试样模拟了钢轨的接触条件。研究了滑差和接触应力对珠光体轨钢磨损行为的影响。通过滚磨表面下扫描电镜观察及测试,分析了磨损过程中的磨损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磨损速率随滑差而增大,滑差增至4%时,达到极限摩擦系数。磨损量与滑动摩擦功呈线性关系,与滑动距离成正比。干磨条件下,表层组织发生强烈的塑性形变,使组织沿平行于表面层状分布。粘附磨损和疲劳磨损是轨钢的主要磨损形式。
- 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轨钢磨损
- 全珠光体钢循环应变行为的透射电镜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位错在循环应力—应变珠光体组织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片状珠光体的循环软、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循环应变珠光体组织中,渗碳体/铁素体界面弹性不协调应力的发展以及铁素体的屈服,分别是产生界面位错和铁素体位错的原因。珠光体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主要取决于初始可动位错密度及其增殖速率。循环应变后的位错密度随片间距的减小而提高,珠光体的稳态流变应力服从Bailey-Hirsh关系。
- 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珠光体位错
- 钢轨的疲劳寿命、磨损抗力与组织和硬度的关系被引量:9
- 1991年
- 研究了经不同热处理得到的C-Mn钢轨的滚动接触疲劳行为。分别在硬度和碳化物分散度相同时,对比了珠光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接触疲劳及磨损性能。通过分析轨面下层的硬度分布,探讨了两种组织的加工硬化行为。结果表明,硬度是影响钢轨接触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细珠光体的强烈加工硬化性能及大的加工硬化层深度,是使接触疲劳性能及耐磨性能优于回火索氏体的原因所在。
- 张福勤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钢轨
- 我国车轮轮箍的质量现状和发展被引量:6
- 1998年
- 1 前言 铁路是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铁路运输正在向高速化、重载化方向发展。1990年大秦线专用重载货运铁路的开通,1994年广深线准高速客运列车的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1996
- 安涛王成永李怀明
- 关键词:铁路运输车轮轮箍
- 钢轨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行为的研究
- 李怀明
- 关键词:滚动接触疲劳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