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21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农业办公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生态
  • 6篇粮食生产
  • 4篇生态成本
  • 3篇还田
  • 3篇沟壑
  • 2篇蛋白
  • 2篇冬小麦
  • 2篇冬小麦产量
  • 2篇养分
  • 2篇饲料
  • 2篇丘陵区
  • 2篇微生物
  • 2篇小麦
  • 2篇小麦产量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沟壑...
  • 2篇基础饲料
  • 2篇高原沟壑区

机构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宝鸡市畜牧兽...

作者

  • 21篇李晓
  • 9篇谢永生
  • 7篇张应龙
  • 4篇李文卓
  • 4篇江青龙
  • 3篇郑险峰
  • 3篇王朝辉
  • 3篇史新娥
  • 2篇黄婷苗
  • 2篇芦蔚叶
  • 2篇张义
  • 2篇侯仰毅
  • 1篇姜志德
  • 1篇李亚鑫
  • 1篇杨公社
  • 1篇文曼
  • 1篇赵博
  • 1篇顾炽明
  • 1篇郑红梅
  • 1篇孙世铎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区粮食生产生态成本典型案例研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对于保障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粮食生产更是如此。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计算粮...
李晓
关键词:粮食生产生态成本
文献传递
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后茬冬小麦产量和小麦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包括玉米秸秆还田(S1)和不还田(S0)2个处理,副处理为5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0、84、168、252 kg·hm^(-2)和336 kg·hm^(-2)。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分别低于99 kg·hm^(-2)和79 kg·hm^(-2)时),秸秆还田处理小麦产量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施氮量较高时则相反;两条氮肥肥效曲线呈相交规律。施氮252 kg·hm^(-2)时,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产9.5%和2.1%,施氮336 kg·hm^(-2)时,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产7.0%和5.6%。冬小麦冬前分蘖期土壤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 cm土层;施氮量高于84 kg·hm^(-2)时,秸秆还田处理硝态氮累积量有高于相同施氮量下不还田处理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N336+秸秆还田处理硝态氮累积量比不还田处理提高25%(武功试验地)。冬小麦返青期土壤硝态氮较冬前分蘖期大幅降低,此期秸秆还田处理0~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有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趋势。周至县连续三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有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趋势,不施氮肥处理0~1 m土层秸秆还田比不还田处理累积量显著提高43.4%。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与施氮量有关,施氮量较低时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引起作物速效氮供应的短期(返青期追施氮肥前)缺乏,影响小麦生长,进而导致小麦减产。连续秸秆还田处理有利于小麦收获期2 m土壤硝态氮累积,减少向下淋溶。
李晓李亚鑫张娟霞黄冬琳郑险峰王朝辉
关键词:冬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硝态氮
施氮对关中还田玉米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在陕西关中平原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填埋与^(15)N同位素标记玉米秸秆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不施氮和施氮200 kg·hm^(-2)两个处理,研究施氮对小麦生长期内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以及腐解过程中秸秆碳、氮、磷、钾的养分释放.结果表明:从小麦播种到越冬期,施用氮肥对秸秆碳和干物质分解无显著影响,但可促进秸秆中磷的释放,抑制氮和钾的释放.灌浆到成熟期,氮肥对秸秆腐解及其N、P、K养分的释放无显著影响,但秸秆碳的释放显著增加.不同生育期,玉米秸秆碳的释放与干物质分解变化趋势一致,C/N逐渐下降.种植一季小麦后,秸秆干物质累计腐解率不足50%;秸秆碳释放率为47.9%~51.1%,不施氮和施氮处理的秸秆C/N分别由32.2降低到20.2和17.9.小麦收获时,秸秆氮、磷、钾均为净释放,氮释放量为7.2~9.4 kg·hm^(-2),占秸秆氮的12.7%~16.6%;磷释放量为1.29~1.44kg·hm^(-2),占29.0%~32.4%;钾的释放量大、释放快,越冬前超过80%,成熟时释放量为51.8~52.5 kg·hm^(-2),占90.5%~91.7%.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应考虑秸秆归还的钾,减少小麦钾肥用量,适量补充氮、磷.
黄婷苗王朝辉侯仰毅顾炽明李晓郑险峰
关键词:轮作腐解
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花椒(Zanthoxylum L.),属于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植物为乔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常绿或落叶,约有250种左右(Stevens,2001),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北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花椒属...
李晓
关键词:花椒ISSR标记
文献传递
黄土沟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种粮收入是黄土沟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揭示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投入产出状况及其稳定性,选取黄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的3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粮过程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了为期10a的跟踪调查,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的生产稳定性最高,其土地产出率变异系数为14.2%;玉米次之,其土地产出率变异系数为17.2%;小麦的土地产出率年际变化较大,其生产稳定性最低。1999—2008年间,3种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及生产成本均呈上升趋势。从而得出,在黄土沟壑区,种植玉米的经济利润最高,大豆次之,小麦最低。据此提出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控力度及种粮补贴力度,以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种粮收入,促进粮食稳定生产,保证区域粮食安全。
张应龙谢永生李晓江青龙张义
关键词:粮食作物黄土沟壑区
吴起县退耕后农户生产经营与粮食供需状况被引量:4
2010年
运用吴起县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资料,对退耕还林(草)后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以及2007年农户的粮食供需及输入输出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吴起县农户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林草地和耕地,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副业和退耕补贴,各类型农户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高收入户工副业比重达81.8%,低收入户工副业和种植业比重相近,但其收入来源中退耕补贴比例占46%,存在一定依赖性。各类型农户农业效益差异与自然条件和劳动力素质有关。吴起县农户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输入率和输出率相当,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吴起县应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基本农田及相关配套措施建设等建议。
李文卓谢永生李晓江青龙
关键词:农户调查产业结构
我国哮喘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哮喘性城市是在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下,受一定因素刺激,极易爆发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城市。哮喘性城市的大气污染具有累积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在中国,此类城市不可谓不少,如北京、西安、成都等等。较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一...
李晓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沟壑区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问题,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经济学估算方法,对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该区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损失总价值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9.05%;小麦和玉米的资源环境成本分别达到2.02和1.19元/kg,总成本分别为4.08和2.23元/kg,而出售价格仅1.72和1.28元/kg,高成本低效益状况对区域粮食安全及生态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粮食总成本中的各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资源环境成本和化肥费用是其主要因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降低粮食成本维持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张应龙谢永生文曼江青龙李晓
关键词:资源环境黄土高原沟壑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粮食生产中的生态成本被引量:8
2010年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该区粮食生产生态损失总价值相当于当年种植业总产值的7.2%;小麦和玉米生态成本已分别达到2.42和2.12元·kg-1,而出售单价分别为1.70和1.28元·kg-1,高成本低收益的情况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中各因素进行分析,单位产量、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费用是影响生态成本的重要因素,化肥费用和有机肥费用对其影响不大;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适当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水平,提高粮食产量,扩大家庭种植规模,可以降低生产单位粮食的生态成本.
李晓谢永生张应龙李文卓
关键词:粮食生产生态成本
南方红壤丘陵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以湖南省祁阳县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场价格分别仅有1.76、1.90和1.84元.kg-1。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调整粮食生产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应龙谢永生江青龙王辉李晓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经济核算南方红壤丘陵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