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血流
  • 1篇预后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细胞
  • 1篇人-机-环境...
  • 1篇精准
  • 1篇抗体
  • 1篇可靠性
  • 1篇护理
  • 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梗死
  • 1篇高炮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李晓
  • 1篇邹克华
  • 1篇张莹莹
  • 1篇靳天宇
  • 1篇刘祖峰
  • 1篇张蓉
  • 1篇肖斌
  • 1篇顾金芳
  • 1篇庞志兵
  • 1篇姚文娟
  • 1篇李传芳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第二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的操作失误的试验及分析
本文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着重以人的特性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兵器操作训练中有关操作失误的一些规律为训练提供有效的帮助.
庞志兵李传芳李晓邹克华刘祖峰顾金芳靳天宇
关键词:高炮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
文献传递
定量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EB病毒DNA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8例鼻咽癌患者、41例非鼻咽癌患者和6735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VCA-IgA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DNA浓度,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指标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鼻咽癌患者VCA-IgA抗体和E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6%(44/48)和52.1%(25/48),VCAIgA抗体的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EBV-DNA,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低于EBV-DNA;VCA-IgA抗体和EBV-DNA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9%,表明这2项指标均为阴性时,患鼻咽癌的风险较低;VCA-IgA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5.19%,EBV-DNA为76.02%,两者均可用于诊断鼻咽癌。结论:定量检测VCA-IgA抗体水平及EB-DNA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李晓杨永泉廖海平孙朝晖李林海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抗体EB病毒DNA
精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再灌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精准护理对其血流再灌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的是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选择的是常规护理联合精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心功能分级、心脏受损程度、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Killip分级中Ⅰ级+Ⅱ级与对照组的相比较,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MACE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Ⅰ级+Ⅱ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精准护理,能够逐步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几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李旭霞李晓李群燕姚文娟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心功能
B细胞连接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2018年
目的:利用原核细胞体系表达并纯化B细胞连接蛋白(BLNK)。方法:构建pMAL-c5x-BLNK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Plyss),IPTG诱导BLNK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MBP柱亲和纯化获得目标蛋白,进行12%SDSPAGE分析。结果:构建了BLNK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5x-BLNK,该质粒在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11℃的条件下,可以在大肠杆菌BL21(Plyss)中表达高纯度的BLNK。结论:在原核细胞表达体系中表达并制备了高纯度的BLNK,为下一步研究BLNK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分子结构打下了基础。
张志英肖斌蒋娟黄秀娜张蓉李晓刘娟子连菲杨永泉张莹莹孙朝晖李林海
关键词:原核表达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