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沈阳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骨性双颌前突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治疗方法进行矫形治疗。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无牙齿变色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且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牙、颌、面关系协调取得较好的效果,咬合关系良好,经过临床观察和随访,效果稳定。结论:正颌联合正畸治疗可以有效地保证骨性双颌前突患者肌肉等软组织对新的颌骨位置的适应和改变,并且有利于咬合关系的稳定。 华泽权 李欣欣 张力 鲍海宏 张斌 朱浩关键词:正颌 正畸 双颌前突 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相关颌内动脉的CTA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CTA影像测量颌内动脉及其分支下牙槽动脉的位置,避免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 eotomy,BSSRO)时损伤颌内动脉及下牙槽动脉。方法:随机选择60例(男38例,女22例)正常成年人(平均年龄31岁)的颌面部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颌内动脉、下牙槽动脉及下颌小舌的三维位置关系。结果:通过测量显示下牙槽动脉起始处距下颌小舌的距离为颌内动脉距下颌小舌的最近距离,该空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4.83mm。颌内动脉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最小距离为11.91mm,下颌小舌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平均距离为2.62mm。结论:①在距下颌小舌12~14mm内剥离下颌骨内侧面软组织,可以降低损伤颌内动脉的可能;②行水平骨劈开时,器械距颌平面的高度至少控制在11mm内,避免直接损伤颌内动脉。 李欣欣 华泽权 王燕 李树华 张力 鲍海宏 张斌 杨涛 朱浩关键词:颌内动脉 CT三维重建下探讨BSSRO术舌侧水平截骨线与骨劈开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来探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舌侧水平截骨线与骨劈开效果的关系,为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舌侧水平截骨位置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7例双侧下颌骨前突患者(34例),经过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后应用三维重建观测水平截骨线及劈开效果。结果:只有10.87%的劈开结果理想(符合Hunsuck描述),54.35%的劈开效果较理想,32.61%的穿过了下颌管,4.35%穿过了其它部位。劈开的效果直接受水平截骨位置的影响(P<0.01)。结论:三维CT在评价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效果方面是有效的工具,为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选择舌侧水平截骨线位置提供重要数据,并能降低不良劈开的发生率。 李欣欣 华泽权 王燕 李树华 张斌 张力 鲍海宏关键词:三维重建 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相关下颌管空间定位的三维CT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三维CT影像测量下颌管解剖位置与骨皮质和磨牙的关系,为避免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50名正常成人下颌骨三维CT扫描图像,应用AW4.4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在第二前磨牙,第一、第二磨牙正中,下颌磨牙后区处测量下颌管的解剖位置。结果:通过获得的CT数据研究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解剖位置与骨皮质和磨牙的联系,在第二磨牙区域下颌管距离颊侧骨皮质最远(平均7.82 mm,最小4.9 mm)。结论:在第二磨牙区域下颌体最厚,对于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的颊侧垂直切口须在下颌第二磨牙区域,这个区域骨质最厚并且下颌管距离颊侧骨皮质最远。对于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颊侧垂直切口的安全深度是4.9 mm。 李强 张珊珊 鲍海宏 李欣欣 华泽权 王燕关键词:三维CT 下颌管 CT三维成像精确定位卵圆孔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CT三维成像精确定位卵圆孔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近、中期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穿刺前,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测量以明确穿刺方向和深度,按Hartel前入路穿刺。穿刺后,再次通过三维CT扫描和三维重建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神经电生理测试定位明确卵圆孔位置,穿刺卵圆孔定位成功后,行射频温控热凝术,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术中所有患者穿刺均成功,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近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随访27例,有效率为88.89%,1例复发,占3.70%。结论:经CT三维成像精确定位卵圆孔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王燕 华泽权 李欣欣 鲍海宏 朱浩 王金宝关键词:CT 三维重建 卵圆孔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眶缘眶壁骨折眶腔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影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眶腔容积变化,眶缘眶壁骨折(球前球后骨折)容积变化与眼球内陷的相关关系,为定量诊断和矫治眶周骨折继发眼球内陷提供可行性研究方法。方法应用CT和计算机软件,测量20例非单纯性眼眶骨折患者的健患侧眼球突度和原骨折状态下及虚拟恢复眶缘(球前)后的眶腔容积扩大量,分析眶缘眶壁骨折眶腔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相关关系。结果眼眶容积扩大量(V)与眼球内陷值(E)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E=0.931V-0.178(r=0.992)眼球内陷值(E)与眶壁容积扩大量(VW)、眶缘容积扩大量(VR)之间存在的多元回归方程为:E=0.952VW+0.897VR-0.254(R=0.992),比较自变量的回归系数,bVW(0.952)〉bVR(0.897)。结论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骨折眶壁畸形及健患侧眶腔体积的差异。眼眶骨折后,眶容扩大量和眼球内陷值呈高度正相关,眶缘与眶壁眶腔容积扩大量与眼球内陷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并且眶壁容积扩大量对眼球内陷的影响比眶缘容积扩大量大。该研究为手术方法的选择和需要垫衬材料的大小及量化诊断,提供了重要参数。 王燕 张莹 华泽权 李欣欣 李强 王金宝关键词:眼眶容积 眶缘 眶壁 眼球内陷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变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 1995年 对22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观察心绞痛发作时、发作终止后24 h 和48 h 周围静脉血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并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性心绞痛老年组各20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在心绞痛发作时,ET 浓度明显高于发作前及对照组,发作终止24 h 部分降至正常,至48 h 全部恢复到发作前水平。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显示在心绞痛发作时和发作后24 h 各项指标减退,与 ET 水平呈负相关。 汤莉莉 宁毅军 傅素贞 刘剑立 李欣欣 赵鸿雁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素 心功能 负压引流袋在喉癌患者术后的常压应用 近几年来喉癌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带给患者和家属极大的痛苦。喉癌患者术前即留置鼻胃管,从几年的护理实践看,术日晚和次日晨最易发生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术区污染、呛咳,从而使医患双方措手不及;患者及家属恐惧、烦躁,护理... 李欣欣 周小榕文献传递 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牙槽神经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客观评价下颌失状劈开截骨术后下齿槽神经感觉障碍发生及自然恢复的发生率。方法:选择30例双侧下颌升支矢状截骨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周、4周、2个月和6个月进行下齿槽神经感觉障碍的临床评价。30例患者均采用Semmes-Wei nst ei n单丝测试法。结果:术后7天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00%。在所有检测区域,术后6个月的测量结果与术前最接近。6个月时20例患者感觉恢复术前水平。左右侧及性别间感觉障碍恢复优秀率的差异在各个随访时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SSO术后早期感觉功能障碍较为普遍,然而在术后6个月,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达到自然恢复。 李强 华泽权 鲍海宏 张力 王燕 李欣欣关键词:感觉功能障碍 下牙槽神经 CBCT探讨SSRO术对髁突骨密度及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AnglesⅢ类下颌骨性前突患者髁突,测量下颌支矢状劈开术(SSRO)术前术后髁突骨密度(亨氏单位)及体积,进一步探讨SSRO术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AnglesⅢ类双侧下颌骨性前突患者SSRO术前术后的CBCT图像,应用CBCT配套的软件观察髁突变化并计算SSRO术前术后髁突最高密度及髁突体积。结果:①髁突最高密度测量结果(亨氏单位):治疗前髁突最高密度最大值273,最小值252,均数260,治疗后髁突最高密度最大值261,最小值207,均数211。两组均数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髁突体积测量结果(mm3):治疗前髁突体积最大407,最小378,均数401;治疗后髁突体积最大492,最小444,均数465。两组均数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髁突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①CBCT能准确测量髁突密度及体积,在研究颌面部骨及附近解剖关系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②髁突骨皮质最高密度术前值高于术后值,但术前髁突体积低于术后,形态变化不明显。 李欣欣 华泽权 李树华 王燕 张斌 张力 鲍海宏关键词:髁突 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