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安
- 作品数:51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交易成本视角下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及矫正被引量:3
- 2020年
- 重前期建设轻后续管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中较普遍的现象,这样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挤压后续管理资源,造成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成为政策实施的短板。其原因在于认识误区和体制性障碍,使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存在交易风险成本的规避和契约不完全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建设"作为显性可量化因素,易于被契约所明晰,"管理"虽复杂却难以量化。为此,通过契约的完善增大投机成本破解机会主义行为,以政府补贴企业、企业代理政府实施管理来降低后续管理的交易成本等手段,可破解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中重前期建设轻后续管理的难题。
- 张旭文李永安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策体制性障碍交易成本
-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与破解被引量:5
- 2020年
-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彰显社会主义公平价值、弥补房改后的房价非理性上涨之弊意义重大。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存在着有效性不足问题,至少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中陷入四重悖论。一是"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二是保障房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三是保障户身份的信用不足与保障户较高住房金融需求的悖论;四是保障户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为此,要通过机制创新破解四重悖论,增强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
- 李永安张旭文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产权约束悖论
- 中国铁路装备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国家“钻石”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迅猛发展,铁路装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采用HS-4位数代码的UNCTAD数据,并把铁路装备产品分为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内燃机车车辆和附属零件、装置及设备共三类产品,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了铁路装备全部产品和分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铁路装备产品已经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钻石"模型剖析中国贸易竞争力提高的原因在于:产业发展的高级要素禀赋不断丰富、国内巨大需求的有力支撑、相关及辅助性产业已经形成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政府的各种扶持和激励政策。
- 周晔李永安
- 关键词:钻石模型
- 地方高校“嵌入式”培养模式与区域发展互动的思考——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下的江西高校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江西省地方高校如何应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基地,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特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人才培养机制。
- 李永安
-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
- 高校教学科研协同发展机制探讨:产权经济学视角被引量:4
- 2016年
- 目前的考评体系以及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性的约束,导致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弱化人才培养的现象突出,深层次原因在于科研活动带来的效益产权清晰,教学则不然,体现高校及高校教师作为理性人组织及理性人,倾向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符合经济学的行为逻辑。但是,源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对高校教师以及具体某所高校来说是"经济"的行为,对社会来说未必经济。将二者统一起来,建立一套机制,使高校(教师)的决策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统一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明确教学和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的"产权",通过产权激励引导和调节高校(教师)的决策和行为向教书育人的本职回归,强化教学和科研之间更强的关联性,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机制。
- 李永安
- 关键词:高校教学产权激励协同发展机制
- “姓公”“姓私”之争与农地产权认识困境突围被引量:1
- 2014年
- 学界对于农地产权问题的相关争论,多集中于农地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更能促进公平与效率。本研究梳理了农地产权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分析了这些观点分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实践困境不在于"姓公"与"姓私",而在于农地管理主体(政府)、开发主体(商人)以及经营主体(农民)各自权益边界不清,导致投机盛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与效率。为此要突破认识障碍,搁置农地公属私属之争,凝聚"确权"共识。即,以明确使用权而未必是所有权来充实土地权益内容;通过明确的权益边界,排除农地相关主体在使用和处置农地过程中的投机行为,维护公平与效率。
- 李永安
- 关键词:农地产权制度
-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机制探讨被引量:10
- 2016年
-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含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是农业有效供给的目标,但农民主体要在产业链发展中获得更高收益,前提是与市场进行更好对接。休闲养生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因为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重要的交集的价值形态是生态和养生,物质形态是有机农产品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等。因而,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产业链双向延伸融合,可以大大节约农民与市场对接的成本,以及休闲旅游者休闲养生旅游体验的信息搜寻成本,从而,使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业在一体化结构下进行要素契合,形成提供农业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的一体化的、复合型的"农旅业"。这种产业融合的意义还在于,突出农民和农村的主体性地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三农"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 李永安刘德鹏
-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下江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 2014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之实现,关键在于人才。为应对新的战略,江西省地方高校要根据鄱阳湖生态区的自然环境、产业特点和人文生态等地方特色,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双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建立起江西高校人才培养与环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经济战略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人才培养机制。
- 李永安
- 关键词:江西省高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十六大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障改革的进程与展望被引量:16
- 2012年
- 20世纪末,新思维下的中国农村改革尽管在清理"共产风"和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却仍然受困于税费过重、农地使用权频繁变动、农地财产征用中补偿偏低、社保等公共产品缺失而严重影响土地财产性收入等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修宪重新确定保护私有财产的大环境下,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亮点涌现:沉重税费有了根本性解决、农业生产补贴与保护有了新进展、农地征用补偿有了适度提高、农地延长的30年承包权向"长久不变"乃至财产"物权"靠拢、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开始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目前,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问题仍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未来深化改革,需要:为"一小二私"的"农户经济"创富正名,为农地农户经营者解除精神枷锁;给农地确权并明确政府与农民间清晰而排他的权益边界;加快社会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完成传统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型,夯实农民自主自由创业创富的基础。
- 温锐李永安
-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
- 发展医疗旅游与破解过度医疗问题作用探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 2020年
- 过度医疗本质上是医疗供给方由于医疗资源和信息的垄断导致的权力腐败。过度医疗虽然同属于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但是,在现实道德诉求和完备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下,多年来却仍然被认为社会的顽疾。为此,可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分析视角,探寻医疗模式的创新,以破解过度医疗治理难题。医疗旅游作为医疗卫生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而生成的一种新业态,是建立在"用脚投票"的制度机制上,它对于打破一定地区医疗资源和信息垄断,破除医疗行为的道德风险,从而消除产生过度医疗的原因有一定作用,因而可以作为破解过度医疗迷局的可行性模式。
- 李永安朱中奇刘倩
- 关键词:医疗腐败医疗旅游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