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泉林

作品数:79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细胞
  • 28篇细胞癌
  • 25篇手术
  • 22篇肾细胞
  • 21篇肾细胞癌
  • 19篇肾癌
  • 19篇肿瘤
  • 12篇肾手术
  • 12篇切除
  • 12篇保肾
  • 12篇保肾手术
  • 10篇多中心
  • 9篇肾单位
  • 9篇保留肾单位
  • 9篇保留肾单位手...
  • 8篇肾透明细胞癌
  • 8篇透明细胞
  • 8篇透明细胞癌
  • 8篇前列腺
  • 8篇切除术

机构

  • 73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赤峰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作者

  • 79篇李泉林
  • 28篇宋希双
  • 20篇姜涛
  • 16篇关宏伟
  • 16篇车翔宇
  • 14篇王法鹏
  • 14篇张志伟
  • 11篇何中舟
  • 9篇张秋萍
  • 9篇郑磊
  • 8篇殷积斌
  • 7篇陈峰
  • 7篇薛军
  • 7篇吴东军
  • 7篇张仁科
  • 7篇李先承
  • 7篇韩辉
  • 7篇吴洪昌
  • 6篇苏晓明
  • 6篇王启飞

传媒

  • 10篇中华泌尿外科...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男科学杂...
  • 5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透明细胞癌克隆起源的X染色体失活类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克隆起源。方法提取15例女性cc—RCC及对应正常肾组织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haI消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雄激素受体(HUMARA),产物经聚丙烯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结果15例病例标本HUMARA杂合率为86.7%(13/15)。13例cc—RCCX染色体HUMARA杂合性丢失11例(84.6%),为单克隆性。13例正常肾组织仅1例杂合性丢失(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1)。不同分期及不同分级cc—RCC单克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单细胞克隆起源的肿瘤。肾透明细胞癌的单克隆性与其发展进程及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
李泉林樊纪丹秦杰
关键词:肾癌X染色体失活
早期肾癌保肾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被引量:74
2003年
目的 探讨直径 4cm以下肾癌保肾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 方法 直径≤ 4cm肾癌根治术标本 82例 ,标本分层切开 ,确定多中心病灶 ,假包膜外 15mm范围连续取材确定假包膜完整性及可能存在的假包膜外癌性浸润灶 ,并测量包膜外癌灶与原发灶的最大距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1例直径≤ 4cm肾癌的增值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其中假包膜外癌灶阳性组 8例 ,阴性组 3 3例。 结果  82例肾癌平均直径 (3 4± 0 8)cm (1 5~ 4 0cm)。其中 3 1 7% (2 6/82 )缺乏完整假包膜 ,17 1% (14/82 )存在 1种以上假包膜外癌灶 ,其中肾实质浸润 8例 ,小静脉癌栓 2例 ,多中心病灶 4例。假包膜外癌灶与原发灶距离平均 (0 5± 1 3 )mm ,95 %可信区间 (0 11,0 94)。取单侧百分位数P95为 4 9mm ,P97 5、P10 0 均为 5 0mm。 41例肾癌平均PCNA指数为 (2 9 5± 17 6) % (5 5 %~85 6% ) ,其中阳性组为 (49 6± 2 1 5 ) % ,明显高于阴性组 (2 4 6± 12 7) % (t=3 162 ,P =0 0 13 )。阳性组 8例中 ,PCNA高表达 5例 ,而阴性组 3 3例中 ,高表达率仅 18 2 % (6/3 3 ) ,(χ2 =6 44 2 ,P =0 0 11)。结论 直径≤ 4cm肾癌保肾手术安全切缘须包括假包膜外 5mm以上的正常肾实质。单纯肿瘤剜除术易造成肿瘤残留及局部复发?
李泉林关宏伟张丽芝张秋萍王法鹏刘用楫
关键词:肾癌保肾手术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合理选择(附291例手术治疗肾癌体会)
目的探讨NSS治疗肾癌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从1997年3月至2010年7月完成的291例NSS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检查均无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肾静脉、腔静脉癌栓。结果通过对患...
宋希双何中舟车翔宇王建伯李泉林吴东军陈峰
文献传递
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附146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龄并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146例,年龄78~97岁,平均年龄79.5岁,本组病例中均为80岁以上和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
宋希双车翔宇何中舟李先承李泉林吴东军
文献传递
盆腔孤立性纤维瘤一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孤立性纤维瘤(SFT)是一种好发于组织浆膜层的肿瘤,胸膜最常见,发生于盆腔的SFT罕见。2010年5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彭进强姜涛苏晓明郑磊李泉林孙冬晨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盆腔浆膜层
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观察分析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晚期肾癌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32例均行原发肿瘤切除术,病理类型均为透明细胞癌。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总体生存时间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随访10个月-36个月,平均19个月,可评价疗效32例,病情完全缓解3例(9.4%),部分缓解9例(28.1%),病情稳定17例(50.0%),疾病进展3例(1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3个月(95%CI:10.1个月-15.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3个月(95%CI:16.7个月-28.5个月)。疾病控制率87.5%,客观缓解率37.5%。不良事件多为Ⅰ级-Ⅱ级,管理后可缓解,Ⅲ级不良反应少见,共9例(28.1%),未见Ⅳ级及Ⅴ级不良反应。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曾光王启飞李泉林姜涛张志伟汤奇祯
关键词:晚期肾癌靶向治疗舒尼替尼
对侧肾脏正常时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选择指征
目的:保留肾单位手术已逐渐取代肾癌根治术而成为对侧肾脏正常的早期肾癌的治疗手段。然而,基于肿瘤最大直径的保肾手术选择指征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侧肾脏正常时肾细胞癌保肾手术的选择指征。方法:本研究包括163例肾细胞癌...
李泉林关宏伟姜涛
文献传递
肾细胞癌局部侵袭方式与保肾手术可行性及安全切除范围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随着早期肾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保肾手术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回顾研究显示,保肾手术在局限性肾癌中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堪与肾癌根治术相比.然而,由于保肾手术尚处于临床经验时期,对于其安全切除范围、手术指征等尚无系统理论研究,有关肾癌多中心病灶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肾癌假包膜外局部侵袭情况等仍无确切结论.
李泉林
关键词:肾细胞癌保肾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切除术手术范围
选择性保肾手术应限于直径4cm以下肾癌
<正>目的: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早期肾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保肾手术用于对侧肾脏正常的早期肾癌(选择性保肾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回顾性研究显示,选择性保肾手术用于4cm以下肾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直径≤4...
李泉林关宏伟宋希双车翔宇
睾酮替代治疗雄激素缺乏ED患者65个月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1例雄激素缺乏的ED患者行65个月的睾酮替代治疗观察,探讨长期睾酮替代治疗的可行性及雄激素缺乏ED的机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跟踪1例雄激素缺乏的ED患者应用睾酮替代治疗65个月的治疗效果、IIEF-5评分,雄激素变化,PSA、Hb及RBC变化及长期应用睾酮的不良反应监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6岁男性,IIEF评分7分,在未治疗前血清总睾酮(TT)2.79 ng/ml,反复多次应用多种PDE5抑制剂均无效,诊断为LOH,予以睾酮替代疗法,补充十一酸睾酮胶囊,开始2周80 mg,2次/日,后改为40 mg,2次/日,2个月后TT正常达3.45 ng/ml,体能、焦虑等症状明显好转,但是性功能无明显改善,予以PDE5抑制剂按需服用,感觉应用有效,IIEF评分>21分,坚持联合用药45个月后停用PDE5抑制剂,单用睾酮替代治疗18个月,阴茎勃起坚挺,性功能满意,IIEF评分>21分,定期复查性激素水平、PSA和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睾酮替代治疗可以改善PDE5抑制剂治疗雄激素缺乏的ED的效果,长期睾酮治疗雄激素缺乏症是安全、有效的。
姜涛郑磊孙东晨李泉林张志伟王法鹏王启飞姜辉
关键词:雄激素缺乏勃起功能障碍睾酮替代治疗随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