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竹君

作品数:1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天线
  • 4篇阵列
  • 4篇阵列天线
  • 3篇卫星
  • 2篇单片
  • 2篇单片机
  • 2篇地球
  • 2篇地球扁率
  • 2篇星载
  • 2篇星载天线
  • 2篇一体化
  • 2篇有源阵列
  • 2篇有源阵列天线
  • 2篇章动
  • 2篇直角坐标系
  • 2篇指向
  • 2篇射频连接器
  • 2篇矢量
  • 2篇矢量网络分析...
  • 2篇数据采集

机构

  • 12篇西安空间无线...

作者

  • 12篇李竹君
  • 6篇张宏谋
  • 4篇李若昕
  • 2篇杨慧杰
  • 2篇李成国
  • 2篇田步宁
  • 2篇范乃康
  • 2篇刘鹏
  • 2篇王保升
  • 2篇刘恒
  • 2篇李荣
  • 2篇王迪

传媒

  • 2篇空间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瞬时惯性系下速度补偿的星载天线对地指向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时惯性系下速度补偿的星载天线对地指向确定方法。以卫星当前时刻WGS‑84参考系下位置、速度信息和地面目标经纬高数据为输入,修正卫星速度,在瞬时惯性坐标系下利用矢量间几何关系快速计算卫星天线波束对地面...
石国祥李竹君张宏谋李岩贺捷刘恒瞿颜
一种适用于不同有源阵列天线的一体化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有源阵列天线的一体化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包括:有源阵列天线、高精度测量实时补偿单元、测试探头、工控机、矢量网络分析仪、RF电缆、低频电缆;本发明具有校正精度高、校正时间短,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强的...
李成国王迪李若昕张宏谋李竹君
基于并行SPI总线的行列矩阵式波控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基于并行SPI总线的行列矩阵式波控系统数据传输方法,使用n通道并行SPI总线和分时m组工作模式,其中m路时钟信号为分组信号,n通道数据通过m组分组信号,经分时操作控制相控阵天线子阵m×n路射频通道的移相器和(或)衰减...
李竹君张宏谋吕鹏庞洁李若昕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宽域覆盖的可拼接天线模块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宽域覆盖的可拼接天线模块,包括辐射单元、射频连接器、N边形拼接基板、角度可调拼接连接件、散热模块、TR模块,其中角度可调拼接连接件包括拼接连接件1、拼接连接件2和转动锁定机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拼接式机...
吕鹏杨慧杰李岩沈鑫田步宁范乃康李竹君王保升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扁率角补偿的坐标变换方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扁率角补偿的坐标变换方法,包括假设飞行器当前大地直角坐标系的位置速度已确定,通过大地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的迭代算法获得飞行器当前位置的地理经纬高,然后计算得到当地地心纬度A和地理纬度B’的转换关系并计...
晁宁李竹君刘鹏罗晓英李荣徐文强
文献传递
基于并行SPI总线的行列矩阵式波控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基于并行SPI总线的行列矩阵式波控系统数据传输方法,使用n通道并行SPI总线和分时m组工作模式,其中m路时钟信号为分组信号,n通道数据通过m组分组信号,经分时操作控制相控阵天线子阵m×n路射频通道的移相器和(或)衰减...
李竹君张宏谋吕鹏庞洁李若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扁率角补偿的坐标变换方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扁率角补偿的坐标变换方法,包括假设飞行器当前大地直角坐标系的位置速度已确定,通过大地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的迭代算法获得飞行器当前位置的地理经纬高,然后计算得到当地地心纬度A和地理纬度B’的转换关系并计...
晁宁李竹君刘鹏罗晓英李荣徐文强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瞬时惯性系下速度补偿的星载天线对地指向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时惯性系下速度补偿的星载天线对地指向确定方法。以卫星当前时刻WGS‑84参考系下位置、速度信息和地面目标经纬高数据为输入,修正卫星速度,在瞬时惯性坐标系下利用矢量间几何关系快速计算卫星天线波束对地面...
石国祥李竹君张宏谋李岩贺捷刘恒瞿颜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不同有源阵列天线的一体化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有源阵列天线的一体化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包括:有源阵列天线、高精度测量实时补偿单元、测试探头、工控机、矢量网络分析仪、RF电缆、低频电缆;本发明具有校正精度高、校正时间短,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强的...
李成国王迪李若昕张宏谋李竹君
文献传递
测距零值的采集与显示
1997年
主要介绍一个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构造、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的数字显示系统。它采用PL/M和汇编语言共同构造软件程序,使用AD574实现高精度的距离零值采集和显示,同时也探讨了如何链接好PL/M和汇编语言,提高编程的效率。
李竹君
关键词:单片机数据采集数据显示CDA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