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随成

作品数:205 被引量:1,567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5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6篇机械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9篇供应商
  • 35篇企业
  • 25篇绩效
  • 23篇供应商参与
  • 22篇实证
  • 21篇实证研究
  • 16篇供应链
  • 16篇供应商参与新...
  • 15篇供应商网络
  • 13篇网络
  • 9篇制造商
  • 9篇敏捷
  • 8篇资本
  • 8篇供应商管理
  • 7篇信任
  • 7篇影响因素
  • 7篇知识
  • 7篇企业间
  • 7篇创新绩效
  • 6篇自主创新

机构

  • 204篇西安理工大学
  • 13篇西安石油大学
  • 9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西安工程大学
  • 4篇湖北汽车工业...
  • 3篇西安工业大学
  • 3篇西安邮电大学
  • 2篇西安财经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百色学院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作者

  • 204篇李随成
  • 21篇林筠
  • 17篇黄聿舟
  • 13篇李勃
  • 13篇裴旭东
  • 10篇刘晨光
  • 10篇李娜
  • 9篇禹文钢
  • 9篇杨婷
  • 8篇蒋晓荣
  • 7篇王玮
  • 7篇张延涛
  • 6篇姜银浩
  • 6篇梁工谦
  • 6篇谷珊珊
  • 6篇武梦超
  • 4篇韩燕
  • 4篇江世英
  • 4篇和征
  • 4篇李刚

传媒

  • 14篇软科学
  • 14篇科研管理
  • 14篇科技进步与对...
  • 1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2篇管理评论
  • 10篇科技管理研究
  • 10篇成组技术与生...
  • 9篇科学学研究
  • 6篇南开管理评论
  • 6篇研究与发展管...
  • 6篇工业工程
  • 5篇预测
  • 5篇管理科学
  • 4篇工业工程与管...
  • 4篇华东经济管理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科学学与科学...
  • 3篇系统工程
  • 3篇管理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大学生就...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治理机制前置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中治理机制的前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技术新颖性、产品模块化、资产专用性三个前置因素对不同治理机制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新颖性对规范治理和契约治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模块化对权威治理和规范治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资产专用性对三种治理机制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明确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治理机制前置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对合作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有效管理供应商提供指导依据。
李随成黄聿舟裴旭东
关键词: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模块化资产专用性
供应商为制造商带来更多的研发创新还是非研发创新?——社会资本视角被引量:3
2022年
已有研究侧重于探索供应商如何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但忽视了非研发创新的内在价值。事实上,非研发创新同样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鲜有研究探明供应链情境下非研发创新的结构与前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破解如何提升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并探明供应商为制造商带来更多的研发创新还是非研发创新。选取538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正向影响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2)相对于研发创新,结构资本与认知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非研发创新;而相对于非研发创新,关系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研发创新;(3)社会资本各维度对非研发创新的各维度(产品或工艺改进、模仿创新、技术引进与市场创新)均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厘清了制造企业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践启示。
祝明伟李随成
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
陕西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基本思路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对陕西城市化现状的分析,明确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根据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原则与规律,提出了陕西推进城市化战略的思路,并从空间布局与规模结构两个方面给出了发展的模式。
姚贵州李随成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
传统大量生产方式兴衰的理论基础与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简要概述了传统大量生产方式产生的过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传统大量生产方式兴盛与衰落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了传统大量生产方式兴盛与衰落的机理。
刘晨光李随成
关键词:企业生产管理生产效率
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对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以我国制造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与制造商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技术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如何影响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与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参与时机、承担的责任水平以及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短期项目绩效和长期战略绩效都显著正相关;技术不确定性越高,参与时机、责任水平和信息共享与长期战略绩效之间关系越强,参与时机和信息共享与短期项目绩效之间关系也越强,而供应商承担的责任水平与短期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本研究结论对制造商制定产品开发战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李随成肖鸿谷珊珊
关键词:供应商产品开发绩效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以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能力、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质量、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情景,以及制造企业组织学习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检验结果,对制造企业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管理建议.
李随成孟书魁谷珊珊
关键词: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组织学习技术创新能力
制造企业供应商绩效评价及选择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从制造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绩效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目标规划方法,对企业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对供应链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李随成蒲国利梁工谦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绩效SCOR模型
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状况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newproduct development,SINPD)的合作研发方式已为我国众多企业所采纳。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目前企业实施SINPD的状况展开大规模调查,重点分析了供应商参与的责任水平、参与的阶段、企业对供应商参与的管理以及供应参与为企业带来的新产品开发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状况。运用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的方法,对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在供应商参与中的差异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我国装备制造企业SINPD的总体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推进我国企业SINPD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林筠李随成
供应商整合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2014年
文章研究供应商整合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并检验技术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大样本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整体结构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和假设检验,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检验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灰箱供应商整合对新产品引入速度、新产品创新性均具有正向影响;黑箱供应商整合对新产品引入速度具有负向影响,对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技术不确定性对灰箱供应商整合与新产品引入速度、灰箱供应商整合与新产品创新性之间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不确定性对黑箱供应商整合与新产品引入速度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黑箱供应商整合与新产品创新性之间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
张延涛李随成李勃
关键词:供应商整合
工业规模试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探索
2022年
工业规模试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数研发成果却止步于工业规模试制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一过程,研究仍欠缺。在长期企业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提炼5个影响因素,经过大样本调查与数据分析,探索各因素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企业的工业规模试制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状况正在好转;(2)工艺创新能力、参与试制的人力资源与试制设备资源显著提升工业规模试制有效性;(3)风险承担能力对工业规模试制有效性的影响呈倒U型;(4)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工艺组织方式(流程型与离散型)的企业工业规模试制有效性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为工业规模试制有效运行实现机制中各要素获取与利用提供了实践证据,有助于工业规模试制管理的过程、系统与结构进一步优化。
张茹鑫林筠李随成
关键词: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转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