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雨停

作品数:15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主体功能区
  • 7篇功能区
  • 7篇城市
  • 4篇人口
  • 4篇人口迁移
  • 3篇人口城市化
  • 3篇农村
  • 3篇农村人
  • 3篇农村人口
  • 3篇资源枯竭
  • 3篇资源枯竭型
  • 3篇资源枯竭型城...
  • 3篇林业
  • 3篇城市化
  • 2篇生态
  • 2篇贫困
  • 2篇贫困区
  • 2篇贫困区域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国有林

机构

  • 15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潍坊科技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5篇李雨停
  • 5篇王荣成
  • 5篇丁四保
  • 4篇张友祥
  • 2篇宋玉祥
  • 2篇李汝资
  • 1篇陈晓红
  • 1篇于婷婷

传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区域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问题及转型机制研究
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视并推进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成为重要议题之一。从资源枯竭城市类型来看,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城市问题即具有资源枯竭城市问题的一般性,又具有其自身的内在独特性,与矿产类资源型...
李雨停
交通发展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理论认识交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综合分析交通发展格局演变动力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究东北地区交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内在动力机制。基于时空演化视角,交通发展格局空间形态依次表现为线段状、树枝状和网络状。其内在机制从空间维度看,表现为交通发展的区域根植性和地方“嵌入”;从时间维度看,表现为对交通发展需求牵引力和对交通发展供给推动力的均衡作用。进一步,以东北地区为例,运用逻辑分析与历史演化分析方法,分五个阶段探析了东北地区交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内在动力机制:①清末未建铁路时期服务于边疆稳定,推动交通驿站与驿道建设,交通发展呈点状分布;②俄日侵略时期服务于殖民扩张,主导推动中东铁路及支线铁路建设,交通发展呈网络化分布格局;③新中国建设时期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交通发展呈网络密织分布格局;④改革开放时期服务于域内城市/城镇联系,交通发展呈网状升级分布态势;⑤振兴战略时期服务于高等级城市联系,交通发展呈网络极化态势。面向2035年,服务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发展数字交通,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格局是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东北地区交通建设布局则需借力交通“新基建”赋能县域城镇,加快县域城镇人口和经济高质量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市场空间,推动东北地区交通发展格局向网络极化分散方向转变。
刘立君张友祥李雨停
关键词:动力机制
跨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被引量:6
2012年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这也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跨尺度、跨区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格局的一个重要方式。文章从当前的"城市农民工"现象分析了农村人口迁移对农民自身生活提高,迁入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迁出区生态环境改善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作用,并从"区域"视角分析了"地方权利边界"对农村人口转移的"机制性"限制,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城市资源约束及城市发展空间约束等分析了城市化地域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客观限制"。文章提出,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划框架下,应通过加大中西部农村教育支持,提高农村人口人力资本水平,从长远考虑实施教育移民战略,改革区域性农村土地生产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域扩大重点开发区范围,积极引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化解城市地域对农村转移人口的限制,从而在实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市化人口迁移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及其特征成因分析被引量:41
2016年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转型效果均有所提升,总体进入基本转型阶段,经济转型特征最为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类城市转型较好,森工类、煤炭类城市转型较差,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其他城市转型难度大;同时城市的资源依赖特征仍然突出。评价结果符合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最后从中央政策、产业基础与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地方财政等方面分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成因,并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
李汝资宋玉祥李雨停于婷婷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分段函数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
一般而言,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认识,多是从资源市场配置效率角度来解释农村人口从"乡村部门"到"城市部门"转移的,供求关系显然是主导农村人口转移的内在动力机制,而把"乡村&q...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市化人口迁移
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林业的资源可持续属性,使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有别于其他类型资源枯竭城市。文章描述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从生态功能约束、地理区位障碍、工业化城市化空间缺乏、社会发展成本高昂和体制机制约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一步,针对转型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建立林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实体工业经济和优化林区人口布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制构建思路。
李雨停
我国农村贫困区域及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从居民个体与区域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贫困区域"问题的表现特征,并认为区域政府在为城乡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缺乏是"农村贫困区域"的重要特征。从克服地理障碍的发展成本、距离成本、市场条件、发展机会及交换权利短缺,体制与制度力量空间潜力狭小,人口迁移存在障碍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贫困区域"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认为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才是解决农村贫困区域问题的根本。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
关键词:人口迁移主体功能区
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关系理论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交通地理,反映地理空间的交通格局,在推动和构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方面作用日益突出,但从理论层面系统认知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交通地理演变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展理论逻辑认知框架。通过运用逻辑分析、演化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生长、城镇体系生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口集聚等五个方面探讨交通地理、交通区位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认为,交通地理的经济区位性催生城市生长,交通地理的等级结构演化推动城镇体系生长与发展,跨区域交通地理关联推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从“点—轴”向“网格化”方向演变。考虑到科学严谨性,数理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以及进行计量验证将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刘立君张友祥李雨停
关键词:交通地理地理空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我国贫困区域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贫困问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从区域角度认识贫困问题,学术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索性地总结了贫困区域问题的认知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区域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原因,最后,从解决区域政府贫困与解决区域居民贫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贫困区域发展问题的战略措施。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
关键词:贫困区域人口主体功能区
长春市南关区空间演化及其对人居环境影响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郊区城市化和城市居住空间郊区化的不断加快,组成城市内容的人13、经济、社会、制度、决策等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分化和组合。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居...
李雨停
关键词:空间结构人居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