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颖

李颖

作品数:167 被引量:1,31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7篇学位论文
  • 1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38篇天文地球
  • 3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水利工程
  • 8篇生物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9篇遥感
  • 15篇土地利用
  • 14篇小麦
  • 13篇冬小麦
  • 11篇作物
  • 10篇植被
  • 9篇农田防护
  • 9篇农田防护林
  • 9篇径流
  • 9篇护林
  • 9篇防护林
  • 8篇城市
  • 7篇地理信息
  • 7篇地理信息系统
  • 7篇信息系统
  • 7篇沼泽
  • 7篇三江平原
  • 7篇湿地
  • 7篇水文
  • 7篇MODIS

机构

  • 85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北京大学
  • 42篇河南省气象科...
  • 32篇中国气象局
  • 1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2篇郑州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河南省气象局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5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新奥科技发展...
  • 3篇武汉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财经学院

作者

  • 167篇李颖
  • 35篇张树文
  • 19篇陈怀亮
  • 12篇史晓亮
  • 11篇张养贞
  • 10篇王文娟
  • 9篇匡文慧
  • 9篇邓荣鑫
  • 8篇张新乐
  • 7篇赵凯
  • 7篇朱红雷
  • 6篇卜坤
  • 6篇陈秀万
  • 5篇刘焕军
  • 5篇侯伟
  • 4篇张俊东
  • 4篇田宏伟
  • 4篇马志中
  • 4篇刘兆礼
  • 4篇罗鹏

传媒

  • 8篇气象与环境科...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生态学杂志
  • 5篇湿地科学
  • 4篇资源科学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地理科学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国土资源遥感
  • 3篇遥感信息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USLE的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被引量:34
2008年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分布图,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坡度、地貌和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据此了解了该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的坡度和地貌分异特征以及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该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侵蚀防治、开展水土保持等政府宏观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王文娟张树文李颖卜坤
关键词:GISUSLE三江平原土壤侵蚀
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土地荒漠化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树文汤洁任红玲刘惠清李颖张世奎朱金花黎劲松
1.通过遥感及资料收集以及必要的外业手段,对吉林省和各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见。  2.对全省土地荒漠化...
关键词: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荒漠化
基于RS的湖岸带物理结构完整性评价方法——以查干湖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以查干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水利部《河流(湖)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 V1.0》并加以改进,以500m×1000m为评价基本单元,整个研究区共有315个物理结构基本评价单元,建立基于RS的湖岸带物理结构完整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湖岸带状况、湖岸线发育率和湖泊萎缩率3项组成,指标层由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8项指标构成。研究结果表明:38个监测点中,查干湖23个,新庙泡15个,基于RS物理结构评价结果分别为0.67—0.76和0.35—0.45,地面实测评价结果分别是0.64—0.77和0.35—0.55。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并表明查干湖的湖岸带物理结构健康状态属于健康,新庙泡则属于亚健康。
付波霖李颖朱红雷幸泽峰
关键词:指标体系RS和GIS
中国沼泽志
赵魁义孙广友杨永兴王德斌张文芬宋德人牛焕光郑萱凤汪佩芳马学慧李颖何池全赵志春张晓平闫敏华蒋桂文淳于树菊何太蓉袁月强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科学工作者在四十年野外考察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概括而编写的有关沼泽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一部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沼泽志。分两部分,第一篇是中国沼泽总论,论述了沼泽形成、发育、...
关键词:
SVM和ANN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进行基于光谱信息的土地利用监督分类;然后,对多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取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一起进行融合光谱和纹理信息的SVM和ANN影像监督分类。对比分析发现:对中原地区,SVM是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较优方法,尤其适用于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光谱分类即可达到较高精度,纹理信息对提高分类精度的作用十分有限。
李颖李耀辉王金鑫张成才
关键词: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人工神经网络纹理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及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以长春净月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9
2007年
城乡交错带中不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常常成为城市生态问题的症结所在。利用2005年净月开发区的2.5m分辨率SPOT5遥感影像、DEM数据和1∶2000正射影像数据,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指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数,从斑块格局、区域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景观生态分析。采用500m×500m的正方形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切分成909块规则格网,计算每个格网的多样性指数,通过半方差分析研究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净月开发区中农田和林地占有绝对优势;农村居民地的斑块密度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斑块密度,形成了农村居民地、林地、旱地交织的城乡交错带景观。各类景观分布显示出与高程之间明显的相关性;②各镇(街道)的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聚集度指数的排列如下:玉潭镇>净月街道办事处>永兴街道办事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斑块密度的排列顺序为:玉潭镇<净月街道办事处<永兴街道办事处;③多样性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各向异性分析表明该区域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是各向同性的。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发现,多样性空间分布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净月开发区西北部,这主要是受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另外,长春至双阳公路两侧也是多样性空间分布的高值区,表明主要公路两侧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使得土地利用的程度加剧,自然景观受到较大的破坏。
荆玉平张树文李颖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乡交错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探析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分析了50年来科尔沁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沙地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成因。
侯伟张树文张养贞匡文慧李颖
关键词:沙地草地景观
一种微尺度无焰燃烧器
本发明属于微尺度燃烧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微尺度无焰燃烧器,其中该燃烧器外壳上设置有烟气管道,用于将烟气排出;夹层空间为燃烧器外壳与燃烧器内壳之间的区域;燃烧器内壳用于形成燃烧空间,其前端设置有预设数量的稀释孔和加速体,...
李鹏飞李颖杨帆王凯周博斐邹远龙米建春柳朝晖
文献传递
基于归因理论的绿色价值感知及对顾客态度与购买意向的研究——以服务行业为例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绿色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从绿色价值出发,本文开展了两个实验研究,试图探究面对服务行业绿色广告时,消费者感知绿色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绿色价值对其广告态度、...
李颖
关键词:归因理论价值感知
诺敏河流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文效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正确认识大兴安岭森林采伐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以诺敏河流域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结合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1954—2005年诺敏河流域5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GIS空间分析模块下分析诺敏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诺敏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和草地分别减少1 940.1km2和748.99km2,与林草地的大面积减少相对应,耕地面积增加2 741.7km2。自1998年实施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林地采伐和耕地开垦速率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年径流量,林地大规模减少、耕地明显增加的后期土地利用较前期径流量有所增加,且随着降雨的增多,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效应随之增强。同一降雨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在生长季具有明显差异。
史晓亮李颖赵凯章光新张丹朱红雷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水文过程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