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

作品数:4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心电
  • 14篇电图
  • 14篇心电图
  • 8篇心肌
  • 5篇冠状
  • 4篇动脉
  • 4篇心电图分析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综合征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导联
  • 3篇电极
  • 3篇心病
  • 3篇心电散点图
  • 3篇心电图检查
  • 3篇心率
  • 3篇型心
  • 3篇血管

机构

  • 29篇三峡大学第一...
  • 15篇三峡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长江电力...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仙桃市第一人...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38篇李颖
  • 17篇吕建琼
  • 12篇姜玉蓉
  • 5篇潘祖英
  • 5篇杨俊
  • 4篇丁家望
  • 4篇李松
  • 4篇李莉
  • 4篇张永惠
  • 3篇李京
  • 3篇杨简
  • 3篇李英海
  • 2篇席祖洋
  • 2篇陈勇
  • 2篇郭家力
  • 2篇朱宗耀
  • 2篇向晋涛
  • 2篇蒋崚
  • 2篇屈慧
  • 2篇曾秋棠

传媒

  • 4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潘祖英朱宗耀刘先哲张永惠陈勇李颖吕建琼仝巧云胡玉华屈慧
该科研项目认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IBS相关,为IBS患者重要的生理变化之一;HRV分析是临床发现IB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较好办法。且检验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便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心率变异性病理
慢性肾功能不全654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4例CRF病例临床情况和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654例CRF患者中,47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房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ST-T及左心室肥大心电图改变。结论 CRF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患者要注意其心电图的变化,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并积极予以防治,提高CRF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降低病死率。
李颖姜玉蓉吕建琼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快速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快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数据,以数据处理结合临床症状的人工校正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心电散点图对198例心律失常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心律失常B线斜率差异。结果:198例患者经金标准判断为室性早搏75例(37.88%),室上性早搏96例(48.48%),房颤24例(12.12%),房扑2例(1.01%),房颤合并房扑1例(0.51%);其中室上性早搏最多。心电散点图诊断准确率为92.42%(183/198);其中室性早搏诊断准确率为92.00%(69/75),室上性早搏诊断准确率为90.63%(87/96),房颤诊断准确率为100.00%(24/24),房扑诊断准确率为100.00%(2/2),房颤合并房扑诊断准确率为100.00%(1/1)。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及房颤B线斜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室上性早搏>房颤>室性早搏(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可将其应用为心律失常的检查手段。
曾欢李颖吕建琼黎艳赵艳华
关键词:心电散点图心律失常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进行临床情况和心电图分析。结果:65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47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房性...
李颖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文献传递
替罗非班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4)与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用药,替罗非班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在术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术后48 h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集聚率与术后3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观察术后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改善显著,达TIMI 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帧数及术后48 h血小板集聚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 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心肌梗死、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合理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心肌灌注水平,保护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姜玉蓉李颖杨俊丁家望陈智浩滕林李松张炯李莉吴辉吴辉
关键词: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罗非班
一种大型船闸船舶移泊全行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船闸船舶移泊全行程监测系统及方法,将闸室分成上闸室禁停区、船舶启动区、船舶加速区、船舶减速区、船舶缓停区和下闸室禁停区,对应上闸室上游禁停线及其监测装置、闸室加速线及其监测装置、闸室减速线及其监测装置...
金俊周杨李颖杨慧韦恒宇胡琴王月王润付恺旖刘振波周骁扬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用的手绘板手腕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用的手绘板手腕托,包括手腕托本体,手腕托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凸出的指套,指套一侧设有区倾斜的环形手掌套开口,指套另一侧设有凸起的托罩,托罩与手腕托本体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减轻操作者在长时...
李颖
基于相关性检验的VMD-LSTM耦合模型月径流模拟研究
2024年
近年来,极端强降雨和干旱事件频发,流域水文过程的不确定性变化加剧,使得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测的难度增加。为提升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对径流时序变化的捕捉及拟合能力,以博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月降雨、蒸发及流量数据,利用VMD(变分模态分解)和相关性检验,排除无关频率分量对LSTM模型规律学习的干扰,以达到模型输入优选的目的;此外,还考虑了VMD与LSTM模型的不同耦合方式对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最终优选出二者兼具的VMD-LSTM月径流耦合模式。结果表明:VMD-LSTM耦合模型可显著提升模拟精度,但在模型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而基于相关性检验的VMD-LSTM耦合模型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并且在模型的稳定性方面也有所改进。在基于相关性检验的VMD-LSTM耦合模型的不同耦合方式对比中,对输入、输出均进行VMD分解且对输入变量进行优选的D_(1)耦合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其60次模拟计算的NSE均为0.98以上且稳定性极佳;另外,在分析方案D_(1)的可解释性时发现历史径流对于LSTM模型的影响要比降雨和蒸发大。该研究结论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精准可信的中长期径流模拟成果。
刘声洪SOOMRO Shan-E-Hyder李颖李颖李英海程雄
关键词:径流模拟
暴发性心肌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性,16岁。近日自觉心慌、乏力,伴行走后头昏与黑蒙,无晕厥,无胸痛,无咳嗽及发热,无肢体浮肿。门诊心电图示:室速。心肌酶谱增高,电解质正常。门诊治疗无好转入院。自发病来,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差。体检:体温37.6℃,血压80/50mmH g,脉搏121次/min左右。神志清楚,精神差,颈静脉无怒张。
李颖
关键词:心电图
槲皮素对凝血酶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凝血酶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第3~5代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分为对照组(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凝血酶组(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1 U/ml凝血酶)和槲皮素组(在DMEM培养基中先加入1 U/ml凝血酶刺激后,再加入100 μmol/L槲皮素)。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和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CK-8法检测显示,凝血酶组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2.59±0.16比1.97±0.18,P〈0.01);槲皮素组的吸光度值(2.13±0.19)低于凝血酶组(P〈0.01);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显示,凝血酶组VSMC的迁移细胞数多于对照组[(1 337±162)个比(99±26)个,P〈0.01];槲皮素组VSMC的迁移细胞数为(926±111)个,少于凝血酶组(P〈0.05);槲皮素组VSMC的迁移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1)。(3)凝血酶组的磷酸化ERK 1/2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槲皮素组的磷酸化ERK 1/2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凝血酶组(P均〈0.05);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的磷酸化ERK 1/2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大鼠VSMC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 1/2和p38磷酸化有关。
姜玉蓉杨简刘晓雯李颖滕林丁家望曾秋棠杨俊
关键词:槲皮素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运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