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福胜

作品数:71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共聚
  • 12篇酸酯
  • 12篇分子
  • 10篇原酸酯
  • 10篇共聚物
  • 9篇荧光
  • 8篇乙烯
  • 7篇硼酸
  • 7篇嵌段
  • 7篇嵌段共聚
  • 7篇嵌段共聚物
  • 7篇自由基
  • 7篇聚酯
  • 6篇原子
  • 6篇酰胺
  • 6篇可降解
  • 6篇基因
  • 6篇光聚合
  • 6篇丙烯
  • 5篇荧光行为

机构

  • 70篇北京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分子科学...

作者

  • 71篇杜福胜
  • 57篇李子臣
  • 21篇李福绵
  • 8篇许宁
  • 7篇周鹏
  • 7篇魏柳荷
  • 5篇朱明强
  • 5篇张昕
  • 4篇张炜程
  • 3篇黄潇楠
  • 3篇高青雨
  • 3篇黎淳昭
  • 2篇王睿
  • 2篇刘向前
  • 2篇洪瀚
  • 2篇王暘
  • 2篇金英华
  • 2篇俞贤达
  • 2篇吕凤柱
  • 2篇陈广强

传媒

  • 22篇高分子学报
  • 4篇2015年全...
  • 4篇中国化学会2...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高分子通报
  • 3篇2009年全...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化学学报
  • 2篇2011年高...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二届中国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5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条件下分子内环化自降解聚(4-羟基丁酸)衍生物
2020年
通过水溶低聚乙二醇异腈(OEG-NC)与(E)-4-氧杂-2-丁烯酸的Passerini多组分聚合反应以及聚合物的氢化反应制备了两种新型的水溶性聚(4-羟基丁酸)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详细研究了这两种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37℃的磷酸缓冲溶液中(pD 7.4),聚合物的分子量随时间延长逐步下降,同时生成唯一的γ-丁内酯衍生物,其数量逐渐增加, 1 d后降解达到85%.进一步比较了它们在磷酸缓冲溶液(pD 6.8)及混合溶液(pD 7.4缓冲溶液/丙酮)中的降解行为,发现γ-丁内酯衍生物仍是唯一的降解产物,但由于降解环境pH或极性的降低,降解速度明显减慢.模拟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端基以及降解产物结构,设计合成了三种模型小分子化合物,详细研究了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水解行为,证明实验条件下酯键不会发生无规水解断裂,确定了这类聚合物在磷酸缓冲溶液中的降解机理,聚合物首先以从头到尾内环化的方式快速解聚合为γ-丁内酯衍生物,随后该内酯化合物缓慢水解开环生成4-羟基丁酸盐类化合物.
阚晓伟张丽晶李昭玥杜福胜李子臣
关键词:生理条件
用于药物载体的酸裂解型温敏聚合物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在药物载体领域有重要应用,其典型的载体形式为由该类聚合物形成的胶束或囊泡,它们可包藏疏水或亲水药物。理想的体系是在生理条件下包藏有药物的聚合物胶束或囊泡是稳定的,但当达到某个特定的组织或细胞时,聚集体解离...
黄潇楠乔增莹成静杜福胜李子臣
关键词:温度敏感药物载体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还原降解型聚阳离子基因载体
王瑒杜福胜张锐李子臣
关键词:基因载体
用荧光方法研究端基为芘的聚苯乙烯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被引量:7
2002年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合成了窄分布的端基含有芘或萘的聚苯乙烯 (Py PS和Na PS) .研究了Py PS在四氢呋喃 (THF)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光谱随加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加水初期随着加水量的增加 ,对应于芘的单体荧光发射峰强度 (IM)增加 ,当水加到一定量时 ,观察到由芘形成的激基缔合物 (excimer)的荧光光谱峰 ,其强度 (IE)随加水量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 ,而IM 下降 ,直至体系产生宏观的相分离 ,此时IM 和IE 均不变 .对这一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讨论 ,并通过IE/IM 与I1/I3 随加水量的变化得到了不同浓度下Py PS在THF中聚集的临界加水量 .另外 ,我们也用非辐射能量转移 (NRET)的方法研究了Py PS和Na PS混合溶液的聚集 .
唐廷基叶宇李子臣杜福胜张昕李福绵
关键词:聚苯乙烯端基
一种合成含原酸酯侧基酸敏感高分子材料的药物载体新方法
成静杜福胜冀然李子臣
关键词:原酸酯药物传递
端基含甘露糖的聚赖氨酸的合成及其聚集行为被引量:4
2013年
设计合成了2种含炔基的甘露糖衍生物(A-Man和A-DiMan)及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胺(N3-TEG-NH2).以N3-TEG-NH2为引发剂引发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酸酐(Lys(Z)-NCA)的开环聚合,得到2种分子量不同的端基含叠氮基团的聚赖氨酸,N3-P(Lys(Z))15和N3-P(Lys(Z))35,分别与A-Man和A-DiMan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得到4种端基含甘露糖的聚合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4种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基于P(Lys(Z))15的2种糖聚合物聚集形成囊泡,而基于P(Lys(Z))35的2种糖聚合物则聚集形成胶束.
王睿许宁杜福胜李子臣
关键词:甘露糖聚赖氨酸糖肽囊泡胶束
不同温度下胶粘剂粘接接头表界面元素变化行为的EDX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EDX是一种研究粘接接头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界面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利用EDX对粘接接头表界面主要元素变化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C/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900℃,Z向的碳元素含量始终低于X、Y向,这是由C/C复合材料的性质决定的。粘接接头的破坏形式,是由常温的C/C复合材料破坏转变为200℃及其以上温度的胶粘剂内聚破坏的。C/C复合材料和胶粘剂表面碳、硅和氧元素变化表明:当温度低于550℃时,C/C复合材料和胶粘剂的热分解速率相似;当温度高于550℃时,胶粘剂的热分解速率明显快于C/C复合材料。
王超李子臣杜福胜黄玉东
基于含苯硼酸三嵌段共聚物的糖响应性水凝胶被引量:6
2014年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结构的聚环氧乙烷(PEO)大分子链转移剂,调控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合成得到3种PAAPBA链段长度不同的PAAPBA-bPEO-b-PAABPA3嵌段共聚物.研究了3种聚合物在生理pH值下的凝胶化行为,证明凝胶的形成与PAABPA的长度有关,当该链段较长时,由于PAABPA链段疏水性太强,不能形成稳定的水凝胶.详细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温度、葡萄糖浓度对凝胶流变行为的影响,证明共聚物浓度越高,形成的凝胶的强度更大,性质上更接近于固体,浓度较高条件下形成的凝胶的转变温度较高.凝胶表现出葡萄糖敏感性,当高葡萄糖存在时,随时间延长,凝胶会发生崩解直至最后溶解.凝胶亲水微区能包载蛋白质FITC-BSA,加入葡萄糖后,FITC-BSA的释放加快.
杨挺邓鑫星杜福胜李子臣
关键词:苯硼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水凝胶
受体-给体-受体型双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行为被引量:2
2003年
Bismaleimides bearing electron-donating chromophore moieties, A (=)-D (*)-A (=) type monomers, i.e. N,N-bis(4-maleimidophenyl)methylamine (BMIPMA), N,N-bis(4-maleimidophenyl)aniline(BMIPA) and 2,5-bis(4-maleimido phenyl)-1,3,4-oxadiazole(BMIPODA) as well as their corresponding saturated model compounds, i.e. N,N-bis(4-succinimidophenyl)methylamine( BSIPMA), N,N-bis(4-succinimidophenyl)aniline(BSIPA) and 2,5-bis(4-succimidophenyl)-1,3,4-oxadiazole (BSIPODA) were synthesi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of A (=)-D (*)-A (=) monomers were always drama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corresponding saturated model compounds. These A (=)-D (*)-A (=) bismaleimides possess a strong SSQ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a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nteraction.
张昕金英华杜福胜李子臣李福绵
关键词:衍生物荧光双马来酰亚胺电荷转移复合物
以β-二酮连接的含生色团丙烯酰类单体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的荧光行为被引量:15
2003年
A β-diketone-bridged chromophore-containing acrylic monomer, 1-(4-dimethylaminophenyl)-4-methyl-4-pentene-1,3-diketone(DMPDK) and its saturated model compound, 1-(4-dimethyl aminophenyl)-1,3-butanedione(DMBDK) 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DMPDK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DMBDK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DMPDK, a β-diketone-bridged acrylic monomer having chromophore moiety, also showed fluorescence structural self-quenching effect(SSQE). Photo-induced tautomerization of DMBDK in acetonitril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fluorescence method is capable of monitoring tautomerization of some fluorescent β-diketones.
杜福胜张昕陈广强李子臣李福绵潘卉高青雨
关键词:生色团Β-二酮互变异构荧光紫外吸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