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文

作品数:113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专利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电气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电池
  • 31篇离子
  • 27篇离子电池
  • 24篇锂离子
  • 23篇负极
  • 22篇锂离子电池
  • 20篇负极材料
  • 19篇电化学
  • 18篇放电
  • 14篇正极
  • 12篇正极材料
  • 12篇比容量
  • 10篇电容
  • 10篇金属
  • 10篇放电比容量
  • 10篇充放电
  • 8篇电极
  • 8篇电容器
  • 7篇电化学性能
  • 7篇尖晶石

机构

  • 90篇桂林理工大学
  • 12篇桂林工学院
  • 10篇中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贺州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北矿冶研究...
  • 1篇甘肃省有色金...
  • 1篇北部湾大学

作者

  • 110篇杨建文
  • 27篇黄斌
  • 20篇李延伟
  • 14篇陈权启
  • 13篇邓型深
  • 12篇姜吉琼
  • 9篇钟晖
  • 8篇杨正晓
  • 8篇肖顺华
  • 7篇张灵志
  • 7篇姚金环
  • 7篇钟海云
  • 7篇刘长久
  • 7篇李蕾
  • 6篇利明
  • 6篇戴艳阳
  • 6篇游海平
  • 5篇李荐
  • 5篇石阳
  • 5篇李伟

传媒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广东化工
  • 3篇中国现代教育...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广西植物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表面技术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AlxMn2-xO4的合成及性能
2006年
本文采用相转移法合成掺杂有Al的LiAlxMR2-xO4粉体正极材料,分析合成条件(反应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杂比等)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优化合成方案。并且对样品粉体进行结构形态表征。然后在优化条件下合成材料粉体并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测试其充放电性能、循环伏安特性。
尚伟刘长久杨建文姜身永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尖晶石LIMN2O4相转移法
球形超细/纳米金属粉末的制备
开发了一种在低温下制备超细/纳米金属粉末的新方法,其产物纯度较高,粒径可控性好,粒度分布窄.温度是反应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反应物的浓度、体系的搅拌速度等对产物粉末的球形形貌、粒径尺寸及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本方法简单易行,...
杨建文
关键词:超细粉末纳米金属粉末粒度分布
文献传递
溶剂热法合成CuInS_2光伏材料及其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乙醇溶剂热法制备CuInS2光伏材料,借助XRD、SEM、EDS、紫外-可见光谱、光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主要制备条件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80℃下反应10h,产物为黄铜矿型结构CuInS2粉末,其形貌主要为光滑球形颗粒和纳米纤维聚集球,粒径为几到几十微米。紫外-可见吸收范围在350~800nm,禁带值为1.48eV,其光电转换性能参数为:短路电流密度JSC为2.29×10^-3A/cm2,开路电压Voc为0.61V,填充因子FF为0.211,转换效率为0.49%。
杨正晓杨建文李蕾
关键词:溶剂热光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系嵌入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二硫化钛、二氧化钛、钛酸锂等化合物嵌锂电位较高、比容量高、结构稳定,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安全可靠、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势。对该类高性能负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嵌锂机理、电化学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李丹杨建文石阳杨正晓李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6061铝合金化学施镀了Ni-P合金镀层。以硬度为考察指标正交优化了化学镀镍液,其优化配方为:NiSO4·6H2O 25g/L,NaH2PO2·H2O 25 g/L,CHCOONa.3H2O 20 g/L,C3H6O3(乳酸)20 g/L。探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温度、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5 g/L时,镀层表面几乎无针孔、结晶细致均匀;pH值增大或温度升高,镀层变亮、硬度提高但结合力下降,在pH值为4.78,70℃,施镀6 h所得镀层硬度为476.8HV,结合力良好。
杨建文贺朝辉杨杰石阳
关键词:化学镀结合力表面形貌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不断深入,高电位正极材料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嵌锂电位高达4.7V,能量效率高,循环性能好,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及近年来在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杨杰杨建文石阳李丹李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高电压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的分散性能被引量:11
2014年
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用红外光谱仪(IR)、热重(TA)、Zeta电位、SEM、性能测试等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KH-570与SiO2化学结合形成了Si—O—Si键,其附着量约5.8%,结合溶剂水约10.35%;改性纳米SiO2在乙醇介质中的Zeta电位由-14.9 mV减小到-41.1mV,体系稳定性可达60 h以上;改性SiO2用作光固化牙科复合树脂的填料,分散性显著提高,其维氏硬度、压缩强度、弹性弯曲强度等性能提高10%以上。
刘彦生王红燕杨建文
关键词:纳米SIO2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分散性能
真空碳热还原法制备高纯TiB_2粉末被引量:2
2006年
在对碳热还原反应TiO2+B2O3+5C→TiB2+5CO↑进行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采用真空碳热还原TiO2和B2O3的方法,制备出了纯度达99.34%的TiB2粉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碳热还原法制取TiB2粉末可降低实际反应温度200℃左右;真空环境是保证获得高纯TiB2粉末的重要条件;C还原剂的适当过量能显著提高产物TiB2的纯度。
宋文杰钟晖袁艳杨建文戴艳阳钟海云
关键词:真空碳热还原
一种镁离子电池氧化亚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离子电池的氧化亚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草酸锰热解法制备了具有电化学可逆储镁性能的氧化亚锰负极材料,其反应平衡电位约为0.87 V(vs.Mg/Mg<Sup>2+</Sup>),400℃下热解产物的粒...
杨建文朱佳佳何云龙王陆阳陈权启黄斌
文献传递
锂钛氧嵌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受制于安全性能、大功率性能和制造成本,新型高性能锂钛氧基负极材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在动力型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中获得应用。本文对Li4Ti5O12、Li Ti2O4、Li2Ti3O7、Li2Ti6O13等系列锂钛氧嵌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制备方法、化学改性、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杨建文颜波叶璟李雪
关键词: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