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杰
- 作品数:48 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臂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导航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的VAS和ODI评分,并将经皮钉侧和开放置钉侧进行配伍对照比较。结果平均出血量为(420±45)mL;术前VAS评分为(6.85±1.03),术后1月VAS评分为(1.88±0.79);术前ODI评分为(31.6±3.05),术后1月ODI评分为(43.1±3.23)。配伍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皮钉组A级101枚、B级9枚、C级2枚,开放置钉组A级86枚、B级21枚、C级4枚、D级1枚。经皮钉组平均置钉时间为(11.25±4.33)min,透视次数为(2.73±0.42)次,开放置钉组平均置钉时间为(15.43±5.65)min,透视次数为(4.12±0.8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航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果显著,导航辅助下经皮钉组置钉术的准确度优于开放置钉组,透视次数和置钉时间均少于开放组。
- 杨明杰李立钧麻彬潘杰韩应超谭军
- 关键词:导航微创腰椎管狭窄症
- 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联合内上髁微小切除治疗伴尺神经滑脱的肘管综合征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联合内上髁微小切除治疗伴尺神经滑脱的肘管综合征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11例伴尺神经滑脱的肘管综合征患者行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联合内上髁微小切除术。男7例,女4例;年龄18~47岁,平均36岁。均有患侧小指及环指尺侧半刺痛感减退。第1骨间背侧肌伴小鱼际肌萎缩(++~+++)9例,肌萎缩不明显2例。术前肌电图检查示尺神经于肘部传导速度为(27.0±7.5)m/s。病程3~18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1个月11例感觉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7例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4例为3~4级。术后3个月复查肌电图,尺神经于肘部传导速度为(43.5±9.5)m/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疗效评价标准,获优7例,良4例。结论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联合内上髁微小切除治疗伴尺神经滑脱的肘管综合征安全、简便、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 杨明杰孙贵新谭军史其林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松解
- Buck技术结合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修复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青少年腰椎峡部裂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0年
- 峡部裂多以腰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峡部骨折处亦可因骨性神经根管狭窄而出现下肢放射痛,根管骨性减压后行峡部直接修复固定相对多见;而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痛,椎间盘切除后行峡部修复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科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L5双侧峡部裂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及L4-5椎间盘退变,在突出椎间盘行有限椎间盘切除后行峡部裂Buck螺钉峡部固定、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强化,峡部异体骨植骨修复,术后短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祝建光杨明杰李立钧谭军
-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椎间盘突出椎弓根螺钉青少年椎板钩CK技术
- Runx2在人退变腰椎间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Runx2在人退变腰椎间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软骨终板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42例,其中,椎体骨折患者的手术标本20例为对照组,椎间盘退变患者的手术标本22例为实验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及PCR法检测Runx2的表达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两组之间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的表达量。结果对照组终板软骨结构清晰完整,而退变组的软骨终板结构破坏严重。正常终板软骨中几乎没有Runx2的表达,退变的软骨终板可见明显的Runx2阳性细胞。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和重度退变组Run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74±0.78)、(7.74±0.97)、(16.97±1.89)倍。Runx2 mRNA的表达量与腰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Western印迹法显示,轻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79±0.52)倍、(0.48±0.12)、(0.6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40±1.78)倍、(0.23±0.14)、(0.3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75±1.88)倍、(0.13±0.09)、(0.08±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unx2可以作为预测腰椎间盘退变和软骨终板退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 胡舟扬李新华潘杰杨明杰赵卫东李立钧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腰椎软骨终板退变
- 数字化设计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目的:通过数字技术设计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TLIF),并探讨其治疗退变...
- 杨明杰李立钧祝建光潘杰谭军
- 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数字技术
- 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创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套件,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以及手术适应范围,初步临床可行性验证。[方法]临床操作中,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白氏技术(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BEIS)治疗。创制的减压套件包括外径8.4 mm、内径7.5 mm外层工作套管、外径7.5 mm、内径6.7 mm椎间孔镜镜外可视1/4环锯以及6.0 mm旋转直径装配式经椎间孔镜刮勺。[结果]可视镜外锯和刮勺都是在镜头监视的视野下工作,手感明确且效率极大提高,在32例已实施的操作中没有发生神经损害问题。[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下使用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操作效率提高、安全性提高以及手术适应范围扩大,经临床验证效果确实。
- 谭军王凯祝恺李立钧杨明杰潘杰王善金韩应超祝建光麻彬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 双柱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早期功能锻炼的可行性。方法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病人(C1型1例,C2型3例,C3型1例),3例车祸外伤,2例高处坠落伤所致,在伤后4-10d行切...
- 孙贵新钱列陈国庭杨明杰谭军刘中民
- 文献传递
- 微创腰椎横突成形术治疗Bertolotti综合征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横突成形术治疗Bertolotti综合征的适应证、方法和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8年12月,于METRXX-Tube扩张套管下,应用微创腰椎横突成形术共治疗Bertolotti综合征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24~43岁,平均34岁,Santavirta分型均为I型,病程1~6年,平均3.4年。采用VAS评分、ODI评分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主观感觉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术中失血120~800ml,手术时间60~280min(平均115min),无严重的手术合并症。9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6.7±2.2)分,降为术后1周(2.2±0.7)分,3个月时(2.8±0.9)分;ODI评分由术前的(27.8±3.6)分降为术后3个月的(5.9±2.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创腰椎横突成形术适用于I型Bertolotti综合征患者,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对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I期进行手术处理。
- 李立钧杨明杰李昕潘杰钱列周炜谭军
- 关键词:微创手术
- 手术机器人面临的一大挑战——力触觉反馈被引量:10
- 2013年
- 机器人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由于其高度的精准性,已经得到了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可。但机器人手术最大的局限之一就是外科医生缺乏操作的"手感"(即力触觉反馈),增加了手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而限制了手术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文中从手术机器人力触觉反馈系统的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对该反馈系统进行了综述。力触觉反馈包括力反馈与触觉反馈。该系统的实现依赖力触觉的传感与再现,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力触觉传感器、再现设备及感觉模拟技术,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对力触觉反馈系统在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在汇总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 郭松杨明杰谭军
- 2例后路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据报道.成人寰椎骨折占颈椎损伤的2%-13%,占全部脊柱损伤的1%~2%,多由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伤、跳水等引起。寰椎骨折伴寰椎横韧带断裂为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可造成脊髓、椎动脉等进一步受损,因此尽早恢复枕颈部解剖结构及颈椎稳定性十分重要。目前针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持续颈椎牵引、费城颈围、头颈胸石膏固定、Halovest支架等,
- 张岩韩应超李立钧杨明杰潘杰滕红林谭军
- 关键词:寰椎骨折远期疗效观察侧块螺钉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