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3篇卒中患者
  • 3篇细胞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护理
  • 2篇跌倒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前体细胞
  • 2篇受体
  • 2篇体细胞
  • 2篇前体
  • 2篇前体细胞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后
  • 2篇D2受体
  • 2篇病人
  • 2篇出院
  • 1篇带教
  • 1篇蛋白检测

机构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市第十二...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7篇杨晓华
  • 6篇魏娟
  • 4篇李亚洁
  • 4篇黄斌英
  • 3篇田嘉禾
  • 3篇孙丽敏
  • 3篇张锦明
  • 3篇丁为民
  • 2篇付晓华
  • 2篇麦凤娇
  • 2篇沈丽
  • 2篇白金柱
  • 2篇陈玉平
  • 1篇刘雪琴
  • 1篇程维
  • 1篇陶希
  • 1篇冯惠茹
  • 1篇申校燕
  • 1篇杨晓丽
  • 1篇杨曼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核技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帕金森患者锻炼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帕金森患者锻炼装置,包括装置底板、复健机构与调节机构,复健机构包括手部锻炼板与坐板,所述手部锻炼板与坐板均设于装置底板顶端端面,所述手部锻炼板表面呈贯穿式开设有滑动轨道,所述...
唐鹰韦小波杨晓华朱琳梁秋桂
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中交接班的改进被引量:34
2012年
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中交接班的改进。方法设计交接班工具,改进交接班流程,比较改进前后效果。结果患者病区跌倒和压疮发生率分别由0.44%和0.59%降至0.13%和0.25%,交接班时间显著缩短,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知晓度,各项护理措施落实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改进后的交接班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魏娟杨晓华陈玉平
关键词:交接班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腔清洁度异常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关系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腔卫生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因素及关系。方法纳入3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口腔卫生习惯等信息。根据口腔卫生状态及是否发生SAP分组比较,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清洁度异常和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SAP(OR=2.219,P=0.026)、龋齿(OR=1.292,P=0.005)和年龄(OR=1.030,P=0.006)是脑卒中患者口腔清洁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arthel指数评分(OR=0.986,P=0.019)是其保护因素;BOAS评分(OR=1.972,P<0.001)与NIHSS评分(OR=1.322,P<0.001)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腔清洁度异常与SAP互为独立危险因素,保护口腔卫生也许有助于SAP预防。
杨晓华陈惠娟何娟张娟胡婷婷杨晓丽王青陶希
关键词:口腔卫生卒中相关性肺炎龋齿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一种用于预防患者跌倒的提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患者跌倒的提醒装置,包括床体,在所述床体的床头部和床尾部均设有防护靠板,在所述床体的两侧端均设有防护栏;在其中一侧端的防护栏上开设有一供患者上下床的出入口,在所述床体上且位于所述出入口的一端嵌...
杨晓华
文献传递
专科情况一览表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专科情况一览表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自制《专科情况一览表》,并比较使用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的执行率、患者压疮和跌倒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采用《专科情况一览表》后,护士基础护理的执行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患者压疮发生率、跌倒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专科情况一览表》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提高。
杨晓华付晓华陈玉平陈享媛魏娟
关键词: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
个性化康复流程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流程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广州市某两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住院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再学习方法(MRP)和Burnnstom分期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问卷(SF-36)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前3d、出院后1,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出院前3天,出院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321.22±17.80),(447.93±19.04),(509.80±20.27),(543.91±46.78),(579.31±44.87)分,对照组分别为(322.22±19.15),(443.58±22.55),(472.25±21.02),(471.82±40.66),(480.96±29.53)分。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总得分值不断增高,从入院至出院后6个月,QOL分值进行性增高,各时间点之间QOL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63.469,402.503,1044,881,69.654;P〈0.05),出院后6个月QOL达峰。除外出院后1,3个月,对照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生存质量量表总得分亦相应增加,但是出院后QOL分值上升速度逐渐趋于平缓。结论个性化康复训练流程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黄斌英李亚洁孙丽敏魏娟杨晓华麦凤娇
关键词:卒中
一种用于防高危跌倒病人擅自离床的智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高危跌倒病人擅自离床的智能装置,包括床体,在所述床体的床头部和床尾部均设有防护靠板,在所述床体的两侧端均设有防护栏;在其中一侧端的防护栏上靠近床体的床尾部的一端开设有一供患者上下床的出入口,在床体上...
杨晓华陈惠娟
文献传递
联合半胱氨酸C和低密度脂蛋白检测对于评估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价值
高筱雅余彬杨晓华韦晓波王青
出院干预计划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出院干预计划对脑卒中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出院干预,成立干预队伍,制定出院计划,培训患者和照顾者相关知识,制定康复训练流程,联系社区医护人员,介绍社区资源,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二次卒中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BI评分为(91.40±5.33)分,对照组为(81.57±9.5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6,P〈0.01)。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20.809,25.724,40.377,28.831,36.77;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卒中率为5.5%,对照组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8,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二次卒中率,提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黄斌英李亚洁魏娟孙丽敏蒋文中杨晓华胡志兵
关键词:病人出院脑卒中预后
介入导管室进修护士带教探索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了介入导管室进修护士带教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结合介入手术自身特点,以及要求进修护士对相关护理理论、介入器材管理理论掌握和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付晓华杨晓华韦伟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进修护士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