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清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组人白介素-15理化对照品的分析鉴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重组人白介素^(-1)5理化对照品进行分析鉴定。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测定该样品的生物学活性、蛋白含量、纯度、等电点等指标;通过测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质谱相对分子质量与液质肽图,确证其一级结构。结果该样品的比活性为1.03×107IU·mg^(-1);蛋白含量为(0.879±0.065)mg·m L^(-1);非还原SDS-PAGE纯度为100.0%;分子排阻色谱纯度为100.0%;等电点测定结果为5.2;以上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实测质谱相对分子质量(12 900.80)与理论值(12 900.71)一致;氨基酸序列与理论一致,氨基酸覆盖率100%;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ys36-Cys86、Cys43-Cys89,与文献报道相符。结论该理化对照品质量合格、氨基酸序列正确,可用于白介素^(-1)5的常规质量控制。
- 郭莹陶磊韩春梅杨靖清秦玺饶春明
- 关键词:白介素-15氨基酸序列二硫键
- 2012年重组人干扰素α2a评价性抽验结果与质量分析
- 裴德宁付志浩杨靖清饶春明李永红郭莹丁有学韩春梅李响毕华范文红陶磊
-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A评价性抽验
- IFN-β-1a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
- 目的:对N末端氨基酸脱落的IFN-β-1a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鉴别和测定蛋白质的N端不均一性的存在。方法:对IFN-β-1a原料药进行N末端氨基酸Edman化学降解法序列测定,通过对EDMAN法的不同循环进行计算,分析,...
- 杨靖清王晨杨琦史新昌裴德宁饶春明
- 文献传递
- Q-PCR法检测腺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的复制型腺病毒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建立Q-PCR法检测腺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的复制型腺病毒(RCA)。方法:首先制备高纯度的pXC1质粒参考品(含有E1基因序列),紫外吸收法定量后经过数学换算得到拷贝数;然后比较染料法和探针法的灵敏度,建立适用的Q-PCR检测方法;最后用新建Q-PCR法定量测定腺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的RCA。结果:pXC1质粒参考品的拷贝数初步标定为2.6×1010拷贝/μL;探针法的灵敏度比染料法高1000倍;将pXC1质粒参考品应用于Q-PCR(探针法)测定腺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的RCA,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16ln(x)+47.395,R^2=0.9966,供试品的Cq值均位于标准曲线范围内。结论:新建Q-PCR法适用于检测腺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的RCA,且结果准确可靠。
- 于雷李永红秦玺杨靖清饶春明
- rAAV2-ND4注射液基因转录水平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 2023年
- 目的:建立并验证检测rAAV2-ND4注射液转录水平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rAAV2-ND4样品(3.0×10^(10)vg·mL^(-1),以每孔360μL)感染HEK293T细胞(3.0×105cells·mL^(-1),每孔0.8 mL,37℃5%二氧化碳培养预培养24 h)后2 h,加适量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按细胞总RNA提取试剂盒操作细则提取细胞总RNA(裂解细胞、吸附、去蛋白、去杂质和洗脱);将提取后的细胞总RNA为模板,用qPCR方法分别检测ND4的mRNA Ct值和β-actin内参基因mRNA Ct值。通过同时设立rAAV2-ND4参比品进行平行检测,通过β-actin内参基因和rAAV2-ND4参比品双重校正检测rAAV2-ND4相对于其参比品的生物学活性。对所建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等。另考察了3批制品的批间一致性。结果:qPCR检测ND4 mRNA转录量和参比品校正的方法检测结果提示ND4 mRNA与rAAV2-ND4感染细胞滴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经方法学验证,方法的检测值与预期值之间偏离率在100%~130%;不同时间不同人员的9次结果RSD为13.75%;rAAV2-ND4滴度在1.0×10^(10)~5.0×10^(10)vg·mL^(-1)范围内方法线性r>0.97;方法具有很好的专属性。3批rAAV-ND4检测值的RSD为9.3%。结论:初步建立了rAAV2-ND4转录水平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 秦玺陈龙史新昌杨靖清潘燕群于雷毕华裴德宁安怡方潘悦李响周勇
-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实时定量PCR内标法基因治疗
- rAAV5基因组滴度测定的数字PCR方法研究
- 2023年
- 目的:建立并验证重组5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 5,rAAV5)基因组滴度测定的数字PCR方法,并对微滴数字PCR方法和芯片数字PCR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DS和EDTA前处理r AAV5样品,用微滴数字PCR测其基因组滴度,对病毒样品前处理试剂进行优化;在其他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微滴数字PCR的退火温度为60、58、54、52℃,以WPRE引物扩增,比较扩增效果,对数字PCR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分别采用微滴数字PCR和芯片数字PCR测定rAAV5的基因组滴度并比较。结果:终浓度为1%SDS和62.5 mmol·L^(-1)EDTA按1∶1(v/v)的比例混合后前处理rAAV5,测定的基因组拷贝数较高,前处理液裂解效果较好;当退火温度为54℃时,微滴数字PCR中阳性微滴和阴性微滴分离效果最好,扩增特异性最强;2种测定结果的试验室内精密度和回收率接近,测定同一裂解样本的结果较为接近(在1个数量级)。结论:初步建立了数字PCR方法并验证,为后续的进一步验证奠定基础。
- 郑红梅秦玺李永红于雷毕华饶春明朱留强杨靖清史新昌周勇
- 关键词:基因治疗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
- 2014年
- 目的:建立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uman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复制型SIV。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TAT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248lgX+38.12,相关系数为0.994;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复制型S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复制型SI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
- 秦玺李永红杨琦杨靖清于雷杨玉帅徐莉饶春明
- 关键词:基因治疗药物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N端氨基酸序列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N端异质性。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rhG-CSF中N端不一致的各组分;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BEH 300 C4(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A)-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分别收集各组分并冷冻干燥,采用N端测序仪测定各组分的N端氨基酸序列;液质联用测定rhG-CSF的相对分子质量,对N端测序结果进行验证质谱仪采用Waters公司Xevo G2-S质谱仪,正离子电喷雾离子源,毛细管电压3.0 kV,锥孔电压40 V,去溶剂气体温度350℃,去溶剂气体流速800 L·h^(-1),扫描范围(m/z)500~3 000。结果:色谱分离得到3个组分;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3个组分分别为rhG-CSF主成分及2个N端异质性相关蛋白;质谱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与N端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色谱法及质谱法可对rhG-CSF中的N端异质性相关蛋白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可为国产rhG-CSF制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 韩春梅刘兰杨靖清陶磊范文红史新昌饶春明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相关蛋白质谱
- IFN-β-1a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
- 目的:对N末端氨基酸脱落的IFN-β-1a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鉴别和测定蛋白质的N端不均一性的存在.方法:对IFN-β-1a原料药进行N末端氨基酸Edman化学降解法序列测定,通过对EDMAN法的不同循环进行计算、分析,...
- 杨靖清王晨杨琦史新昌裴德宁饶春明
- 关键词:氨基酸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建立
- 2016年
- 目的建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抑制试验测定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RP-HPLC和SECHPLC测定其纯度;胰酶酶切,HPLC测定其肽图;荧光定量PCR检测E.coli宿主DNA残留量;ELISA法测定宿主蛋白残留量;Edman降解法进行N-末端序列测定;水平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进行。同时对通常在原液中进行检定的宿主DNA残留、菌体蛋白残留、N-末端序列测定进行初步的方法验证,考察其在成品中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结果经初步验证,在成品中进行宿主DNA残留、菌体蛋白残留、N-末端序列测定具有可行性,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成品进行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同时只对成品进行质控的方法和质量标准对同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 毕华李永红杨靖清丁有学范文红韩春梅李响史新昌裴德宁饶春明
-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