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静雯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信念
  • 1篇人社会
  • 1篇少年
  • 1篇青少年
  • 1篇教育
  • 1篇华人
  • 1篇华人社会
  • 1篇家长
  • 1篇家长教育

机构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林静雯
  • 1篇石丹理
  • 1篇周德慧
  • 1篇刘莹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青年探索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香港高危青少年对滥用咳药水的信念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香港青少年对滥用咳药水的信念。方法:应用《滥用咳药水信念量表》(Beliefs about Cough Medicine Abuse Scale-BACMAS),了解160名滥用咳药水及65名非滥用咳药水的香港青少年,对滥用咳药水的信念。结果:研究显示,此量表有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及效度(包括同证效度及构念效度)。一般而言,参加者认为滥用咳药水并不会带来很多好处,而他们亦了解滥用咳药水的危害。不过,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参加者认为,长期滥用咳药水并不会上瘾,而他们亦认为跟滥用咳药水的朋友交往并不危险。结论:此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特性。青少年对滥用咳药水的自相矛盾信念,对预防滥用咳药水的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石丹理林静雯周德慧
关键词:信念
家长教育在华人社会的推行被引量:4
2004年
 家长教育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主要范畴,家庭生活教育在香港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其他国家例如在新加坡、澳洲、家长教育工作亦以不同的模式推行。然而,家长教育的推行,建基于对家庭及父母角式的理念价值。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及华人社会对父母角色、子女意义、家庭功能、亲职教育以至家长教育,都有不同的诠释。本研究透过了解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洲在家长教育的推行情况,探讨家长教育的目的和定义。并因应华人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特质,检视家长教育在华人社会的推行模式和工作方向。
林静雯
关键词:家长教育华人社会
结合理论、实践与研究:以“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案例被引量:1
2011年
在以香港"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案例的基础上,讨论青年正面发展理论在"共创成长路"行动研究的推行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香港"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以青年正面发展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十五个主要理念为项目设计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对项目的课程内容进行构思,并配合评估研究,从而达至理论、实践及研究结合的目标。
林静雯刘莹
关键词: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